图片

以人才、科技、政策“组合拳”推动酱酒质量跃升,

仁怀产区从规范整治到长效治理,

提升核心竞争力。 


文丨陈俊

4月下旬,仁怀市酒业协会(以下简称“仁怀酒协”)启动为期一个月的轮次酒生产技术指导服务。


每年4月至8月,是酱酒生产的“黄金轮次”,三轮次、四轮次、五轮次基酒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60%以上,其品质直接决定最终成品酒的风格与价值。这段时间,也是仁怀酒协专家组最忙碌的时候。


提升基酒质量、规范生产经营是仁怀酒协的常态化工作。自2019年开始,仁怀酒协都会组织专家,对会员企业下糙沙工作和轮次酒生产开展生产技术检查指导,通过“一厂一策”的精准指导,为酱酒生产“把脉问诊”。


在仁怀酒协等多股力量助力下,仁怀基酒质量大幅提升,为仁怀产区转型升级奠定基石。


█ 生产更规范,产品质量明显提升


规范产区基酒生产和流通,对产区安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25年,仁怀酒协将“提升基酒质量,规范生产经营”列为工作重点,计划通过常态化技术指导、严格质量抽检、强化行业自律,巩固产区核心竞争力。仁怀市酒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刘帮涛表示,基酒质量是酱酒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一代代酱酒工匠的初心和使命。


近年来,仁怀市酒业协会聚焦酱酒工艺传承,精心组织专家服务团队,为酒企提供从原料到勾调的全链条服务,助力酒企将精湛工艺融入每一滴酒,推动酱酒核心产区高质量前行。


在本次技术指导中,专家委员会成员陈孟强、曹大明、曾佐益等带领人员深入产区,走访酒神酒厂、国顺酒业、五星酒厂、尊朋酒业、德信酿酒、中心酿酒集团、大福酒业、汉朝酒业、黔醉酒业等多家企业。


每到一处,专家组都深入一线车间,实地查看企业曲药曲仓管理和轮次基酒生产情况,通过“望、闻、问、切”了解企业工艺操作情况,采取“一厂一策”方式,为企业轮次基酒生产把脉问诊,面对面进行工艺技术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具体改进建议。


图片


“过去酿酒全凭老师傅的手感和经验,现在有了专家组的科学指导,我们的操作更规范了。”


“专家现场指导提出了许多实用建议,让我们的生产更规范,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这些现场反馈,反映出仁怀产区最真实的变化。云酒头条长期参与仁怀酒协的下企指导活动,对比近几年的变化发现,仁怀产区酒企质量意识普遍提升,尤其是中小酒企在生产操作、生产空间、生产工艺上都有很大改观。


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权图酱酒工作室总经理权图向云酒头条表示,仁怀产区在质量提升上有很大进步,“中小型企业在仁怀酒协专家委员会的指引下,把以前一些不干净的味道全部消除掉了。”


█ 全要素推动


在云酒头条看来,仁怀酒协这场技术指导行动,不仅是仁怀坚守传统工艺的缩影,更是产区近年来以人才、科技、政策“组合拳”推动酱酒质量跃升的生动实践。


在结构上,仁怀通过“三个一批”综合治理,累计清理退出白酒生产企业(作坊)632家,淘汰落后产能6.6万千升,兼并整合681家,白酒生产企业总数减至942家,保留企业均具备24口以上窖池规模,彻底告别“小散弱”时代。


这场行业出清虽阵痛明显,却为产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权图表示,本轮调整恰好把一些不规范的、没实力的、投机的企业全部淘汰掉,同样促进了仁怀产区质量的提升。


在质量提升上,仁怀市启动“质量强链行动”,绘制164家产业链企业质量图谱,提出105个年度提升目标,巩固酱香白酒产业质量优势。


4月17日,一场以实施质量强市工程促进质量品牌提升为目标,聚焦白酒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的专题培训在仁怀市委党校拉开帷幕,仁怀市市场监管局领导班子及相关科室负责人、500余家白酒生产企业代表参加此次培训。


在人才建设上,仁怀市实施“才聚酒都·智汇仁怀”工程,累计引进高学历人才5000余名,培训产业工人3.2万人次,培育酿酒大师、品酒师等高端人才千余名。


仁怀充分利用仁怀酱科所、贵州省酒检院、茅台学院等资源,组建酱酒产业人才专家库,构建酱酒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体系。以茅台学院为例,四年来学院累计向酒类产业输送超过1300名毕业生,成为全市重要的酱酒产业人才培育基地。


此外,仁怀还设立5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智能制造、绿色生产、品质提升、品牌打造、诚信经营等领域,推动酱酒高质量发展。不少酒企引入智能酿造设备,将前沿科技融入生产,实现“经验”与“数据”的双重驱动。


█ 从规范整治到长效治理


政策与标准的完善,是仁怀酱酒质量提升的“压舱石”。


近年来,仁怀一方面致力于对产区制度、生态体系的探索和构建,另一方面致力于规范化运行,强化生产、包装、流通、销售等各环节监管。


自2021年启动白酒产业综合治理三年行动以来,仁怀密集出台规范性文件,覆盖基酒生产、年份酒标识、散装酒监管等全环节。


《仁怀市白酒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仁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仁怀市散装酱香白酒标识标注规范(试行)》《关于进一步规范白酒生产行为的提醒告诫书》;仁怀酒协发布《仁怀产区大曲酱香型白酒年份酒》《酱香白酒生产技术从业人员自律倡议书》……


据不完全统计,仁怀产区近年来围绕白酒行业规范化发展,已出台超过12份覆盖不同领域、层级的规范文件。2024年,仁怀还发布了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仁怀)系列标准,为品质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针对市场乱象,仁怀市重拳出击:严查“串酒”、规范年份酒标识、建立红缨子高粱质量管理委员会,从源头保障原料品质。目前,仁怀产区已基本完成对基酒、年份酒、散酒管理办法的制定。


质量是仁怀产区的根,守住这根,方能酿出世界级的好酒。面对经济周期波动与行业竞争加剧,仁怀产区以不变应万变,狠抓品质建设,切实提升了产区核心竞争力。


有观点认为,从技术指导的一线车间,到政策设计的顶层架构,仁怀酱酒的质量跃升之路,是一条融合传统匠心与现代科学的创新之路。在这里,老匠人的经验与科研团队的数据共存,古法工艺与智能设备并行,政策刚性约束与市场柔性引导互补。


仁怀产区质量提升,你怎么看?

欢迎文末评论、点赞、分享!


文中配图来自仁怀市酒业协会


【云酒头条】原创,欢迎联系授权转载

转载/合作/投稿/咨询,公众号回复关键词

欢迎提供线索,采用1000元起:

13296381611(手机同微信)

·  END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