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决胜“十四五”,谋篇“十五五”。紧密围绕泸州老窖“蓄势攻坚,精耕细作稳增长;顺势而为,改革创新谋发展”的2025年度发展主题,近日,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在上海举行了博士后进出站报告会。参加本次报告会的19位博士后包括泸州老窖独立招收,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招收。会上,苟敏、李志华、李治华、李琦等4位博士后作了出站报告,王石垒等15位新进站博士后作了开题报告。
本次博士后报告会由南京工业大学应汉杰院士、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陈功、清华大学研究员李群庆、四川大学教授许正宏、江南大学教授毛健、浙江大学教授杨立荣组成评审专家组。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博士后导师沈才洪,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全环境保护总监、博士后导师张宿义,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博士后导师杨平,博士后导师许德富、刘向阳等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站长、泸州老窖博士后导师、正高级工程师敖宗华主持。

△泸州老窖博士后上海报告会现场合影

南京工业大学应汉杰院士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陈功

清华大学研究员李群庆

四川大学教授许正宏

江南大学教授毛健

浙江大学教授杨立荣
△评审专家组成员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博士后导师沈才洪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全环境保护总监、博士后导师张宿义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博士后导师杨平

博士后导师许德富

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站长、泸州老窖博士后导师、正高级工程师敖宗华

博士后导师刘向阳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领导及专家出席会议
出站报告会上,泸州老窖与四川大学联合招收的博士后苟敏,泸州老窖与北京工商大学联合招收的博士后李志华,泸州老窖独立招收的博士后李治华、李琦分别陈述了博士后在站期间的成果,并逐一回答了专家委员会所提的问题。苟敏博士系统解析了新型封窖方式下窖池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学机制,实现了核心功能菌的定向选育,构建了高效人工菌群并显著强化了白酒风味物质的生成。李志华博士跟踪了泸型酒固态发酵过程中酒醅温度和理化参数的时空分布规律,解析了发酵关键驱动因素的定量表达关系,为发酵工艺优化和装备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李治华博士从菌株水平揭示基因水平转移是窖泥微生物组进化的重要驱动力量,鉴定到247个基因水平转移,构建了关键代谢途径及与29个脂肪酸的关系,诠释了泸州老窖“老窖出好酒”及700余年浓香“菌脉”的科学依据。李琦博士利用培养组学揭示泸州老窖不同酿造环境中的产酯微生物分布情况并从中获得优质产酯菌株,最后将产酯微生物进行应用。经专家委员会商议,一致同意四位博士后出站。

苟敏博士

李志华博士

李治华博士

李琦博士
△泸州老窖四位博士后作出站报告
进站报告会上,王石垒、李姝、庄伟、童文华、罗蕊琪、廖钰婷、杨海栗、李恒、朱博、桂元、王娟、李令、张贵宇、张静、何桂强等15位新进站博士后,分别详细阐述了课题国内外研究背景和研究基础,指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思路、解决方法及计划进度等。专家组针对汇报内容中的技术路线、可行性和实用性等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并给予了指导性意见,认为选题紧贴泸州老窖企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最后,经专家组讨论,认为15位博士后的选题具有创新性,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合理,一致同意开题。

王石垒博士

李姝博士

庄伟博士

童文华博士

罗蕊琪博士

廖钰婷博士

杨海栗博士

李恒博士

朱博博士

桂元博士

王娟博士

李令博士

张贵宇博士

张静博士

何桂强博士
△泸州老窖15位新进博士后作进站报告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十四五”以来,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领泸州老窖博士后积极投身科研创新主战场。在汇集高端专家、培养高级人才、培育高水平成果方面成效显著。

汇集高端专家
聘请院士等专家团队共同培养博士后。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30余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建立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定期开展博士后头脑风暴、学术交流论坛、博士后双创大赛、高校访谈等活动,拓宽博士后人才的学术视野,及时掌握行业最新动态与前沿技术、搭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培养高级人才
招收国内外优秀人才,包括毕业于北京大学、德国吉森大学、法国国立图卢兹应用科学学院等博士。十四五期间(2021年-2025年),进站68人,出站21人,目前在站69人。公司培养实习研究生112名,已毕业60名,发表论文34余篇,申请专利3项,约30名毕业生进入泸州老窖、五粮液、洋河等知名酒企工作。

培育高水平成果
围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文化、管理、营销等重点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开展博士后课题36项,累计发表科技论文51篇,申请专利29项。获得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5项、省博士后资助4项(含特别资助1项,当年全省仅5项)。承担泸州市科技项目3项。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工作站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决心,戒骄戒躁、再接再厉,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公司发展新征程中勇挑重担、再立新功。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充分发挥国家高端人才培养平台的“聚集高端专家、培养高级人才、形成高水平成果”优势,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提升集团公司与股份公司一体化协同、博士后招收、课题监督管理、工作实效和品牌影响力五个方面,着力打造青年博士后高层次人才洼地、资深行业技术专家用才高地。
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简介
泸州老窖是行业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建有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首家具有独立招生资格的博士后工作站,是行业唯一牵头承担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企业。
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03年获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2019年获得独立招收资格,2020年获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围绕发酵工程、信息技术、药学、文化、管理、金融等领域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泸州老窖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自设立20年来,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养博士后突破100位,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技术过硬的人才。培养的博士后已成为各个领域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为行业培养和储备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
泸州老窖致力于酿造高品质白酒,不仅率先在行业提出“让中国白酒质量看得见”的理念,还依托科研平台,将白酒质量提升到新的高度,在品质创新上为中国白酒树立了行业标杆。公司在行业率先打造“有机高粱种植基地”,建立并完善有机、质量、安全、环境、测量、能源六大管理体系。
泸州老窖在制曲、酿酒的信息化、自动化技改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充分依托国家工业设计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持续深化与优势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以强大的科技力量支撑推动产品的持续创新升级。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数十项,获授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数百件,在提升基酒品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