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2025年质量月活动总结暨颁奖仪式

提升质量素养 表彰质量标杆


图片

2025年10月24日,EHSQ办公室举行了2025年质量月活动总结会议暨颁奖仪式。公司监事会主席、EHSQ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刘强,公司副总裁、首席质量官、EHSQ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饶家权,生产中心副总经理、食品安全总监虞晓冬担任颁奖嘉宾,各获奖团队代表、个人及员工代表参加本次颁奖仪式。

本次质量月活动围绕“数智驱动 精益创造 创新质量生态”主题,组织开展质量承诺宣誓仪式、质量知识竞赛、质量讲堂、质量信得过班组评选、质量提升金点子、质量文化作品征集评选等10项公司级活动,各部门组织了具有部门特色的各项活动,活动覆盖面广、员工参与度高、形式多样,有效提升了全员质量意识和质量技能水平。

质量月活动中,共有287人在质量知识有奖答题活动中中奖,评选出质量信得过班组12个,质量提升金点子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质量文化作品优秀奖6名,1名优秀组织奖。

颁奖嘉宾分别为荣获优秀质量提升金点子、优秀质量文化作品、质量信得过班组、优秀组织奖的团队代表和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与奖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优秀“质量提升金点子”获奖者分别对自己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进行了精彩介绍,参会人员还共同观看了优秀“质量文化作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饶家权副总裁对质量月活动组织效果和意义表示肯定与赞赏,对致力于强化员工质量信念和素养、增强质量技术能力的所有奋斗者表示感谢。他强调,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是品牌和质量,我们定义的质量是让消费者满意、让消费者受益,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培养全员质量素养,提升全员质量意识,持续、系统、闭环地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搭建质量高点、提升品牌影响力。

图片


刘强主席对质量月活动精心筹划和组织表示认可,对获奖团队和个人表示祝贺!他强调做好质量工作有三方面要求,一是要坚守质量,包括坚持和守护,对质量始终保持敬畏之心;二是要注重细节,质量来自于我们工作的各个方面、每个细节,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要去较真;三是要创新,基于我们业务的痛点,要去发现、去分析、去挖掘、去提出针对性的意见,需要大力倡导创新,让创新蔚然成风,以拥抱变化、适应新时代新的要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附:质量月活动获奖名单

优秀组织奖

生产中心质控部

质量信得过班组

生产中心酿造部

酿酒八车间-马锦堂班组

 酿酒四车间-宋大江班组

准备车间-宋大强班组

图片

生产中心包装部

智慧包装一车间-2组

智慧包装二车间-7组

图片

生产中心酒体陈酿管理部

酒体加工车间-287加工过滤班组

图片

生产中心质控部

质量检测部-精密仪器组

图片

技术研究院

中试车间-刘伟班组

图片

生产保障中心储运部

仓储三部-危化班组

图片

生产保障中心设备能源部

废水处理车间-维修组

图片

天马玻璃

质量部-离抽团队

图片

文旅公司

酒店管理部-员工餐厅

优秀质量提升金点子

一等奖

建立“包材库存红黄蓝”预警机制

提出人

母高春

(生产保障中心储运部)

现状

包材库房部分物资因生产余数、不配套等原因导致积压时间较长,有较大质量安全隐患。

方案

在仓库管理数字化系统中,根据库龄动态设置包材要素颜色预警:

1.蓝色(库龄<3个月): 正常。

2.黄色(3个月≤库龄<6个月): 系统自动预警,通知调度和采购部门,配套的及时安排生产,不配套的及时补充配套后安排生产。

3.红色(库龄≥6个月): 系统自动警报,自动通知营销、招采、调度、仓储等部门负责人,启动分析处理程序,将问题可视化,避免造成包材积压。

图片

二等奖

老厂区冰桶冷却水软化改造方案

提出人

 冯波

(工程建设中心设备工程部)

现状

原有系统以常温自来水为开式冰缸冷源,出水温度≥80℃(易结垢),导致车间冰桶、管网及锅炉房系统结垢严重,影响设备效率与寿命。

方案

1.重构软水闭环流程:自来水→软水装置→软水箱→酿造车间,剩余水接入锅炉房原水箱,经两级冷却塔(降温至40℃)、冷水机后回流软水箱。
2.优化接驳设计:与锅炉房接驳于冷却塔进水总管,不影响锅炉运行,消除回水水质对锅炉房的影响。
3.确定设备选址:选用45栋南侧原小锅炉房摆放设备,省空间且便于运维。

图片

二等奖

建立“质量生态伙伴”认证与共享平台

提出人

 范子怡

(生产中心质控部)

现状

公司与供应商的质量标准传递存在衰减,合作方的质量表现难以实时量化评估和有效激励,未能形成协同共进的质量生态。

方案

构建一个与供应商深度协同的的数字化质量共同体,利用现有SRM平台,对接ERP和质控数据。
(1)数字认证:为供应商设立“质量生态伙伴”等级(如A/B/C级),评级数据来源于来料合格率、批次稳定性、响应速度等实时数据。
(2)资源共享:向高级别伙伴开放公司部分质量培训课程、技术标准库和行业动态,实现前瞻性赋能。
(3)正向激励:高级别伙伴享有订单优先、付款账期优惠、技术支援等权益,形成“质量好-评级高-收益多-质量更好”的正向循环。

图片

三等奖

微氧—温控双模式制曲以提升大曲理化指标

提出人

 夏云才

(生产中心酿造部)

现状

现大曲糖化力、液化力等核心理化指标均值较低,理化指标的本质是功能菌群(芽孢杆菌、霉菌、酵母等)在培菌期的代谢输出,其丰度与活性受温度、湿度、供氧三因子耦合调控。然而,现车间对微氧浓度、升温速率、驻点温度等关键参数缺乏量化指标与实时精准控制手段,而且目前尚未发现一份系统、量化、可直接落地的“前温控制提升大曲理化指标”的标准化实施方案。

方案

在大曲培菌过程中通过不同时间段晾曲、控制晾曲时长、揭回排时间段和时长等方式,对微氧浓度、升温速率、驻点温度等关键参数实时精准控制,来调控培菌前中后期温度、湿度、氧浓度的三因子耦合,形成微氧—温控双模式,使曲药在不同时期能促进相应的曲霉、产香酵母、嗜热酯化菌的生长繁殖,从而提升大曲理化指标。

图片

三等奖

简化瓶口尺寸种类、规范瓶盖关键尺寸配合标准

提出人

 胡江、孟桂华、何嘉玉

(生产中心质控部)

现状

公司现用的各类卡式瓶口约300余种,覆盖各个规格、不同档次的众多产品,且各个规格关键尺寸的配合无统一标准。

方案

1.根据酒瓶容量分为特大型[1500ml-5000ml]、大型[500ml-1500ml)、中型[200ml-500ml)、小型[50ml-200ml)4个规格区间,根据品种的多少,各个区间制定2-5个不同的瓶口尺寸。

2.对于每个区间不同的瓶口制定每个瓶口和瓶盖的关键尺寸配合标准:①瓶口内径至少小于内塞外径0.6mm;②瓶口配合高至少大于盖内空高0.2mm。

图片

三等奖

设立人机工程学质检工位

提出人

 宋文远、宋亚均

(生产中心包装部)

现状

质检岗位(例如前端瓶内检、灯检)长时间目视检查易疲劳,导致错检、漏检。

方案

涉及前端瓶内检、灯检的环节,配备集成环形LED灯和可调节放大镜的“辅助检查仪”,提供充足光源并放大细节,从根本上减轻员工视觉压力,提升检验精度。同时可规划升级人机工程学工作站,使用可调节座椅,让质检(前端瓶内检、灯检)的员工以光最清晰的姿势进行工作。

优秀质量文化作品

生产中心酒体陈酿管理部 

母艾《陈酿质量说》

生产中心包装部

涂晓琳《包装质量是什么?》

生产保障中心安全保卫部

陈雨露《用消防“质”守安全,以责任“严”控风险》

生产中心酒体陈酿管理部 

刘章文《精工之道,质胜之道》

生产中心包装部 

冯萍《解锁舍得酒质量》

生产中心包装部 

伍新兰《舍得质量求真》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