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由四川省文物局、中共德阳市委宣传部、中共广汉市委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等单位承办的2025三星堆论坛圆满落幕。本次论坛以“考古学视野下的文明互鉴”为主题,设开幕式暨主论坛,和“文明解码”“全球对话”“文化传播”“青年创新”4个分论坛,汇聚全球专家学者,围绕三星堆考古研究成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公众考古与文化传播等交流研讨,以千年文明之光辉映美美与共的时代光彩。
论坛发布多项三星堆最新研究成果。
经碳十四年代测定,三号、四号、六号、八号祭祀坑,95.4%概率埋藏于公元前1201年至公元前1012年(商代晚期);且一、二、三、四、七、八号坑发现可拼对的同一器物残片,表明各坑埋藏年代相同。该成果为厘清祭祀坑年代、构建遗址精细年代框架提供重要依据。
青铜器研究显示,三星堆青铜器在商代晚期形成以分铸为核心、兼用浑铸与锻造的创新铸造技术体系,其中“芯骨—条形芯撑”技术有效解决了细长、弯曲器物的成型难题。这体现出三星堆的技术创新与本土化表达,既深化对中国古代青铜铸造体系的认知,也为揭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及世界青铜技术文化交流提供新证据。

此外,三星堆在金器制作、铜器彩绘、陶器生产标准化、水稻耕种、象牙保护等领域的多学科研究,也取得重要进展。
在“青年创新”分论坛,剑南春作为川蜀文化传承代表参与议题研讨,结合品牌与三星堆的深度合作实践,分享如何用文创打破时空壁垒,让古蜀文明走进日常。
△剑南春集团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马强
三星堆遗址到剑南春产地绵竹,不过30公里的距离,却串联起三千年未断的蜀地酒文明。遗址里,盉、尊、爵等陶酒具静静陈列,诉说着古蜀先民的酒礼风尚;绵竹金土村,战国铜罍、东汉酿酒画像砖见证着酿酒技艺的传承;而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从南齐延续至今的国家级非遗酿艺,更让每一滴酒都成为流淌的液体文物。这份地域与文化的双重渊源,让剑南春在 2021 年与三星堆正式携手,以文创为桥,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双向奔赴。
2021年筹备首款联名酒时,剑南春针对市场上文创酒“符号叠加生硬”的痛点,特邀四川大学陈小林教授领衔创作,以“文化为本、你中有我”为核心,历经史料研读与多稿打磨,推出“剑南春・青铜纪”系列。瓶体将三星堆图腾化为三维立体造型,青铜釉色赋予酒器文物质感,既藏面具神性,又显佳酿魅力。市场反馈印证了这一创新的成功:三款产品上线数分钟售罄,斩获“世界之星”包装奖、“天府旅游名品”及“青酌奖”等多项奖项,成为文化与商业的共生典范。
文化传承从不是束之高阁,而是要融入烟火日常。剑南春近年来的创新玩法,让三星堆文化真正“活”了起来:
✅ 看得到的神话:邀请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孟庆旸联手东方歌舞团,用CG特效创作宣传片,让古蜀文明在镜头下重生;
✅ 听得懂的历史:邀请纪连海、单霁翔等大咖开讲,携手央视举办科技文化展,把文物故事讲好讲活;
✅ 摸得着的温度:线下办“千年盛宴展”,复原古法酿酒、展演古酒礼仪,观众能亲手触摸历史;
✅ 带得走的记忆:联名酒绑定区块链证书,“三码合一”变“数字文物”,收藏更有仪式感;
✅ 做得到的公益:联合人民日报直播带货,捐款支持三星堆文物保护,让传播更有温度。
“文创不是一时的潮流,而是一项长期文化工程。”剑南春集团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马强在论坛上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与三星堆的合作,坚守“守正、创新、传承”的原则: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守护文物的宝贵性,确保文化表达的根脉真实可靠;借助科技与艺术的手段,将文物赋予新的生命,让其走进当代生活、融入年轻群体;剑南春愿继续做文物活化的守护者和传递者,让千年文脉在全球舞台上绽放光彩。




关爱健康 理性饮酒
禁止将此文转给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