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聘国评,是荣誉更是鞭策——学无止境,艺无尽穷。

11月5日,中国酒业协会公布了2025届国家级白酒评委名单。根据考试成绩,中国酒业协会决定聘任蒋想等509人为2025届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连续两届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根据考试成绩,决定聘任陈华丽等30人为2025届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
11月6日,中国酒业协会公布了2025届国家级特邀白酒评委名单。具备2020届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或2020届国家级特邀白酒评酒委员资格的参赛选手,同时根据考试成绩,中国酒业协会决定聘任吴君龙等52人为2025届国家级特邀白酒评酒委员;根据考试成绩,决定聘任任俊宇等69人为2025届国家级特邀白酒评酒委员。
至此,第五届(2025年)国家级白酒评委名单初步确定,共计660人。第四届国家白酒评委2020年12月进行了考核选拔,2021年1月份公布正式选聘名单,任期五年。第五届国家白酒评委2025年6月启动选拔,12月722名品酒师在重庆进行了决赛,根据成绩,中国酒业协会选拔出了第五届(2025年)国家级白酒评委。
国评名单里的酒业江湖
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在民间有个简称叫“国评”,他既是白酒品评专业能力的高度体现,又是官方机构的权威认证,每个酒企都以拥有多少国评为骄傲。
第四届一共选聘了430位国评,第五届则选聘了660位国评,五年间增加了230位,这足以说明过去五年中国白酒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更多酒企重视白酒的品评,以评促产、以评促销,更多企业投入白酒的风味与口味研究,培养了更多的品评专业人才。
从第五届名单来看,四川省拥有154位国评,遥遥领先,这也与“川酒甲天下”的实力相匹配。国评数量排名第二的是贵州省,第三是山东省,这也与黔酒、鲁酒的江湖地位相对应。

对比2020年的第四届国评,当时排名前五的是四川、山东、江苏、贵州、河南。川酒保持了绝对领先地位,贵州上升了两名,山东和江苏则各自下降了一名。2021-2025年也是贵州酱酒发展的黄金五年,茅台站上千亿台阶,习酒突破两百亿,珍酒、国台、金沙、钓鱼台等一批腰部企业发展起来。

据了解,作为白酒大省和强省,四川一直高度重视酒业人才队伍建设。今年9月,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9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川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指出,四川将继续加强白酒产业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中国白酒人才高地,其中包括实施川酒人才“百千万”工程,全方位培养百名酒类行业青年管理人才,培育引进千名酒类营销人才,培养万名省级酿酒师、品酒师、侍酒师、酒体设计师。
从企业维度来看,茅台集团的国评最多,总量多达26位,其中茅台酒股份公司有18位,茅台保健酒有4位,茅台技开公司2位,茅台学院有2位;其次是汾酒集团有20位;五粮液和泸州老窖各有19位;国评数量达到十位的还有郎酒、西凤、洋河、习酒、劲牌、伊力特、金徽、今世缘、红星等;有123家酒企仅一位国评。对比第四届的名单,头部酒企的国评数量都有明显的增加。

茅台集团参赛代表合影
值得注意的是,营收超200亿的剑南春仅6名国评,与体量相当的郎酒(17名)、习酒(12名)差距明显。今世缘(10名)、伊力特(10名)、金徽酒(10名)、仰韶酒业(8名)、汤沟两相和酒业(8名)、皇沟酒业(7名)、枝江酒业(6名)等酒企因国评数量较多、增长快而格外引人关注。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五年一次的国评换届,都把中国白酒带向了新的高度。面对当前深度调整的酒业大环境,消费者对酒类风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留给国评们亟需解答的难题。
“三最”评比选拔中国白酒“灵魂人物”
第五届国家白酒品酒职业技能大赛2025年6月启动,大赛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31个省、市、自治区预赛区,累计吸引近1.5万人参与,约6500人晋级省级预赛,参赛规模与选手质量均创历届新高。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在10月27日的决赛现场表示,本届大赛是“史上难度最高、要求最严、也最公平透明的一届”,考题涵盖23家企业的典型工艺案例,理论体系与实践样品数量均创纪录。他强调,品评技能不仅是检测风味的“精准方向盘”,更是构建中国白酒国际化话语体系的关键。他寄语选手:“学无止境,艺无尽穷,唯有长期坚持、精益求精,方能品鉴千酒之韵,创造新的风味体验。”

据了解,本次决赛包括16轮实操和1轮理论考试,实操考题共采用23家企业的百余款酒样,由选手盲评后在电脑上作答,电脑据此进行加权计算为选手打分并排名。
河南省酒业协会格外重视这次国评换届,10月7日在郑州举办了为期半个月的赛前封闭训练,集训总指导由河南省酒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书民担任。最终河南省以36名国评的优异成绩,位居省级排名第五位,国评数量较五年前多出11位,增长了44%。

河南省参赛代表
知酒君注意到,2025届国评名单公布以后,各大酒企、地方酒协都以不同的形式发布了喜报,既祝贺当选的国评,也彰显自身企业实力。

国家级白酒评委在白酒行业具有极高的含金量,无异于“金字招牌”。国评也承担着酒企生产改进、质量提升、风味创新的重任,他们是酒香的忠诚守护者、品质的精准定盘星、风味的神秘解码人。每一届国家级评酒委员的选拔与聘任,都是行业品质生态迭代升级的重要信号,更是中国白酒从酿造到消费全链条中最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知酒君认为,获聘国评,是荣誉更是鞭策,是肯定更是激励。鞭策、激励国评专家们持之以恒攀登技艺高峰,全面学习掌握酿酒理论与实践,不断提升品质,既做好品质把控,又要做好产品创新;既做好分级分类,又要做好酒体设计;既做好品质表达,又要做好品鉴体验;既做好技艺传承,又要做好文化推广。
欢迎文末讨论、点赞、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