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长江酒道

图片


白酒半年报普降背后

是以退为进的智慧

图片

白酒已进入缩量竞争时代

行业资源正在向强者集中

弹性化目标并非消极退缩



执笔 | 洪大大

编辑 | 萧   萧


随着2025年上半年的上市白酒企业半年报披露尘埃落定,白酒行业的整体业绩轮廓愈发鲜明。


22家白酒上市公司合计实现总营收2420.93亿元,较去年同期微幅减少,从2463.96亿元降至当前水平。


这一变化预示着白酒行业多年来的正增长势头首次遭遇挫折,宣告了一个缩量竞争时代的淘汰赛已然拉开序幕。


图片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22家上市酒企中,仅有6家实现了营收的增长,其余16家则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14家的下降幅度达到两位数。特别是在第二季度,仅有3家酒企实现了微幅增长,其余企业的业绩普遍呈现下滑趋势。


今年的半年报的确给行业泼了一盆 “冷水”,但这也在行业意料之中。


不过,此次行业调整并非全是消极信号。


图片


从长远发展的视角来看,行业调整和分化并非完全是坏事。


上半年,A股白酒板块营收排名前六的茅台、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洋河、古井贡酒,其上半年合计营收达到2129.58亿元,同比增长1.2%,占A股白酒企业上半年总营收的比例进一步提升至约88%。


这表明,头部酒企凭借其坚实的品牌基础、卓越的市场推广能力、完善的销售渠道以及雄厚的资金支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愈发显著,资源也在向这些企业集中。


图片


与此同时,其他酒企在市场需求紧缩和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下,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行业的分化格局愈发明显。


回顾白酒行业的发展历程,曾几何时,连续多年的正增长带来了黄金发展期。但2025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压力和消费能力下降的影响,商务宴请、婚宴等核心消费场景持续减少,行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然落幕。


当前,行业的调整和业绩压力迫使企业主动调整战略,众多酒企开始在细分市场中寻求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如深耕区域市场、开发低度白酒或文创白酒产品,同时推动行业内部的资源优化与整合,逐步淘汰技术落后、效率低下的产能,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质量。


图片


从企业的应对策略来看,当前一些酒企采取的弹性化目标并非消极的退缩,而是基于对市场环境的精准洞察和自身能力的清晰认知的以退为进——通过精简非核心业务、集中资源打造主力产品,为未来的发展储备力量。


综上所述,2025年上半年上市酒企的财务报告所反映的行业下滑,实际上标志着白酒行业正逐步摒弃过去依赖规模扩张的粗放增长模式,步入一个更加成熟、理性和具有发展韧性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