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酒业协会发布数据,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414.5万千升,同比下降1.8%,降幅明显收窄。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中国白酒行业正在进入筑底阶段,2025年白酒市场整体态势或将优于2024年。

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中国白酒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产量下降并非简单的市场萎缩,而是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的一大表现,在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过程中,既充满挑战,也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

2月13日,白酒股整体呈现出上行态势,汾酒、五粮液、泸州老窖、茅台等龙头企业股价同步上涨,部分中小酒企涨幅明显。白酒股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行业发展态势。

图片

八年间 白酒产量下降超六成

数据显示,从2016年开始中国白酒的年产量进入连续下降阶段,从高峰时期的1358万千升下降至414.5万千升,降幅超过60%。与此同时,白酒产值却在持续上升,从2016年的494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7563亿元,2024年总营收约为8000亿元。

白酒产量连续多年下降,标志着行业告别了粗放式增长模式。赣风传媒首席顾问唐锦华表示,2024年的产量414.5万千升,表明这种调整趋势仍在持续,但降幅已经明显收窄。这预示着行业调整正在接近尾声,市场将逐渐趋于稳定。

业界普遍认为,白酒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消费结构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白酒消费正在从“量”向“质”转变。从春节到元宵节的市场表现来看,中高端白酒领军企业表现稳健,而普通产品市场在持续萎缩,就是这种结构性市场变化的直接反映。

总体来看,白酒行业基本面的扩容和增利都在降速。数据显示,20家大型知名酒企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总额为3400.65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净利润总额为1316.97亿元,同比增长11%,总利润增速高于总营收增速。但2023年前三季度,行业对应的营收、净利润的增速分别为16.29%、18.92%。

白酒界分析人士林枫认为,行业集中度提升是又一个重要特征,头部企业通过品牌升级、产品创新等路径,正在扩大市场份额;中小型酒企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行业洗牌加速。

图片

白酒产业 释放三大筑底信号

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白酒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指出,2025年将是白酒产业进入转型重塑市场格局的关键一年。

首先,随着全行业不约而同地推出“控量”“停货”等措施,前一个时期的市场库存正在逐步出清,并呈现出行业筑底的重要信号。来自四川省酒业协会的消息显示,春节期间,白酒动销下滑收窄至个位数,库存消化有序,价格表现坚挺,整体符合预期。结合渠道反馈,渠道端心态环比中秋、国庆有所好转,信心有所修复,现金流压力有所缓解。

其次,企业盈利能力改善是又一个积极信号。尽管白酒产量下降,但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保持稳定,部分企业甚至实现利润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以五粮液为例,春节期间全国多地专卖店反映,渠道库存逐渐回归合理水平,经销商信心开始恢复,市场秩序逐步规范。

最后,消费在分级中升级趋势明显,高端白酒需求保持稳定增长,次高端市场快速扩容,消费者更加注重品牌价值和产品品质,市场加快向行业头部企业、优势品牌集中的趋势明显,进一步推动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有关机构的市场调研显示,春节前后白酒整体市场表现符合预期,处于高端及大众价格带的白酒产品表现较好;四川、安徽、江苏等地区域强势品牌表现较为优越,白酒头部领军企业稳步前行。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白酒产业的调整仍在继续,品质提升、数字化转型、国际化进程正在成为白酒行业的新增长逻辑。未来,白酒行业将更加注重质量、品牌和文化价值,不断在创新中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 END -


来源于-川观新闻,本文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