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酒业家团队原创
文丨酒业家团队(ID:jiuyejia360)
策划丨埼玉 编辑丨云横 编审丨云顶
巨头们坐不住了。
酒业家注意到,近日,五粮液宣布将于9月推出29度五粮液·一见倾心等低度酒产品,泸州老窖计划推出28度国窖1573等低度产品,水井坊提出将在特定区域尝试推出38度以下产品,酒鬼酒宣布已经进行了33度、28度、21度、18度等低度产品的准备工作,计划于今年7月底推出,更有不少酒企向20度以下发起冲锋。(详见:多家百亿、上市酒企再掀降度潮,29度五粮液、28度国窖呼之欲出丨市场观察)
在行业结构性调整的深水区,低度化战略已从局部创新跃升为行业共识,演变为一场轰轰烈烈“低度竞赛”。
与此同时,一系列尖锐问题浮出水面:这究竟是顺应年轻消费浪潮的必然转型,还是可能让白酒迷失本真的“甜蜜陷阱”?白酒的未来,真的系于“度数”一降再降吗?
中国酒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低度酒市场规模将突破7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加码投入年轻化酒类产品的酒企占21.1%。另据酒业家调研,河北、山东、江苏等市场多个区域低度酒市场份额均在70%以上。越来越多酒企期望以低度酒打开市场新局面,“降度”已然成为行业共识。
“诸多重量级企业几乎同步高调布局,表明低度酒已不再是小众试水,而是白酒行业面向未来发展达成的重要共识和战略转型方向,有很强的引领性和示范效应。”中酒银河科技(郑州)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傅琥认为,巨头“躬身”入局,说明传统白酒真的向年轻人“屈服”了。
“白酒行业掀起的‘低度化’浪潮,本质是对市场需求变迁的深度回应。”傅琥认为,随着年轻消费者健康意识的觉醒,“适度饮酒”“健康微醺”等理念深入人心,低度化产品契合年轻群体与女性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满足“少喝酒,喝好酒”的心理诉求;在场景拓展上,低度酒突破传统高度白酒局限于商务宴请等严肃场景的“桎梏”,成功融入朋友聚会、休闲佐餐等日常化、轻松化场景,拓宽消费边界;同时,低度酒凭借柔和口感,能够有效提升女性市场渗透率,抢占增长迅速的女性消费市场;面对果酒、预调鸡尾酒等新兴酒类对年轻消费群体的争夺,低度酒更是白酒行业抵御竞争、稳固市场份额、实现破局发展的重要战略武器。
酒业家了解到,今年,五粮液对1000位20岁-35岁的年轻消费者进行了调研,调研显示,52%的年轻消费者喜欢啤酒,29%的年轻消费者喜欢洋酒、果酒,喜欢白酒的年轻消费者仅占19%。此外,年轻人普遍排斥白酒的辛辣刺激感,60%以上的年轻消费群体偏好低度酒。“白酒年轻化任重道远,培育年轻消费群体的关键在于深度理解年轻一代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消费偏好。”五粮液一高管在五粮液2024年股东大会上表示。
在渠道端,多位经销商对低度酒持积极态度。厦门丰德酒业总经理武永磊表示,低度酒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渠道要重视的品类,原因主要有三点:从健康角度看,低度酒是更健康的选择,且全球烈酒多在40°左右;从消费群体来看,年轻人不习惯高度白酒,低度酒更易被其接受,且低度酒可用于调制鸡尾酒,有助于白酒贴近年轻市场;从市场因素考虑,消费环境承压,大品牌不便直接降价,推出低度酒既能调整价格,又能扩大消费群体。
“山东已经低度化许多年了!”临沂市工商联糖酒食品总会秘书长李永强提到,山东市场酒风豪迈,整体饮酒量大,白酒消费低度化倾向明显,除济南市区、青岛、滨州外,其他大部分市场消费以低度白酒为主,低度酒在浓香酒中的销售预计达70%左右,低度国窖的成功也刺激了很多企业。“白酒多维度、多酒度、多方向的表达,能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是对当前市场的一个极好的反应。”李永强表示。
与此观点类似,阜阳百川百维公司总经理李学成也提到,低度酒虽为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但市场需要酒厂投入资源进行培育。以国窖为例,38度国窖1573如今已实现百亿规模,而十年前低度酒市场尚未成型。照此发展,若五粮液等更多企业发力低度酒领域,有望共同开拓出规模达数百亿的庞大市场。
白酒低度化趋势渐显,然而在看似前景广阔的背后,不少业内人士却发出警示,提醒行业谨防掉入“低度陷阱”。
有声音认为,低度酒虽契合健康消费理念、能拓宽年轻消费群体并提供灵活的价格策略,但企业在布局低度酒市场时,需审慎权衡,在追求低度化趋势的同时,避免盲目跟风而陷入发展困境。
“白酒的核心价值集中体现在社交场景与商业活动中,这些消费者在使用白酒实现社交、商业功能时,普遍对高度白酒的品质与价值更为认可。”和合共识组织赋能咨询机构创始人张晓丽告诉酒业家:“低度化是白酒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这一观点缺乏科学依据,低度化或许能够契合部分细分人群或特定酒企的发展需求,但无法代表整个白酒行业的未来趋势,白酒行业发展不应盲目跟风低度化。
北京太和金樽文化有限公司、山东酒优盟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金贵指出,白酒降度在企业战略层面应定位为对产品序列的补充,而非对核心标杆产品进行直接降度,也不是推出低度产品来替代原有核心产品。“当前市场中,渠道销售的白酒度数仍以38度、42度、52度、53度等为主流,30度以下的低度白酒尚未在消费者群体中形成广泛认可与消费趋势,目前白酒低度化更多处于行业内部讨论与尝试阶段,尚未真正在市场端引发实质性变革,存在‘跟风’的现象。”杨金贵表示。
企业布局之外,不少业内人士也提到,白酒的未来,绝不能仅由“度数”定义,低度化有其必要,但一味追求低度化,可能正让白酒偏离其价值核心。
“白酒适度低度化具有可行性,但低度化存在界限。”曾品堂创始人曾宇认为,当白酒度数低至几度、十几度时,其本质已发生改变,脱离白酒范畴,变成类似黄酒、“水酒”的发酵酒。因此,白酒行业不能毫无节制地追求低度化,必须在坚守白酒本质特性的基础上探索低度化发展路径,避免因过度低度化丧失白酒独特属性。
北京圣雄品牌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文武也公开发文表示,低度白酒不是企业发展的未来,这不仅仅是因为历史已证明,它能够周期性地成为发展方向,帮助企业走出周期瓶颈。甚至在局部市场,低度白酒始终保持较好的消费氛围,但长期来看,它始终无法超越中高度白酒。
他认为,短期看,低度化是打开年轻市场的钥匙,帮助企业解决创新迎合年轻人需要的烦恼;长远论,过度妥协可能让白酒失去灵魂,毁坏白酒品类文化血统和根基。低度化并不能解决当前白酒产能消化和刺激白酒消费的问题,相反,低度白酒会无限拉长白酒去产能周期,放大高质量发展的困难。
在邹文武看来,低度白酒始终无法超越中高度白酒。一味追求低度的白酒,且不说在产品上存在技术瓶颈,发展低度白酒需要跨越品类、品牌、人群、市场以及健康五大悖论,也是影响其长期健康发展的难题。例如,在人群方面,美团闪购显示,18-35岁群体贡献低度酒60%销量,但该群体中仅19%将白酒作为首选酒精饮品,超50%购买低度白酒是出于“尝试新鲜事物”,复购率不足20%,反观40-55岁主力消费群,对低度白酒接受度仅23%,且78%表示“商务场合仍首选高度酒撑场”,导致低度白酒陷入“讨好年轻人没留住,老客户在流失”的尴尬境地。因此,一味讨好年轻客户群体发展低度白酒,实际上是在缘木求鱼,放弃了白酒主流消费人群的教育和维护。
新营销专家贾福春则认为,年轻人不喝白酒并非只是抗拒高度酒。年轻人真正热衷的是果酒,核心是能让人轻松微醺。当下不少企业推出低度酒,简单地降成本、降度数,难以赢得年轻人青睐。若想开拓年轻人市场,深入研究年轻人喜好,培育他们的消费习惯才是关键。
有券商研究人员认为,酒企不能一味讨好年轻客户群体去发展低度白酒,白酒对工艺要求高,口感是关键,如果口感寡淡、水味太重,难以被主流市场接受;酒商也不能盲目跟风低度酒潮流,应综合考虑年轻人偏好与主流消费群体需求。在市场策略制定上,需要思考如何平衡年轻市场开拓与传统市场维护,避免顾此失彼,以便在复杂的酒类市场中找准方向,实现更好的经营。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酱酒就曾掀起一轮低度化浪潮,如1991年,茅台研制出43度茅台酒,随后几年,也有部分酱酒品牌推出低度酒产品。不过,目前市面上较有名气、有一定规模的酱酒低度酒产品仅有43度茅台酒。
“低度酱酒普遍叫好不叫座,这一点几乎没有任何争议。河南是低度酒发源地,但是河南喝低度酒的也越来越少。”有营销专家表示。
2025中酒展合作&参会报名
参展招商没效果?中酒展对无效参展说不:分品类定向邀约,精准对接40000+酒商采购需求,让成交更高效。2025中酒展客户数同增99%,黄金展位即将售罄,抢订从速!
邀好友,领好礼!2025中酒展开启“限时报名,邀请好友到场即可领购物卡”活动。识别二维码,免费领取门票,完成好友报名邀请且到场即可兑奖,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商务合作、中酒展展位预定:
18971676107 黄先生(同微信)
新闻爆料:
13720116142
新闻爆料,一经采用,1100元起,24小时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