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0日,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以“强基 重构 立新”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白酒T9峰会,在江苏省南京市隆重举办。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联东,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泸州老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金辉,贵州习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地强,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汪博炜,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总工程师徐占成等领导出席峰会。峰会由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主持。
产业深度调整期的T9
直面困难与矛盾
中国白酒T系列峰会已经召开了14届,从最开始的T6到如今的T9,入围门槛已经增至200亿了。T系列从2023年开始就定型T9峰会了,参会的企业连续三年都是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古井贡酒、贵州习酒、郎酒、剑南春这九家企业,其中六家是上市公司,三家是非上市公司。
相比2024年的参会名单,茅台换了领导,今年是张德芹出席;郎酒换了人出席,去年是汪俊林出席,今年是汪博炜出席,是最年轻的掌门人,所以排名靠后;习酒还是汪地强出席,但职务变成了习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之前是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这也是T系列峰会第三次在江苏南京召开。
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下行压力明显加大。2024年中国白酒产业销售收入7963.84亿元,同比增长5.3%,2023年的增速是9.7%,增速接近腰斩。已经公布业绩的贵州茅台、古井贡酒营收分别为1708.99亿元、235.78亿元,增速分别为15.71%、16.41%,业绩增速同比下降了2.33和4.78个百分点。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指出,当前中国白酒产业面临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恢复进程不达预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多重压力。酒业伴随经济增速换挡进入新旧动能转化阵痛期,市场持续消化能力不足,营销场景缺失,渠道库存压力增大,产品动销频次下降。酒类消费供需结构出现明显转移和分化,全球酒类消费市场进入存量期。产能失衡、竞争分化、产业链协同效率不高、价值链分配不均等矛盾愈发凸显。
对产业本身而言,处在新一轮的调整期,也面临很多内在矛盾。宋书玉认为,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九个方面,需要企业主动化解,核心是回归消费需求原点。
产能增长与需求放缓的矛盾;
消费动能不足与价格下行的矛盾;
消费场景弱化与产业增长的矛盾;
理性消费理念与消费量增长的矛盾;
产区政府经济指标增长与产业下行的矛盾;
全国名酒与区域名酒市场竞争的矛盾;
渠道商、终端商数量减少与渠道库存增加的矛盾;
传统渠道与电商平台价格冲突的矛盾;
名酒企业保价与市场价格倒挂的矛盾。
宋书玉同时呼吁T9成员单位不仅要做好自己,更为重要的是还要肩负起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使命,做好产业发展的示范,带领中国白酒产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洋河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联东在致欢迎辞时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呼吁与会各方以T9 峰会为破局的纽带,构建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在品质坚守中筑牢行业根基,在创新突破中重构竞争优势,在开放合作中立新全球格局,为行业点燃新的希望,为消费者酿造更美好的生活!
强基、重构、立新
T9会议定调中国酒业发展
从营收规模来看,T9企业的总营收要占中国白酒市场一半多的份额,毫无疑问是产业的中流砥柱,是产业发展的引领者,是美好生活的贡献者。
虽然产业面临很多困难和矛盾,但是要看到白酒产业整体结构性繁荣趋势没有改变,尤其是名酒企业展现了强大的韧性与稳健,资本市场投资者依然对酒业保持信心和预期。尽管市场面临挑战,但白酒产业整体仍展现出良好的增长动力与韧性。可以预见,只有主动化解矛盾,随着经济持续恢复,产业才能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至于T9企业如何主动出击,宋书玉理事长结合峰会主题,给出了“强基 重构 立新”三个方向,引导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强基:筑牢发展根基。为美好生活酿造更美的美酒,坚定不移践行社会责任,构建与社会各界的友好关系。
1. 产业强基、企业强基:积极践行绿色生态酿造理念,保护生态环境,践行ESG可持续发展理念。
2. 产区强基:瓶里的天地有多大,瓶外的天地就更大,“一瓶酒实现九瓶酒价值”。在生态保护,产能理性,产业服务等方面敢于作为。同时要以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支撑产区高质量发展。
3. 产能强基:优化存量产能,聚焦优质产能,避免短期行为。
4. 贮能强基:注重酿、存、销的合理结构。未来企业实力的标签一定是贮酒能力,陈年酒需真实年份表达。
5. 科研强基:在加大探索酿造机理研究的同时,我们要把科研的重心向提升品质、提升风味、提升工艺方面倾斜。强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6. 人才强基:产业人才是支持产业发展的最核心要素,以新职业创造新质生产力是我们产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
7. 标准强基:完善产区、生态、酿造、原料、职业、品质控制、地理标志,产品个性化标准。强化、明晰社会责任、ESG、文化体系、消费体验、产品服务、诚信体系等标准。只有标准明确,产业方向才明确。
8. 原料强基:“好酒是种出来的”,专用粮育种与风土表达是关键。
(二)重构:重塑产业价值体系。价值重构,产品线重构,品牌重构,厂商关系重构,这些重构都会成为未来战略的重点考量。
1. 价值重构:围绕产区、风味、文化、性价比构建极致化价值体系,“品文化、品价值、品生活方式”。
2. 产品线重构:聚焦核心产品线,避免全产品线透支品牌。
3. 品牌重构:多品牌需独立运营,防止市场混乱与主品牌下行。
4. 厂商关系重构:命运、事业、利益共同体,更好服务消费者。
5. 渠道重构:融合线上线下资源,“拆掉旧酒巷子,创造新酒巷子”,提升体验与服务。
(三)立新:创新驱动未来。中国酒业作为千年经典产业,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在敬畏中坚守传统,传承酿造。同时,又不断与时俱进,以创新来完成更好的传承。以创新理念思考未来是酒业人必须深度思考的问题,我们要深度解析创新带来的机遇,以供给立新推动需求增长。
1. 文化立新:向文而生,文化兴酒。文化成为了美酒持续闪耀民族产业荣光不可或缺的新质生产力。用文化创意的方式增加消费者粘性,让消费者在品饮美酒的同时领略独特的产区文化、品质文化。
2. AI立新:以“智改数转网联”为切入点,推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以数字化赋能产业,加快推进数字化从消费端向供给端延伸,推动酒业现代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流通效率。
3. 国际化立新:以国际市场拓展新增量,发力国际蓝海市场,已经成为产业的自觉意识。
4. 潮饮立新:传统酒的潮饮方式一定会应运而生。开发多种潮饮方式,开发多种潮饮新品,以博得年轻消费群体的喜欢。潮饮创新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5. 场景立新:场景营销正在成为营销模式的新样板。场景营销的系统化创新实践,一定是推动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长远来看,白酒是时间的产业,具有显著的长周期特征,强基、重构、立新是酒企穿越周期的方法论,是在缩量竞争的熵减时代寻找增量的办法,值得T9企业重视,也值得中国酒业所有酒企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