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 | 扬 灵
编辑 | 古利特
“生为中华民族,当效力于中华民众。”1892年,著名爱国华侨张弼士斥资300万两白银创立张裕品牌,这是中国第一家葡萄酒酿酒企业。张弼士所办实业多用“裕”字,借昌裕兴隆之吉,“裕”字前冠以张姓,张裕由此得名。

张弼士创办张裕的初衷,曾刊登在当时的《商务官报》上,文章名为《创办张裕酿酒公司的缘起》,在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对这篇文章也有详细记载:“中国之酒类,用稻、粱、黍、麦为之,岁耗民食不下四分之一,而其味之美、价之高,反不敌洋酒。则曷若仿照外国,开山种果,以果酿酒之为愈乎……若中国能种植仿造,以其上品之酒出洋,可取回外洋之利不少。即以寻常之品,供民间日用之需,岁可省米麦之属亦不少。”

从中可以看出,张弼士创办葡萄酒公司的初衷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通过出口为国家创汇,内销为国民服务;二是能为国家节约粮食,让人们喝上水果酿的酒,抵御洋酒的入侵。
实际上,张裕创办之初,面临重重困难,没有酿酒葡萄、没有酿酒师、没有酿造设备、没有配套产业、没有橡木桶和酒窖,但这些并没有让张弼士退缩,从零开始,为张裕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张裕大规模从国外引进酿酒葡萄,与烟台当地山葡萄嫁接,最终培育出适应烟台风土的酿酒葡萄。与此同时,张裕花重金从欧洲聘请酿酒师,并引进先进的酿酒设备,建设中国第一家玻璃酒瓶厂……张裕开创了中国葡萄酒工业化酿造的先河。
众所周知,葡萄酒对于储藏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为了保证葡萄酒的高品质,1894年张裕开始建设地下大酒窖,历时11年两次被毁、三次改建,于1905年建成,被誉为“亚洲第一大酒窖”。

这个地下酒窖深入地下7米,低于海平面1米多,距海岸线不足百米,常年温度保持在14度左右,由八个拱洞组成,在拱洞深处藏着三只巨大的橡木桶,每只橡木桶储酒15000升,即15吨,可装2万瓶葡萄酒。
由此可见,张裕为了酿造一瓶葡萄美酒,耗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后来,张裕葡萄酒庄酿出了中国第一瓶葡萄酒和第一瓶白兰地,并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崭露头角,成功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到了1931年国内的自助酿造的第一款干红葡萄酒诞生,张裕将其命名为“解百纳”。

张裕的成功还在于对国际市场的开拓,2013年张裕启动国际化战略,布局全球优秀产区,收购了法国富郎多干邑酒庄、西班牙爱欧公爵酒庄、法国蜜合花酒庄等酒庄,并实现横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4大洲优质产区的原料基地布局,成为全球布局最深、最广的葡萄酒企业之一。
百年风雨历程,塑造百年辉煌。有着130多年历史的张裕,引领中国葡萄酒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