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100问》于2023年由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亮相于第十三届江苏书展,受到广大读者和宣传、文旅、教育、党校等单位部门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入选学习强国、2023苏版好书等书目推荐。
8月19日-23日,李后强教授受邀出席于南京图书馆举行的主题为“书香满金陵 经典耀中华”系列活动和“阅见长江”专题书展,并在南京图书馆作了题为《长江文化孕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思考》的学术讲座。

逐水而居是人类的天性。经考古发现,长江流域有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早在200多万年前,长江流域就有远古人类居住,并创造了丰富的远古文化,被誉为“人类起源的新光芒”。就目前长江流域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地点来看,主要有巫山人、元谋人、资阳人、长阳人、南京猿人等。

巫山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巫山人化石是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龙骨坡发现的,当时发掘出一段带有两颗臼齿的残破能人左侧下颌骨化石,以及一些有人工加工痕迹的骨片。
巫山人化石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1991年,中国科学院先后经过孢粉分析、古地磁等方法测定,其地质年代确定为更新世早期,距今约204万年。其后,美国、英国等科学家用最先进的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将其年代确定为200万年前。
最新研究表明,龙骨坡遗址中含巫山人化石地层的地质时代为距今214万年前,比之前204万年的结论提前了10万年。无论是204万年,还是214万年,这一年代都毫无疑问地向世界证实了巫山人是目前亚洲发现的早期人类代表之一。1996年,重庆市巫山县大庙镇龙骨坡被国家正式批准为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谋人是长江流域有突出代表性的古人类。1965年5月1日,中国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一个野外调查组在元谋盆地进行地质考察,在上那蚌村与大那乌村之间的一个小山丘上发现了两枚古人类牙齿化石。
1972年,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古人类学家胡承志发表研究报告,定名为直立人元谋亚种,即元谋直立人,一般称为“元谋人”(元谋猿人)。元谋人年代久远,保留着不少原始特征,属于早期从猿进化而来的直立人,是迄今所发现的中国境内最早的直立人。元谋人及后面一系列的重要发现,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早在200多万年前,长江流域就有远古人类居住,并创造了丰富的远古文化。

资阳人属于晚期智人,是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1951年有关部门于资阳县(今资阳市)资阳火车站以西1.5千米的黄鳝溪(今九曲河)修建成渝铁路铁路桥时,在一号桥墩基坑地下8米处意外发现了一块古人类化石。随后考古工作者裴文中主持发掘,又出土一件骨锥。经过初步测年,头骨距今大约3.5万年,地质为晚更新世,命名为“资阳人”。
资阳人头骨化石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发现的第一颗头骨化石,是中国发现的唯一早期真人类型、旧石器晚期的真人类化石、南方人类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人类发现中唯一的女性。

长阳人是长江以南最早发现的远古人类之一。1956年,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大堰乡钟家湾村有一个被称为“龙洞”的石灰岩洞穴,因当地群众为集体找副业门路,在洞内挖“龙骨”出售,从而发现了一块人的上颌骨化石并附有两枚牙齿。后经年代测定,不少于19.5万年,为更新世中期的后期古人类化石, 迟于马坝人, 早于丁村人,并被著名考古学家、中科院院士贾兰坡教授命名为“长阳人”。
长阳人不仅具有现代人的特征, 而且也有一定程度的原始特征。长阳人的问世,说明了长江流域以南的广阔地带同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国古文化发祥地、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

南京猿人也被称为“南京汤山人”,是中国古人类研究及旧石器时代考古领域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发现。1993年,南京猿人化石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县汤山镇西南雷公山上的葫芦洞(奥陶纪灰岩溶洞)中被发现,先后出土一对男女头盖骨,相隔仅5米。该洞又被称为“南京猿人洞”,成了全球唯一的同一化石点发现两个人种的地方,也为人类多地起源论提供了有力依据。
南京猿人在地质时代上属中更新世,由于测定方法的不同, 其绝对年龄测定的数据有12万-18万年和29万-40万年两种说法;也有专家认为依共生动物群,与周口店第一地点相近,判断其总体时代应在50万年左右。南京猿人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人类分布演化,以及更新世人类生存环境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的环境,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