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文明的璀璨星河中,有这样一位诗人,他以平白浅易的诗风,穿越千年的时光,依然触动着无数人的心弦。他,就是白居易。

     今晚八点档, 由青花郎独家特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白居易篇”,在CCTV-1央视综合频道、央视频APP同步播出。主持人撒贝宁将联袂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李菁组成探访团,带领我们一同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传奇人生。


图片


离离野草枯荣有时 

寒门之子的逆袭之路


     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这是一个动荡而又充满机遇的时代。安史之乱虽已平息,但地方藩镇割据,战乱频发,百姓生活困苦。白居易的童年,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随家人避乱于江南,却也因此铸就了他坚韧的性格和深厚的民本情怀。


     因出身寒微,他深知门第之差带来的苦楚,于是奋发读书,昼夜不息,只为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近30岁那年,白居易以优异成绩考中进士,又顺利通过了吏部铨选和制举,十年三登科,成就了一段佳话。他的“备考资料”《白氏六帖事类集》《百道判》《策林》等,更是被视为当时极具权威的“全真模拟试题”,受到了无数举子的追捧。


     白居易的成名之作《赋得古原草送别》,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他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平凡野草所蕴含的盎然生机,消减了送别诗中的离愁别绪,为离人带来了备受鼓舞的气息和力量。这首诗不仅让白居易一举成名,更成为他文学道路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


     在唐代诗人中,白居易无疑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他以平白浅易的诗风、批判性的笔触,开创了唐诗新篇章。他与挚友元稹共同发起新乐府运动,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宗旨,致力于创作能够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


     “惟歌生民病”是白居易讽喻诗的核心思想。《秦中吟》《新乐府》以鲜明的时代感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性,一问世就备受瞩目。而长篇爱情史诗《长恨歌》更是以超越时代的眼光,将李杨爱情写得荡气回肠,《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将以皮影戏形式呈现这一爱情故事,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与情感的盛宴。


图片


精湛演技再现千古流传的“神仙友谊”

白居易元稹上演“量子纠缠”


     作为唐代诗歌最高产的诗人,白居易现存诗作近3000首,而其中包含了大量他与元稹相互唱和的诗作。同为新乐府运动创始人,白居易与元稹一见如故。他们频繁通信、以诗互答,唱和诗篇多达220首。


     节目从多个角度展现了白居易和元稹之间的“神仙友情”。意气风发时,二人杯酒对吟,长夜纵歌;元稹病故后,白居易长夜枯坐,独自思念友人。一首《梦微之》,是白居易在元稹去世近十年后所作。节这种“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的深切怀念,“公虽不归,我应继往”的生死相随,被郦波称为“量子纠缠”,令人唏嘘。


图片


身虽殁心长在 

旷达乐观关爱苍生


     暮年的白居易,在洛阳以刑部尚书致仕。远离权力中心的他,是否已经丧失了“兼济之心”?答案是否定的。白居易始终关注着社会的现实和底层百姓的命运,用行动践行着“志在兼济,行在独善”的人生准则。在洛阳的日子里,他编写了多部诗集,并自掏腰包组织民众开凿龙门八节滩的暗礁,以减少船难发生。他虽已年迈体弱,但那颗兼济天下的心却始终燃烧着。他的这种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学大家应有的风范和担当。


图片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今晚八点档,锁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进入《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之“白居易篇”,与白乐天举杯对吟,聆听铮铮琵琶之音,共赏古今第一长歌。


2024 喝郎酒 打胜仗

神采飞扬中国郎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