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媚
“2021年,邛崃产区邛崃酒企实现营业收入99.87亿元,实现了67.29%的增长,新增了20余家酒业生产、销售企业,邛酒产区成功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2011年的年1—4月,产区规上酒企产量实现了63.16%的增长,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6月2日的成都产区(邛崃)白酒质量智慧监管体系暨首批“白酒新国标品质示范产品”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分享了这一好消息。
从振兴原酒基地到发展多元酒类再到构建酒庄集群经济,邛崃酒业用成果证明了“邛崃模式”的可行性。
从底蕴到实力
邛崃焕发新活力
新国标的发布,重新定义了白酒概念,也将促进白酒的本源回归、品质的回归。
“品质,是邛酒振兴之本”。
去年的“中国邛崃美酒季”活动上,邛酒企业家和国评专家共同发布并宣读的《质量宣言》对品质的再度重申,正在被进一步落实。
6月2日,成都产区(邛崃)白酒质量智慧监管体系暨首批“白酒新国标品质示范产品”发布会举行,品质再次成为邛崃酒业的热议词。
当天,首批56款“白酒新国标品质示范产品”名单出炉。
根据介绍,自去年新国标正式发布后,邛崃市政府启动了产区首批“白酒新国标品质示范产品”评选活动,先后经过企业报名、资格审查、现场抽样、专家鉴评多个环节,才选出56款示范产品以立下白酒品质标杆。
“品者,质为先”,拥有品质的前提是具备优质的产品。
于邛崃酒业而言,这是最不缺的。
临邛,自古称繁庶,尤以美酒胜其名。邛酒是大自然的馈赠,地处北纬30度黄金酿酒带和崖谷气候、冰川融水、黄泥窖池等自然禀赋,犹如天然酿酒池,构成了邛酒“中国黄金九度”的美酒基因。
邛崃酒业人并没有辜负这样优越的地理环境。
“文君当垆时,佳话传千古”,2000多年前开始,邛酒已经在民间酒业赫赫有名。
千年的酿酒史让邛崃酒业拥有了代际传承的基础,还形成了包括酒曲独树、双轮发酵、量质摘酒、陶坛存储在内的精绝工艺,最终成就了邛酒窖香浓郁、柔绵醇厚、甘冽爽口的独特风味。
作为历史丰富的原酒产业中心,邛崃的古老酿酒技术让邛酒得以绵延,但如何让昔日的老原酒中心焕发新时期的魅力,邛崃还在思考。
很快,邛崃找到了路径。
投壶、灯谜、品酒、祈福·····一方面,邛酒找到文化输出的潮流形式向普罗大众传播邛酒独特底蕴,并形成“邛酒文化周”,另一方面,则是从产品端向消费者贴近,创新产品与产品营销形式,通过直面消费者需求来获得C端认可。
“邛崃酒业将强化产学研用创新,与江南大学、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等院校机构合作,开展酿酒关键技术、共性问题与工艺创新研究,支持企业技改提能,促进成果就地转化。”6月2日的发布会上,邛崃市政府相关发言人表示。
根据他的介绍,邛崃酒业还将进一步推进产品研发创新,引入酒品创新机构和人才,积极开发适合不同群体、不同消费场景的新产品,满足多层次、多场景的消费需求。
同时,邛崃还将探索营销模式创新,开辟电商专区、设立直播基地,线上提供C2M反向定制服务,线下推进原酒标准化实体店运作,创新F2C直达消费终端模式,持续拓展消费市场。
多品类齐发
升级打造产区名片
从单一的原酒供应中心到汇集包材供应、品鉴定级、物流仓储、博览交易等配套功能的产区中心,邛酒振兴进入2.0版本时代。
“我们将推进全产业链布局,从原料端到销售端全链条发力,开展酿酒专用粮研发和基地建设,打造酒类优质资源要素‘洼地’。”邛酒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他还强调,邛崃酒业将加强全周期服务。例如以“白酒梦工场”为载体,集成酒品设计、白酒生产、金融服务等上下游环节,提供从产品策划到落地生产、品牌营销的一站式服务,加快酒业品牌孵化,提高品牌策源能力。
一方面是将原酒进行深度挖掘并积极走向品牌化,另一方面,邛崃酒业还在白酒基础上进行横向延伸。
从全球首个黄酒桶在邛崃正式灌桶,邛崃正式开启除白酒之外的酒业之路。
自2017年开始筹划,到2021年结束,中国规模最大的威士忌酒厂于去年在崃州正式建成。
因为同时引进英国老牌铜蒸馏器制造公司McMillan为其手工打造壶式蒸馏器,还与意大利Frilli设备制造公司合作,建立了完整柱式蒸馏系统,这些都让崃州蒸馏厂成为中国目前第一家同时拥有壶式和柱式蒸馏器的工厂,能够最大程度助其提取出纯净或复杂风味威士忌。
“依托‘全温区’发酵禀赋,支持鼓励果酒、露酒、威士忌、精酿啤酒、新酒饮等进入产区发展,邛崃将全力创建和耕耘好中国首个威士忌产区”,发布会上,邛崃酒业的蓝图被进一步描绘清晰。
就在威士忌酒厂如火如荼建设之时,邛崃酒业的另一边,成都首个酒业园区、成都酒庄联盟成立了。
邛崃建成了成都首个酒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截至目前,水井坊、金六福、文君、古川等超过20家酒企企业入驻。
2021年,邛崃还成立了“成都酒庄联盟”,推出了特色酒庄集群发展模式,极具创新意识地将酒业园区创建为集酒业酿造、工业旅游、酒业研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酒业服务体。
“邛崃作为中国白酒产业的特色产区、成都白酒产业的核心承载地,在新时期能以探索者的姿态去实现文化独立价值和商业创造性的可能,以前沿的思维和清晰的规划等系列举措,来实打实地帮助本地酒业,打造本地酒产业集群,是具有前瞻性的行业创新之举,”中国新食品杂志社社长、糖酒快讯联席总裁秦柯曾在邛崃酒业发展模式探讨时如此评价。
从中国最大的白酒原酒生产基地到建立中国白酒生态圈,再到多元拓展果酒、威士忌,进一步升级到酒业酒庄集群经济的成熟模式,邛崃酒业走过摸索期正在向一条独立创新的酒业发展道路快速迈进。
顶层设计,全息赋能:
邛酒穿越周期
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有形的手,行业发展也是如此。
品质、产区名片打造的背后,正是上层设计引导和规划的结果。
从2018年的地方标准《邛崃浓香型白酒原酒生产技术规范》,到随后推出的《邛崃白酒原酒企业标准》,以及邛酒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准,邛崃产区的标准化建设步履不停。
2021年,邛崃更是提出打造“中国白酒纯粮品质典范区、白酒创新策源区”等四个目标,稳步推进产区规划。
完善规则同时,邛崃酒业建立了酿酒专用粮基地,从生产规范流程和原材料进行品控;建立首个县级产区标准规范产品生产,从引导规划到促进成果落地,政策的加持与助力贯彻到酒业的生产、制造、销售、监督各个环节。
“在今天,每一瓶邛酒抵达消费者手中之前,要经过专业员工、专家、行业人士的多轮检测,每一个流程都会按照现有准则进行精准践行。”对于监测环节的完善,是邛崃酒业能最终赢得认可的重要一环。
发布会上,成都产区(邛崃)白酒质量智慧监管体系,再一次刷新科技监测模式。
根据介绍,成都产区(邛崃)白酒质量智慧监管体系采用5G信息化应用和AI智能识别,让产品把控更为可视化和便捷化。例如在重点卡口实行AI识别,并通过联动园区道闸监测,精准掌握全市酒类运输情况。
同时,邛崃酒业还通过组建全国首支酒业监管专业队伍,全链条常态化开展酒业生产流通消费监管,全力保障白酒品质,维护酒业市场秩序。
从产品到渠道再到市场、销售,邛崃酒业从上到下完备产业链路的建立,很快获得了回报。
“2021年,邛崃产区邛崃酒企实现营业收入99.87亿元,实现了67.29%的增长,新增了20余家酒业生产、销售企业,邛酒产区成功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2011年的年1—4月,产区规上酒企产量实现了63.16%的增长,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发布会上,产区负责人分享了这一好消息。
对于邛崃产区的惊人表现,正如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所言,产区是中国白酒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产区培育是协会近年来一直研究并践行的工作,在产区培育与建设上,产区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联动是最好的模式,三方合作可以发挥各自优势。
毫无疑问,在这一点上,邛崃产区是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