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100问》于2023年由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亮相于第十三届江苏书展,受到广大读者和宣传、文旅、教育、党校等单位部门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入选学习强国、2023苏版好书等书目推荐。
8月19日-23日,李后强教授受邀出席于南京图书馆举行的主题为“书香满金陵 经典耀中华”系列活动和“阅见长江”专题书展,并在南京图书馆作了题为《长江文化孕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思考》的学术讲座。

长江作为中国第一长河,因其兴起的城市不计其数,历史上与长江有着紧密联系的千年古都有成都、武汉、南京、杭州、苏州、江陵、绍兴等。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大地先后成立了数百个王朝或政权,因此形成了许多都城。据史念海先生研究,中国历史上的都城有217个,“涉及的王朝或政权277个,其中建立在内地的古都164处,建立在周边各地的古都53处;这些古都所在的地理位置涉及27个省、市、自治区 ”。

鉴于两百多个都城所建时间、区位的不同, 都城之间存在着差异,有学者提出了“大古都”的概念,即将古代都城划分为多个层次,其中有少部分都城被称为“大古都”。初有“四大古都”之说,即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后有“六大古都”“八大古都”之说, 将开封、杭州、安阳、郑州也列入“大古都”行列。而南京是其中唯一跨江的古都。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约450年的建都史,自古是长江下游江南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现在更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
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雅称。“十朝都会”是指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朝,加上后续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先后在此定都。

南京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的特殊地位和价值,被视为华夏文明的复兴之地。中国历史上往往是北方政权南下征服,最后统治全国,其中只有明朝和民国北伐成功,所以明朝初期和国民党政府都选择定都南京。在其他更多时候,当中原政权遭受灭顶之灾时,都会选择南下渡江,凭借长江天险在南京建都,休养生息,恢复元气,筹谋北伐,以图匡复中原。
南京,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盛。它既有秦淮河舟楫之利,又有“黄金水道”长江沟通内外。历史上,南京城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小江(秦淮河)和大江(扬子江、长江)。它们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小江时代、由小江迈向大江的时代、大江时代。这一发展历程,使“金陵文化”发展为大一统的“南京文化”。
延伸阅读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明〕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