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高粱、小麦、水。三种世界上最简单常见的物质,构成了世界上最醇厚复杂的美酒,也成就了全球市值最高的酒企和中国A股市值最高的制造企业。为何茅台能化寻常为非常、作不凡于平凡?这是行业内外无数人寻找的答案,不过幸运的是,我们在丰收时节的茅台“第一车间”找到了部分答案。8月16日由贵州茅台举办的红缨子高粱丰收季活动,在仁怀市长岗镇茅坡村大坪高粱基地顺利召开。在以“丰收敬粮农·质量承千秋”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茅台对品质的长期坚守、敬天爱人的农耕文化传承与茅台助力乡村振兴、践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担当。本次活动邀请到行业专家学者、高粱基地供应商、种植户代表,茅台酒、酱香系列酒经销商及传承人代表,媒体代表共计2000余人参加,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茅台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涂华彬,茅台酒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监事会主席游亚林,茅台酒股份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钟正强,茅台集团党委委员向平,茅台集团党委委员张旭,茅台集团总经理助理,保健酒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汪智明出席活动。从本次活动的参与人数、参会领导、现场环节设置等方面,我们也可以很容易感知到,红缨子高粱丰收季活动将会是今后承载茅台文化表达的一个重要IP。同时作为链接茅台产业链上下游重要纽带的高粱,也将在茅台品质表达和文化表达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从一粒原粮中看懂茅台的品质信仰
只有粒小皮厚、质地紧实、糯性好的贵州当地红缨子高粱,才能满足传统酱香型白酒9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生产工艺要求,同时红缨子高粱“八高一低”的特点也为茅台酒的独特口感和香气提供了有力保障。可以说,如果没有红缨子高粱,世界上恐怕就会少一种名为酱香的迷人风味。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红缨子高粱视为天赐茅台的瑰宝,对品质的绝对服从和不放过任何一个改良点的创新意识才是茅台化腐朽为神奇的要诀。在活动现场红缨市集的“高粱红”“丰收酿”区域,我们看到了茅台对高标准原料基地建设的不懈追求和对农业现代化的引领。在相关工作人员的讲解中,我们得知,今天茅台使用的红缨子高粱是历经40余年的科研探索筛选出的优良品种,具备稳定性好、产量高、抗病性强的特点。茅台自2001年开始建设有机高粱基地,目前已覆盖赤水河流域一带的仁怀市、习水县等地,有机认证面积100万亩,常年种植面积60余万亩,为茅台酒的高品质提供了坚实的原料保障。直至今天,茅台还在不断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第一车间的绿色储量和智能管控。通过实施“五个一”工程,实现了原料基地的现代化管理,有效提升了有机高粱供应质量,确保过程可溯可控。质量是茅台的生命之魂。一粒小小的原粮,它不为人知的进化之路折射出茅台不断攀升的技术实力,不论是越来越稳定的原粮品质,还是越来越高效透明的现代化农业管理水平,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茅台作为一家现代化生产企业对于品质的孜孜追求。![图片]()
茅台酒的酿造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延续至今已经有两千年历史,今天茅台酒酿造过程中所需的高粱与小麦也是农耕文明时代的重要产物。茅台酒可以认为是农耕文明时代人民创造力的集大成之体现。同时,茅台酒在酿造过程中严格遵循农时,不论是端午踩曲、重阳下沙,还是每年固定时间烤制的七个轮次酒,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利用。这种顺天时、躬人事的酿造方式,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极致体现。其次,茅台文化代表的是工业时代生产标准化与规范化的企业价值观。在当代白酒史上,茅台改变了数百年来人民对白酒品质的评判标准——从对味道的品评改为对香味的品评。1979年,中国白酒第一次以香型来区分各大名酒,并以“茅香”来定义其中一种香型,也就是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酱香。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茅台酒厂规范了酱香型白酒的生产流程和工艺,把企业生产标准升级为国家品种标准。正是这些标准的形成,确立了茅台超然与一般白酒生产企业的行业地位。而对于消费者,茅台酒本身就象征着高品质生活。从本次活动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一个不断与大众美好生活建立新链接的茅台。在现场的红缨市集、高粱丰筵和丰收晚会等环节,参与者们体验了传统美食擂茶、干粑,非遗工艺的芦笙、蜡染,品尝着茅台酒与当地特色美食带来的味觉体验,把玩着高粱制成的手工艺品,体验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在红缨子高粱丰收的现场,体验农作的喜悦。在知酒君看来,茅台举办此次活动,向大众诠释了茅台顺应自然规律、追求道法自然的酿造精髓,展现出茅台酒天人共酿的独特魅力,也向大众传递出茅台崇农、敬农、爱农的情怀,更彰显了“顺天敬人、明礼厚德”的企业价值观。
从一粒原粮中看懂茅台担当
进入丰收酿区域,解说员讲述了二十多年来茅台对周边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通过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构建起“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的生产销售体系,成功实现了“茅台+政府+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企业担当,帮助当地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目前,红缨子高粱的种植面积已累计推广超过3000万亩,创造了700亿元以上的农业总产值,带动了750万人次的农户增收,增收总额超过100亿元。参与了国家育种联合攻关,荣获了多项荣誉和认证。自2003年以来,茅台不断提升高粱的农户收购保护价,从2元/公斤增长至2022年的11.2元/公斤,并建立高粱农保价定期研判上调机制,带动合作社和农户的持续增收。目前带动20多万农户增收,种植红缨子高粱,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仁怀市五马镇鱼孔村粮农项勇表示,这些年要感激茅台,不断提高高粱的收购价格,还为他们提供免费种子、有机肥以及种植管理,让农户真正实现增收致富,并有能力去供养三个孩子上学。幸运的是,我们在茅台感恩担当的价值追求中看到了传承的影子。今天,项勇延续着茅台的担当,成为帮助村民致富的带头人,积极带领全村农户共同种好高粱,一起走上致富之路。张德芹在活动现场发表致辞,他表示茅台生在大山,长在大山,注定了茅台必须有“山”一样的担当和责任。茅台“根在农业、生产在工业、销售在服务业”,但始终坚持“反哺农业”。显然助力当地农业发展是茅台必将长期践行的使命。2019年,仁怀市政府和茅台达成设定红缨子高粱的“5年计划”,拟在仁怀率先建成有机高粱高标准种植基地,在过去的四年里,已经合作共建了15余万亩高粱高标准种植基地。未来,从2024年开始,茅台将继续与各有机高粱基地政府合作,计划用6年时间推进95.8万亩高标准农田暨高粱基地的建设,并建立高粱农保价定期研判调整机制,以提升种植农户的综合收益,助力乡村振兴,促进高粱基地持续发展。财经作家吴晓波在《茅台传》中总结出,茅台从几家酿酒烧坊到成为全世界市值第一的酒类品牌的制胜六法,其中对于品质的极致坚守、对文化的不断深挖与价值观的高度弘扬,和对社会发展的无上担当,我们已经从秋收时节的一粒原粮中窥见一斑。![图片]()
×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