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2020年,泸州老窖博物馆联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泸州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泸州市博物馆、泸州市文物保护中心在泸州市江阳区凤凰山麓开展考古发掘工作,过程中清理出了3座南宋石刻。

在这次挖掘中,掩埋于地下的大量宋代精美石刻重新现世。3年后,泸州老窖博物馆——泸州老窖南宋酒文化石刻原址保护展示馆开放,沉睡了八百年的文物,在展览中弥漫出阵阵酒香。

展馆中有一件核心文物,为持执壶侍者石刻:一位侍者捧着执壶站在一扇花纹精致的门旁,似要与主人攀谈。

图片

所谓执壶,是酒器的一种,最早产生于隋唐时期,自其形制产生开始,这种器型就成为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酒器类型之一。

从形制上看,侍者手中的执壶极像湖田窑出品。湖田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位于今景德镇市东南湖田村。泸州老窖博物馆中,也有湖田窑刻花狮钮执壶等来自景德镇的馆藏品。

这些酒器,必然也温热过属于泸州的美酒。

一座千年瓷都和一座千年酒城,就这样以酒为缘,隔瓷相望,从百年前便遥相辉映。

图片

或许你从未到过景德镇,但你一定在表情包里见过这尊“无语菩萨”。

它本名叫“沉思罗汉”,现藏于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因抿嘴的表情略带嫌弃,宛如不想上班的“打工人”,被网友PS上各种文字,迅速火出圈。

图片|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沉思罗汉,是瓷器艺术大师曾龙升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所作的《釉下加彩十八罗汉塑像》其中一件。图源:视觉中国

在无语菩萨出圈之前,早有一首传唱度颇高的《青花瓷》,让无数人追着景德镇瓷器的倩影,慕名而来。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这里描述的便是景德镇四大瓷器之一的青花瓷。

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便成了青花瓷。

图片

这还不是景德镇的全部。

被誉为“瓷都”的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属于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形似盆地。它如一枚瓷片,嵌于皖(安徽)、浙(浙江)、赣(江西)三省土地交界,构建出浙赣皖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

图片

景德镇内,河川纵横交错,第二长河流昌江,全长210公里,自北向南越境而过;最长河流乐安河,全长240公里,向北汇入鄱阳湖。

图片

纵览景德镇的发展,它因瓷而生、因瓷而名、因瓷而兴,既是江西“千年瓷都”的历史见证,亦是中国陶瓷文化一张闪闪发光的名片。

图片|江西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展览陈列——粉彩绿地洋莲飞蚩双耳瓶 图源:视觉中国

据研究显示,景德镇陶瓷的历史,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久,远不止17000年。

20世纪90年代,中国和美国考古队联合对江西万年县仙人洞、景德镇乐平洪岩洞等进行挖掘,出土古人类烧制的夹砂红陶片,被誉为是“天下第一陶”。据碳14测定,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烧制陶片。

图片|此红陶用仙人洞24块出土夹砂红陶片修复,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原始陶器,被誉为“天下第一陶”,曾被列入2012全球十大考古发现。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可见,从历史源头来看,景德镇是江西境内最早发现古人类遗址的地区,而其所烧制的陶器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艺术精品,无愧“千年瓷都”之名。

初露锋芒:汉唐时期

《浮梁县志》记载: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东晋时,景德镇称“新平”,又因地处昌江东南,也被叫作“昌南”,属浮梁县,县治在今景德镇市北浮梁。彼时,景德镇的瓷器质量还不高,“自身粗,体甚厚,釉色淡而糙”。

图片|唐代青釉腰鼓。在唐代,腰鼓已十分流行,宫廷盛宴、民俗表演均可见到其身影。这件腰鼓出土于景德镇南窑遗址,南窑遗址是一处唐代中、晚期的青瓷窑遗址,为景德镇辖内发现的最早的瓷业遗存。图源:视觉中国

到了唐代,史料记载:“唐武德中,镇名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景德镇陶瓷已然真正进入大众视野,诸如“青瓷”“白瓷”等开始为世人推崇。

崭露头角:宋元时期

宋代,景德镇陶瓷烧制开始进入官窑时期,宋真宗赵恒大笔一挥,昌南镇从此便得名“景德镇”,且沿用至今。

图片|(北宋)景德镇青白釉龙虎枕。宋代江西景德镇窑场生产的青白釉瓷枕闻名遐迩,它胎细光洁,釉汁匀净,色质如玉,故宋人称其为“玉枕”。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图源:视觉中国

靖康之变,宋室南迁,也让一批能工巧匠移居江南一带,促使景德镇烧瓷技艺华丽转身。

此时的景德镇不止烧制白瓷,也开始向胎质细腻、致密、洁白、釉层较厚、釉色莹润青翠、青中闪白、白中透青的影青瓷转变,奠定了景德镇陶瓷技艺在官窑中的领先地位。

图片|景德镇陶瓷馆馆藏镇馆之宝青花牡丹纹梅瓶。1959年出土于南京江宁县将军山沐晟墓,整个器型端庄稳重,为元青花瓷器的代表作品,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图源:视觉中国

元代,青花瓷烧制成功,将景德镇推入彩瓷时代。朝廷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这是当时唯一一个管理陶瓷行业的官办机构,由此,景德镇真正成为“皇家官窑”。

风光无两:明清时期

明洪武二年(1369年),景德镇被朝廷特设为“御瓷厂”,作为“皇家官窑”,一时风光无两。

图片|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是明清时期专为宫廷烧造瓷器的皇家瓷厂,也是我国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明清官办窑厂,代表了明清瓷器制造的最高水平。故宫博物院现藏的37.6万件/套陶瓷器中,90%以上为御窑厂烧造的官窑瓷器。图源:视觉中国

清代,景德镇成为“天下窑器之所聚”之地。但是它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对各地的陶瓷技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实现了陶瓷技艺的多元化发展,成功烧制出形态各异、款式新颖的陶瓷新品种,被誉为“开创了一代未有之奇”。

瓷脉相传:现当代时期

民国时期,多个优秀民间陶瓷艺术家组成“珠山八友”,他们继承景德镇陶瓷传统,又以扬州八怪为典范,以海派艺术家为榜样,将诗、书、画、印融入陶瓷粉彩瓷画中,融贯中西,创造出落地新粉彩的陶瓷制作主题,并引领社会风尚。

图片|徐仲南为民国时期“珠山八友”最年长的一位名家,号竹里老人。花鸟草虫、人物山水均有涉猎,而且无不精到。早期以画人物为主,中年则改习山水,晚年尤爱松竹图,传世作品也以松竹图多,本品即为佳例。图源: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地区建立了一大批国有瓷厂,包括建国瓷厂、人民瓷厂、东风瓷厂、红旗瓷厂等“十大瓷厂”,陶瓷生产已不再局限于“官窑”“民窑”之特性,开始向多门类、多领域发展,包括工业用瓷、建筑瓷、特种瓷、美术瓷等诸多方面,与社会发展需求同步。

图片|瓷窑内部。师傅把泥胚摆放在里面,装完后封窑,砌好门砖。中上位留有观察孔,下部也留有洞口方便添柴鼓风。图源:视觉中国

改革开放后,色釉彩、综合彩、现代陶艺、现代青花、釉中彩等富于新工艺、新材料的现代陶瓷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亦在与时俱进。

“没有人可以空手走出景德镇。”这不是一句玩笑,来景德镇旅游的游客,往往来时一个背包,走的时候恨不得多买几个行李箱塞景德镇的小工艺品。

图片|景德镇窑青花海鳌山形瓷笔架。海鳌实为蟾蜍,云头之上的是一轮明月,传达着“共君今夜赏明月,兴来谁欲骑蟾蜍”“碧山东极海,明月高升天”的诗意。笔架采用手工捏塑成型,胎质细腻洁白,以青花装饰峰峦、云朵、波浪、鳌眼及海礁石,青花呈色浓淡有致,层次分明。图源:视觉中国

在古代,全国各地艺人工匠、官商士民、贩夫走卒汇聚景德镇,形成了“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这样蔚为壮观的繁荣景象,景德镇因此又有了第二个名字:草鞋码头

图片|一件瓷器要历经拉坯、印坯、利坯、挖足、施釉、画坯等72道工序,许多景德镇的陶瓷工匠为一道工序坚守一生。图源:视觉中国

如今的“草鞋码头”,不仅容纳了数以万计的游客,还留住了一批人——

无数年轻人从祖国的天南海北奔赴景德镇,或是学习,或是工作,催生出了一个独特的群体“景漂”,甚至还有“洋景漂”。“草鞋码头”的传奇,还在延续。

世人盛赞,景德镇瓷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作为世界瓷都,它靠小小的瓷器,维持了1000多年的繁荣。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景德镇陶瓷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前工业文明的发展史。

图片|如果说釉是瓷的皮肤,那么瓷器的骨肉就是坯体。图源:视觉中国

在西方社会,景德镇陶瓷被誉为“白色的金子”。景德镇瓷器出海,让全世界的人透过瓷器,通过古老的昌南,看到这与中国享有同一英文翻译的“china”的面貌,也是中国的面貌。

图片

在四川西南,亦有一座小城,凭借着“酒”这一产业,走上“城生巅峰”。

群山将四川省环抱,合在自己的两只臂弯之中。长江自青藏高原腹地一路奔腾至此,流经四川盆地,为人们出入蜀地打开了一扇窗。坐落于长江在四川东南缘出川关键位置的泸州,正是这扇窗的“窗眼”。

图片

作为泸酒代表的泸州老窖,拥有不间断酿造451年的国宝窖池,还有绵延了700年的非遗酿制技艺。泸州,也因此成为一座“千年酒城”。

图片|泸州老窖1573国宝窖池群,450余年不间断酿造

这与景德镇陶瓷烧制技艺同样珍贵。

从17000年前的一块陶片开始,景德镇就开始了自己的陶瓷制作传奇,千年以来,窑火兴旺,传承不熄。泸州老窖非遗酿造技艺传承至今,也正得益于自诞生后不间断的酿造。

一部中国瓷业史,半卷峰峦在景德。而泸州老窖的发展,也正是一部浓缩的中国白酒史。

《阅微壶杂记》记载:“揭至元帝泰定年间(1324年),泸州始有脱颖而出者:曰郭怀玉是也……创制酿酒新曲药,名曰甘醇……至此而大曲成焉”。

图片

|泸州老窖的第一代传承人郭怀玉发明“甘醇大曲”,实现了中国白酒从小曲、散曲到大曲的革命性突破,所酿之酒“浓香甘洌,优于回味”。

“甘醇曲”的制成,一举实现了中国白酒从小曲、散曲到大曲的革命性突破,开启了中国白酒大曲酒的酿制序幕,中国浓香白酒由此发源。

泸州老窖的故事,从1324年就开始书写。当郭怀玉正在钻研将曲块做大之时,千里之外的景德镇湖田窑之中,1300摄氏度的高温,淬炼出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经历了唐代的滥觞,宋代的初创,堪称最能代表景德镇风格的青花瓷终于在元代成熟。

图片|明代青花缠枝牡丹纹执壶 图源:视觉中国

要问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元素,不能忽略的一定有茶、酒、丝绸、瓷器。

其中,酒与瓷是一对天然“CP”,瓷器本身就极为适合制作酒器。

在泸州老窖博物馆中,也有许多瓷器展品。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泸州本地烧制的酒器以陶器为主,与外来的酒器有较大差别。而泸州出土的许多瓷酒器,很有可能便是景德镇生产的。

图片|泸州老窖青瓷窑,不但能烧造各种小型器物,而且也能烧造口径在30厘米左右,高度在1米左右的大缸大罐。在制瓷中,器型越大烧造工艺要求越高,操作越困难。当时要烧造这样大的器物,证明此窑的烧造技术也发展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2005年在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屿头乡北侧碗礁海域发现一艘清康熙时期的沉船,其曾被盗掘,但仍然清理出景德镇青花、五彩瓷器17000多件,数量巨大,这些瓷器也是东南亚、非洲、欧洲各国博物馆中比较常见的器种。

图片|清康熙五彩折枝花卉纹菱口杯,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瓷器展。图源:视觉中国

沉船上的中国景德镇瓷器,以实物证明了这条海上陶瓷之路的存在,也佐证了在清朝时期,景德镇瓷器便已走向世界。

也正是在清代,行走泸州的徽商,带着泸州老窖酒出海,“香过夔门”,名扬海外。

江西的江右商帮纵横天下之时,也将江西特色的万寿宫带到了泸州。

图片|合江万寿宫始建于清乾隆中期,上中下三殿,砖木、圆石柱烽火墙结构,现保存完好,内各式图案镂雕栩栩如生,是清代道家供奉“当今皇上万岁”牌位的生祠。图源:网络

在泸州市合江县先滩镇境域内老君山前老河街中段,曾有一处万寿宫遗迹,是明时江西入籍刘、廖两家建设的。

全庙峰火石单墙,内部为木结构,呈四合大院形制。正门有“野鹿噬花”石“鼓儿”磴,门首是“八仙过海”石浮雕,上刻“迹葶江西”四个大字,故也称“江西庙”。

内有戏楼、宾楼,正殿供奉有许真君神像。对于外出经商的江西人而言,许真君为治水之神,是他们的护佑,同时也护佑着泸州人。

不仅有瓷、酒之缘,两地的饮食文化还有共通之处。

图片|江西吃辣历史十分悠久,从清朝时期就开始种植。如今,江西省辣椒种植面积已达120万亩,是当之无愧的辣椒大省。图源:视觉中国

江西、四川,皆以吃辣闻名,冰淇淋蘸辣椒面这种“魔鬼搭配”放在这两个省份完全不足为奇。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四川人并不是天生就吃辣,而是后天影响。

一种说法是,明清时期,为寻求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江西人口持续涌向外省,形成“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

图片

就在此间,江西、湖南人带着爱吃辣的生活习性来到四川,开启了四川人吃辣的奇幻之旅。

还有一种说法,有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辣椒传入分南北两派,北派传入始于山东,称为“秦椒”,在明万历后期,从与山东隔海相望的朝鲜半岛漂洋过海而来。而南方的辣椒,乘着东南海路的船只,由浙东发轫,向西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的辣椒来自广东沿海(最初多称“海椒”),以湘西为中心,南下贵州、云南,西进重庆、四川,使得这股火辣在我国盛传。

图片|乾隆中期大规模移民结束以后,四川仍然保持着2%以上的自然增长率。从时间上看,在辣椒引入川菜,并形成重辣味型特点的相同时期,四川人均食盐消费量实际上呈现了大幅下降趋势,习惯了重口味的四川人将辣椒当作了食盐的替代品。而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空气常年潮湿,所以四川人身体内很容易产生湿气。“辣茄性热而散,亦能祛水湿”,辣椒的引入恰恰满足了四川人民除湿气的需求。图源:视觉中国

因着四川盆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其辣椒兼得南北两路的来源,两派辣味在这方内陆腹地汇流。秦椒、海椒花开两朵,一朝并蒂,为川菜中嗜辣的风习寻到了起源。

景德镇与泸州,拥有同样的味觉先祖,又得益于瓷器与酒这对“传奇CP”,结成了更深的文化链接。同时,二者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代表,作为中国文化的美丽侧影,不绝如缕地诉说着华夏大地的故事。

图片

今年2月2日,《景德镇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印发实施,旨在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申遗工作——擦亮“千年瓷都”的名片,已经势在必行。

图片|景德镇御窑博物馆。2022年6月11日,全国第一个古陶瓷基因库——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正式揭牌。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宣布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院校机构共建古陶瓷基因库。图源:视觉中国

2017年,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拿住这张申遗“入场券”,景德镇步履不停。2021年,御窑厂遗址被列入国家《“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

申遗的道路上,中国白酒亦在同行。

2023年4月28日,第二届国家工业遗产峰会暨“国宝李渡”2023中国白酒申遗论坛在江西南昌举办。7家中国白酒名酒阵列的“文物级”酒企:泸州老窖、茅台、五粮液、古井贡、汾酒、洋河、李渡,联袂发起申请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国务院公布的一至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与白酒有关的共有12处。其中,泸州老窖窖池群及酿酒作坊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龙马潭区及罗汉镇,其主体为1600余口百年以上老窖池群,以及与之配套的作坊建筑等传统酿酒设施及构筑物遗址。

泸州老窖,拥有700年24代不断代传承酿制技艺与1573国宝窖池群的活态“双国宝”,身处“中国浓香型白酒起源地”,作为“浓香鼻祖”代表了中国浓香的历史和未来。

图片|位于泸州老城中的泸州老窖酿酒作坊

作为泸州老窖酿造传统优质白酒的设备和构筑物遗址,这里是泸州酒业酿造历史精华积淀,也是泸州城市发展历程的特殊实物见证和独特的城市人文景观。

泸州老窖参与白酒申遗,不是一蹴而就。

2008年4月,国家文物局将泸州大曲老窖窖池群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设目录;

图片

2012年9月,国家文物局将泸州老窖作坊群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图片

2021年6月17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领导下,泸州老窖与贵州茅台、宜宾五粮液、山西杏花村汾酒、江苏洋河、安徽古井贡、江西李渡、中创文保共8家单位建立联合“申遗”项目组,共同签署了《中国白酒联合申遗共识》。

“中国白酒七子”申遗,是中国白酒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泸州老窖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白酒传统酿制技艺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挖掘和保护中国白酒传统酿制技艺的文化基因、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走进人民群众生活,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由之路。”

图片

申遗背后,折射的是两个领域发展千年,创新不止的韧性。

今年4月份,景德镇陶瓷大学主办的2024“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陶瓷设计)”传承人研修班举办了学员代表分享会,来自陕西、四川、江苏等多个省市的学员共同参与。

到2024年,此类研修班已经举办了17期,旨在展现出全国不同窑口、不同产瓷区手工制瓷技艺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景德镇的辉煌技艺也在交流互鉴中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图片|2024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陶瓷设计)传承人研修班学员代表分享会 图源:景德镇陶瓷大学官方网站

无独有偶,2022年,泸州老窖颁布了严格的传承人制度,其参考国家非遗制度体系,建立了泸州老窖国窖人自己的传承体系:每12年传承一代,每一代不得超过28个人。此外,还要每6年做一次评估,同时做一次增补,如今已经传承到第24代。

图片|在技艺的传承和保护上,泸州老窖制定《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泸州老窖导师带徒活动的实施办法》等多项制度,成立“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传承保护协会”,实施“导师带徒”制,制定“1+N”、师徒双向选择、联手研究课题等措施,多维保障传统酿制技艺的薪火相传。

虽已传承千年,景德镇的瓷与泸州的酒,尊重传统,却从不泥于传统。

作为陶瓷产业城市,景德镇将瓷融入了城市的方方面面:走在路上,你会发现斑马线是青花瓷花纹;无数鲜艳的破碎瓷片,被建成座座“瓷宫”;体验感极强的陶瓷制作,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进店体验……

图片|透过瓷片观望景德镇 图源:视觉中国

不仅如此,景德镇还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市内已有陶瓷市场主体2.6万家,艺术瓷、高端日用瓷等特色瓷产品远销国内外。

一处名叫陶溪川的街道上,常年汇聚着陶瓷艺术家及慕名而来的买家,还带动起了直播选购的业务,景德镇陶瓷直播电商年交易额占全国相关市场份额70%左右。

图片|2010年前后,“景漂”一词开始伴随着“北漂”“沪漂”共同兴起,历经千年积淀、完整而成熟的陶瓷产业链,门槛较低的创业环境和舒适自在的生活氛围,成为景德镇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因素。陶溪川文化创业街区成为“景漂”集中地,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2.1万名艺术家、设计师创客等。图源:视觉中国

文旅+文创,让这座小城焕发出全新的生命活力。

泸州酒,亦在此间大步创新。2008年,泸州老窖推出全球第一款高端定制酒“国窖1573·定制号”,自此开启了中国白酒定制的新纪元。

图片|2008年,泸州老窖首推国窖1573·定制壹号,开启了定制酒业务的新纪元。

十几年来,泸州老窖定制酒频频“上新”。与央视春晚节目组联名打造春碗纪念酒,与科幻文学巨作《三体》联名打造了三体主题系列酒,还与中国航天共同打造了神舟与天宫二号载人航天纪念酒……泸州老窖将触角延伸到每个中国人在意、向往的领域,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有泸州老窖的身影。

图片|在宇宙中,时间是恒定的宇宙法则,时间却又无法触摸,但当时间遇到美酒,便成就了可以品味的历史,因为美酒正是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成熟、醇化。泸州老窖选取三个球体,用时间之线将其关联,时间线做透明处理,寓意时间虽然看不见,但是可以看见由时间孕育而来的醇厚酒体。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六百年烟火珠山烧制的上好瓷器,与千年奔涌的泸州佳酿,将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世界的变化云翻雨覆,而内心的更易何其缓慢。”在瞬息万变的世间,酒与瓷穿越了漫长的时间,在千百年后,仍能唤起每个中国人内心最深切的骄傲和悸动。


参考文献:

[1]郭妍,岳明,闫若楠.景德镇陶瓷业的历史探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18):125-128.

[2]章明.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历史演进与现代传承[J].文化学刊,2022,(09):50-53.

[3]王志纲.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20-08.

[4]央广网.清代景德镇瓷器的外销[EB/OL]:2015-01-21.

[5]澎湃新闻.沉睡八百载,一醒醉天下|泸州老窖南宋酒文化石刻原址保护展示馆开放啦![EB/OL]:2023-06-12.

[6]澎湃新闻.程杰.我国辣椒起源与早期传播考:起源山东,来自朝鲜半岛[EB/OL]:2020-08-11.

[7]大皖新闻.万千气象看江西|创意+创新 景德镇蝶变为青春之城、文旅之都[EB/OL]:2024-07-26.



- END -


来源于公众号-北纬28的浓香,本文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