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阳市着力构建以剑南春为龙头的“1+N”白酒产业体系和品牌矩阵,打造具有全球和全国竞争力的白酒优势产区。今年6月举办的2024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更是打响了“中国美酒名城”“世界美酒特色产区”的金字招牌。今年以来,德阳市各大酒企厚积薄发、向“新”而行,上半年白酒产量增长61.3%,实现白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德阳市作为川酒五大主产区之一,现有各类酒企106家,年产优质白酒达16万千升,被誉为“最接近雪山圣水的中国名酒产区”。而在绵竹市,各大酒企逆势而上、迅猛发展的态势令人欣喜。

投料、清料、蒸煮……在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酿酒工程项目谷壳蒸煮车间,工人熟练地按下启动键,在各项参数的指引下,谷壳自动清理、连续生产,蒸煮的温度与时间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环顾整个车间,只有几名工人在做着监控和辅助类工作,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以前,我们使用酒甑子进行谷壳清蒸,1吨谷壳需要花费2个小时。如今,通过技改和引进新设备后,5条生产线全部启动,1个小时便可完成19吨谷壳的清蒸工作。”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谷壳蒸煮车间副主任张小林告诉记者,谷壳蒸煮车间于今年年初投入试生产,采用的谷壳清蒸冷却一体机为行业首创,实现了自动化连续生产、智能化集中控制,解决了之前谷壳蒸煮温度与时间由人工控制,谷壳质量一致性差、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白酒品质、促进产能倍增打下了坚实基础。

截至6月底,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酿酒工程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8亿元,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4亿元,酿酒车间、室内酒库、陶坛库、车间办公楼等建设进度按期推进。

“我们通过推进科研创新、加快智改数转,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搭建高端数字化酿酒产业链,实现了传统酒企向生态酒企再到‘智慧’酒企的巨大转变,奋力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人员说。

品牌竞争力持续提升

今年3月,在第110届全国糖酒会上,剑南春、绵竹酒业集团、东圣酒业等13家企业齐聚绵竹市产区馆,迎接八方来客,展现出绵竹市产区白酒产业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

除了在糖酒会的惊艳亮相,2024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更是提升了“美酒名城·画境绵竹”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与此同时,绵竹市还借势酒博会,邀请协会、经销商、媒体参加“酒韵绵竹 共赢未来”绵竹市酒业合作与产业对接洽谈会,签订了投资、销售等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合作协议,推动绵竹市的酒业发展。

“我们计划今年10月组织酒企以产区名义参加2024年上海国际酒业博览会。”绵竹市酒类产业发展局有关人员称,在拓展影响力同时,为了提升绵竹市白酒的品质与特色,今年上半年,绵竹市对原料、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等多个方面深入调研后,依据酒业协会管理标准,梳理并发布了《绵竹浓香型白酒生产标准》《绵竹原酒质量标准》,进一步规范酒企的生产酿造环节,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不仅如此,绵竹市还鼓励企业结合自身特质举办“打酒节”“天府文创·公益行”等文化活动,多角度展示产区酒企新形象、新面貌。

今年上半年,按照“政府牵头、酒企协同”格局,推动东圣酒业、剑西酒业等6家绵竹市酒企与绵竹市祥泉苑、棚花记忆等按照“一企一宿”“一宿一品”联动运营,在绵竹市九龙镇棚花村探索“农文酒旅”融合发展模式。杜甫诗酒文化博览园入选全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与文旅部门共同打造4条酒文旅精品路线,推动酒文旅融合发展。


- END -


来源于-德阳日报,本文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