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姚珺雅
我国广袤的土地、悠久的历史、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厚重的人文底蕴积淀了丰富的地理标志资源,自2020年随着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后,我国地理标志品牌迎来进入欧盟乃至全球市场的重要商机,也为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9月19日,第二届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简称“地博会”)在泸州开幕。这场为期三天的国际性盛会以“强化地理标志保护·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将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地标产品荟萃于此,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四川泸州。
地博会新名片
泸州走向世界大舞台
随着地博会“新名片”的持续打造,一方面泸州将成为积极联动国内外大市场、辐射周边大基地、影响中外大品牌的交流区域平台;另一方面,作为泸州的重要地标产品的白酒,也将借此机遇,走向更大的世界舞台。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副理事长潘锋在此前的发布会上曾表示,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是近年来中欧签署的首个重大贸易协定。双方在协定框架下开展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了中欧优质产品在国际范围内循环流动,在保障区域品牌效应、平衡双边贸易和全球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举办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不仅可有效推动中欧在市场相互渗透、两地企业互通有无,还能加强合作、实现共赢,为中欧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和契机。
相比去年,本次届展览展示面积为泸州历届博览会最大的一次。国外有意大利、法国、波兰、斯洛文尼亚等27个国家(地区)参展;国内有将近200个市(州)、县(区)参展;国内外共有逾3000个单品参加展出,涉及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地理标志产品400多个。
地博会组委会工作人员赵亚祺介绍,此次地博会,E馆和D馆之间的连廊是一个亮点,主要设置了创新性泸州地标产品特色展台,泸州老窖展位将现场用1573制作鸡尾酒,邀请市民现场品鉴,给观展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不少泸州市民对此十分自豪,“看到我们自己常喝的老窖特曲这些能在国际博览会上出现,还是在我们泸州本地举办,真的很激动,希望以后多多做一些这样的交流活动。”
会场中共设置茶品类、酒类、食品类、果蔬类、工艺品类和其他类等6个主题展区,在本次会展上,国窖1573、泸州老窖特曲、郎酒(酱香型)、分水油纸伞、张坝桂圆、合江荔枝、先市酱油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分外引人注目。
泸酒借势腾飞
迎来发展新机遇
第二届地博会再次选择泸州,也自有其深远用意。
泸州是我国在西部同级别城市中拥有开放平台最多的城市。目前,已经拥有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国家临时水运开放口岸、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七大开放平台。
2022年,泸州被纳入中国铁路中欧班列图定站,成为四川唯一开通国际水运、国际陆运双通道城市。货运方面,东向,从泸州港发出,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可直达国外;西向,可从泸州港出发,通过中欧班列(泸州号)到达欧洲、中亚地区,每月发行2列;南向,通过隆黄铁路,直达钦州港,是四川南向出海的便捷货物运输通道。
同时,作为四川省开放发展示范市,泸州已缔结国际友好城市2对、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城市10对,与泸州贸易往来国家(地区)达143个。天然的交通、政治等优势使泸州当仁不让成为中欧合作的重点区域平台。
另一方面,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浓酱双优的白酒原产地,白酒是泸州的支柱型产业,以泸州老窖为代表的的泸州地理标志产品将成为中欧合作的重点领头项目,为白酒行业引入新鲜的血液与动力。
泸州作为中国酒城,有200多种白酒产品,其中不少是属于国家级和省级的名优产品。泸州官方消息称,已经将地标产业发展纳入泸州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重点内容,列为年度重点目标,纳溪特早茶、泸州老窖酒等也已经进入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互认名录。
今年年初,泸州开行的第四列中欧班列从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出发,搭载着泸州白酒等货物,驶向俄罗斯莫斯科。这是泸州开行的中欧班列首次运输酒类产品出口,包括泸州老窖特曲、泸州老窖紫砂大曲和泸州老窖头曲等,进一步对“泸酒”打上官方认证的标签。
同时,作为中国酒城,泸州正在加快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近日,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泸州老窖智能化包装中心技改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内部装修,计划9月底达到五方责任主体验收条件。“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与已经完成的泸州老窖技改项目一期、二期无缝对接,实现白酒产业从生产、包装、仓储到物流配送一体化、智能化、信息化,新增10万吨罐装生产能力和500万件成品酒储存能力。”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泸州已建成以白酒制造为主导的专业化、集约化、全产业链园区,拥有白酒制造和包装材料两条完整的白酒产业链,形成功能齐全、链条完整的白酒产业集群。自2014年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会址永久落户泸州以来,泸州以酒博会为舞台,将城市发展与酒文化紧密结合,推动酒业高质量发展。依托地博会,以泸州老窖为代表的的泸酒品牌将借此实现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引进来”与“走出去”。
- END -
来源于公众号-糖酒快讯(ID:tjkx99),本文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