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SUBSCRIBE to US



图片

长江酒道

图片


抖音茅台低价传言背后,酒业供需剪刀差的博弈与破局 | 酒道评论

图片

拆解茅台低价风波背后的行业棋局

抖音新规与酒业价值重塑



执笔 | 洪大大

编辑 | 扬   灵


11月10日,“双11”巅峰盛宴正式开启。几乎同一时间,抖音电商团队发布“关于酒水版本专项治理公告”。于是,“卖茅台低于市场价将被罚,达人自补贴也不行”在酒类垂媒的发酵下,于酒圈疯传。


11月11日,红星资本局援引抖音公关回复,称上述言论属于误读。


图片


不讨论这两则消息本身,但就这看似一场“乌龙”的事件,其实已如同一块棱镜,清晰折射出当下酒业消费端与供给端之间日益尖锐的“剪刀差”矛盾,将电商与酒企的深层博弈再次推向公众视野。


回溯近年酒业发展轨迹,电商与酒企的矛盾早已不是新鲜事,尤其在产业下行期,价格持续倒挂成为常态,双方的冲突更显突出。


一边是酒企为维护品牌地位、稳固长期价值,频频出台控价政策,试图守住价格体系的“生命线”,从发布经销商管控条例,到收紧货源供应,每一项举措都围绕“定价权”展开;另一边是电商平台为抢占流量、吸引消费者,动辄祭出百亿补贴,用低价打破酒企构建的规则,以名酒为“引流利器”撬动用户增长。


图片


一守一攻之间,矛盾必然爆发,这场博弈的背后,是酒业价值分配体系在新消费浪潮下的深度撕裂,本质是流量逻辑与品牌逻辑的根本对立。


对电商平台而言,底层逻辑始终是“低价换流量”,用茅台这类高端名酒做补贴,获取新用户、提升平台活跃度的成本,远低于传统广告投放或其他引流方式;对酒企来说,核心诉求却是“定价权护品牌”,价格不仅是产品价值的体现,更是品牌形象的直接载体。


以飞天茅台为例,其多年构建的奢侈品属性、收藏价值与高端定位,很大程度上依赖稳定的价格体系支撑。当飞天茅台在直播间被卖到低于官方指导价,甚至出现“平价茅台”“低价秒杀”等场景时,其积累的品牌溢价会被快速消解,长期建立的消费信任也将受损。


图片


这种对立之下,双方形成了一场荒诞的“猫鼠游戏”,酒企刚发布控价文件,明确禁止低价销售,平台便换个“马甲”继续补贴,或通过达人分销、第三方店铺等间接方式规避限制,而夹在中间的经销商,面对高库存压力与资金周转难题,只能被迫“割肉”抛货,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清理库存。最终,整个行业陷入 “越降价越难卖” 的死循环。


实际上,这场博弈没有赢家,平台透支品牌信任,酒企流失核心消费者,经销商沦为夹心层,而消费者在低价狂欢后,也面临着货源真伪与品质保障的隐忧。


在价格倒挂常态化、经销商沦为 “殉葬品” 的现实面前,简单争论对错已无意义,重构电商与酒企的共生关系,才是破解困局的关键。


图片


那有没有办法,让电商低价引流与酒企品牌保值并行不悖。


从野蛮生长到成熟理性,中国酒业正经历必然的进化轨迹。抖音低价茅台的消息,不过是产业转型期的一个缩影。电商与酒企并非天然对立,当渠道分层解决价格冲突,供需剪刀差便会逐渐收窄。 


这场变革的关键,在于双方能否放下短期利益的执念,从“对手”变成“队友”,在存量竞争时代共同抬升行业天花板。毕竟,酒业的星辰大海,从来不在直播间的低价厮杀里,而在价值共创的共生生态中。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