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酌言

 

  //  

凌红说:

一个人最好,

什么真的情、假的情都不要,

只要鸡爪和老酒是真的就好了。

 

玲子说:

要我说嘛,

哪里有什么真的、假的呀

眼前能看得见的都是真的,

走掉的都是假的。

 

——《繁花》

 

时间本就是一种解药

 

对于一种模式、一个品牌亦或是一种战略来讲,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历经时间的检验。

 

剧中玲子“人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遇见阿宝之前孤身在日本打拼3年,才混成高级会所的服务员-玲子。第二阶段,被宝总一张名片以及一张机票“骗”回上海,背靠与宝总绯闻,成功上位夜东京老板娘-玲子。第三阶段,因为“两万元耳环”事件与宝总彻底决裂,并且斩断情缘,前所未有理性清醒的夜东京老板-玲子。

 

戏剧冲突本身固然具有极强的冲突性,但是商业的严谨与科学恰恰在玲子多年的“创业”实践中完美验证和环环相扣——她的每一步行动都完美走在夜东京最好的商业未来之上。我把它归因为——一个商业高手的直觉。

 

从起步阶段“贵人”相助,宝总提供第一桶金——天使轮融资到成长阶段背靠“宝总”品牌人脉资源玩转“圈层””,再到成熟阶段独立转型外宾私房菜“连锁品牌”——夜东京。冥冥之中她也都踩中了最好的时机和人脉。

 

接下来我将以以下三个方面分别对比和拆解与宝总决裂前后——玲子操盘夜东京并且成功完成商业转型的关键举措。

 

(一)夜东京经营理念转型;

(二)夜东京商业模式升级;

(三)夜东京生态可持续性焕新;

 

成功就是永远不让你的竞争对手定义你

 

为什么我认为《繁花》全剧最具商业头脑且最成功的的女性角色是玲子,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在于无论是阿宝也好、李李、汪小姐也罢,他们核心目的在当时时代背景下,也仅仅局限在“搞钱”这件事,只有玲子自始至终都在围绕“夜东京”——做品牌,而且是自有品牌。

 

(一)、夜东京经营理念的转型——从【门票】思维到【品牌】思维转变;

 

从创办夜东京的第一天起,玲子就是极度清醒的,因为当时的夜东京就是“汪小姐”明线之外,另一条固定能搭上“宝总”人脉的暗线“包场”。从“阿宝”到“宝总”,既是阿宝身份和角色的转变,同时也是他个人品牌价值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抱紧“宝总”的大腿无疑成了夜东京彼时成功起步的核心和关键。

 

这也是为什么第一集宝总经历车祸意外,玲子不惜“倾家荡产”也要维护宝总名誉,帮他还清外债的“内因”,也是她敢于用“一杯茶水”收取李李500元咨询费的价值所在。所以此时的夜东京,虽然起了一个东洋名字,但是卖的确是中餐,极度拧巴的品牌定位下却丝毫没有给人带来违和感。因为彼时的夜东京卡位就是一张通往“宝总”朋友圈的入场券。

 

品牌转型阶段决定不做什么远比决定做什么更加艰难。和宝总决裂后的玲子远赴日本“散心”,此刻的她用一个月时间完成“内心的救赎”和商业思维的回归。而此时的“宝总”就像一艘风雨飘摇的帆船行驶在漆黑的雨夜,一步步看着前方指路的明灯熄灭,爷叔离开、汪小姐诀别、李李怂恿等等,宝总的行为也逐渐疯狂并失控。参照近几年代言人塌房事件(李佳琦等),此时与宝总深度绑定的夜东京也是同样的岌岌可危。

 

尝惯了顺风发展的红利,就很难吃得下逆风翻盘的苦楚。相较于汪小姐的痛苦挣扎,与宝总决裂的玲子彻底起飞,首要任务就是重新定位夜东京:回归顾客为中心,瞄准外宾接待和海外游客,凭借多年在外的流利外语以及聪明的头脑,玲子决心放弃“宝总”唾手可及的“施舍”,打造专属自己的【品牌】。

 

(二)、夜东京商业模式升级——从圈层营销到精英团购;

 

决裂前——玲子圈层营销商业模式拆解:圈层营销

1、本帮菜品——建立圈层基础(阿宝及其圈内朋友爱吃)

2、基础卡位——圈层变现路径(单纯想结识宝总并等到年三十的路人甲)

3、信息风向——圈层变现路径(从宝总身边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李李)

4、人脉资源——圈层变现路径(通过宝总获取更大人脉圈子的范总)

 

决裂后——玲子精英团购商业模式拆解:精英团购

1、人群定位——稀缺高价值外宾及游客喜爱;

2、市场定位——外事外商团及旅行团团购;

3、产品升级——独创本帮怀石料理,全店装修;

4、股权结构——原料+场地+管理合伙人模式(陶陶控食材、葛老师稳场地、菱红控现场);

 

与玲子新店开张的第一天人声鼎沸形成鲜明对比,隔壁汪小姐新公司开业冷冷清清闹剧收场。一个是尊重商业规律高段位价值展现,一个是心存幻想理想主义创业者现实的碰壁,诸位观者高下立判。

 

(三)、夜东京生态可持续性优势,从代言人风险到生态共生型商业模式转变;

 

什么是生态可持续性?其实本质而言就是一个商业模式自身的造血能力。显而易见,决裂前的夜东京不具备持续的造血能力,即便阿宝和玲子真的结婚也完全不可能。

 

最近在直播带货领域常听到一个天花板级别的问题:MCN机构如何与头部主播保持持续的利益绑定?很多老板想到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老板和主播成为夫妻。但是人性背后往往是经不起考验的。

 

反观转型之后的夜东京——香港美食杂志、外宾好评、其他区域合伙人邀约,恰恰印证了玲子可以不依靠宝总依然能够独立将夜东京成就“连锁品牌”的超强能力。

 

1、具备核心竞争力:独创本帮怀石料理配方;

2、拥有可复制经营模式:小店+小厨师团队+小运营团队;

3、市场空间和机遇足够大;

 

当然,此处还涉及一个比较有趣的话题:品牌代言人应该如何选择?

 

初级:蹭话题热度,例毛不易代言霸王洗发水;

中级:贴人设定位,例邓超代言顾家家居;

高级:契精神特质,例董小姐为格力代言;

神级:想民心所向,例全民为鸿星尔克代言;

 

白酒行业是一个代言人使用极度泛滥的行业。须知代言人选择的本质其实是用金钱换时间,用流量换关注,借代言人人设构建品牌独立人格,其重中之重在最后一句。

 

从这个角度看,夜东京转型无疑是取得巨大成功的。

 

  //  

总结:关于白酒行业品牌焕新升级一点点思考

 

总结:作为夜东京操盘手,玲子对于商业的理解对其他女主简直具有碾压性优势。

 

回归白酒行业,品牌焕新升级是行业最常见的一个课题。透过本篇不难发现其核心在于:品牌价值链重塑。

 

但是目前很多品牌主第一步就走错了,他们盲目将品牌、产品、传播“焕新升级”,这样只会加重核心用户的“陌生感”。真正的价值链重塑第一步应该是从研究核心用户开始——既不能陷入品类细分的营销陷阱,同时也要保证有足够的市场需求和利润空间。

 

最后关于品牌价值链重塑我总结了一个基本公式:

品牌价值重塑=

品牌资产继承+用户价值创新+商业逻辑匹配+时代精神融合+市场行为检验

 

创业有风险,诸君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