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甘雅婷
2024年,汾酒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不仅标志着清香型白酒在"三香鼎立"格局中地位的巩固,更折射出中国酒业价值增长范式转型的深层逻辑。
当市场追求规模和增速时,汾酒已悄然构建起产品力、品牌力、国际化协同共振的战略思维,这或许正是穿越周期并引领变革的根本能力。
内生进化:战略定力锻造发展韧性
良性且竞争力不断强化的产品结构,是汾酒在过去几年保持强劲势能的关键。从产品层面看,汾酒“抓青花、强腰部、稳玻汾”的路线,各系列产品稳步增长,实则是 “腰部支撑+头部引领”策略,展现出对市场分级的精准把控。
中高端产品以14.35%的增速持续巩固高端市场地位,而100-200元价格带产品也以9.40%的增速稳健增长,则为规模化发展提供基础保障。这种“塔基稳固、塔尖突破”的矩阵设计,既避免了单一价格带的增长风险,又通过梯度释放动能实现价值与规模的动态平衡。
此外,汾酒在年轻化转型中展现出独特智慧。与音乐碰撞诠释年轻化、开展“#大家都爱汾酒”抖音挑战赛、举办“汾酒杏花节”主题活动……一系列沉浸式体验,将6000年酿造历史转化为新生代可感知的品质语言,为其后续增长储备了关键势能。

国际化进程的突破性进展,折射出汾酒对全球烈酒价值链的深度参与。
不同于简单的产品出口,其“国际化1.0”战略以文化输出为核心,坚持走“差异化、试点化、场景化”的高质量出海之路,成功填补了11 个国家的市场空白,进一步夯实了海外终端渠道。在国际市场共组织了700 多场推广活动,因地制宜宣传品牌,使优秀的产品力和强大的传播力相结合,有效扩大了汾酒的海外市场发展空间。同时,汾酒在亚洲多国市场开设了汾酒海外体验中心、汾酒文化中心、杏花村酒家,促进产品与市场深度融合,提升了“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中华传统酒文化的影响力,为汾酒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酒类创汇同比增长超五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汾酒对“地域特产”向“世界语言”进化的战略坚持。这种能力建设不仅为企业开辟新增量,更通过输出清香型白酒的价值标准,为行业全球化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企业价值的升维还体现在战略节奏的精准把控上。汾酒无惧外界的比较框架,始终保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并久久为功。
目前,汾酒已全面启动复兴纲领第二阶段(2025—2030年),目标是全要素、高质量发展,又好又快地扎根酒业第一方阵,并提出全国化2.0,年轻化1.0,国际化1.0三大重点方向。
市场战略上,汾酒全国化从“跑马圈地 ”的1.0阶段转向“深度扎根”的2.0阶段。考虑到山西根据地市场份额高度稳定,2025年汾酒将“一轮红日”的市场布局从山西扩大到“山西及环山西”,重点突破长三角、珠三角等核心经济圈,并通过“上山下乡”战略渗透县级市场,形成立体化覆盖。
国际化的主体思路是品牌、文化、标准、口感、产品、价格、国际化试点7个国际化;年轻化主题思路是颜值、产品、品质、文化、传播、意见、传播7个年轻化。
这意味着,未来在“全国化2.0”推进中,汾酒摒弃粗放式扩张,注重仓储体系、终端服务标准化等“软基建”建设,实现市场渗透的质量升级。品牌年轻化战略更展现出高阶思维——依托“活态文化”战略,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可体验的消费场景,以多样化表达重塑传统酿造的价值认知。这种既坚守文化根基又拥抱时代变革的平衡,使品牌在高端化与大众化、历史感与年轻化之间建立起动态平衡。
汾酒全要素系统化能力建设,使得企业能够将“全国化2.0”“国际化1.0”等战略从概念转化为可执行的行动规划,在实现规模跨越后,依然保持双位数的净利润增速,汾酒已然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下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外延价值:引领创新重塑行业生态
2024年,汾酒营收规模稳居清香品类之首、占行业前三甲中清香型唯一席位,不仅让“三香鼎立”格局真正落地,更激活了整个清香品类的生态活力。
数据显示,资料显示,目前清香型白酒约占白酒市场份额达到15%,销售规模约为900亿元,品类高端化和头部品牌集中度持续提升。背后正是汾酒通过技术输出、标准制定、消费教育等举措构建的品类赋能体系。这种引领不是市场规模的简单增长,而是通过一系列系统性打法和举措,联合产区政府,真正打造并提升清香型白酒的价值共识,为行业开辟出差异化的增长极。
其对行业信心的提振,更体现在汾酒提供了穿越周期的方法论。当酒业面临库存压力与价格倒挂挑战时,汾酒始终以其“战略韧性”给出行业以标杆和示范。
历史上,从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首开国际化先河,到成为白酒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推动资本化进程,到国企改革试点中探索出“汾酒模式”,再到行业调整期交出营收利润双位数增长的高质量答卷,汾酒始终以行业转型“破冰者”的姿态,冲出重围。
从自我超越到行业共进,汾酒的复兴轨迹印证了战略定力的价值。企业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自身业绩增长,更在于能否通过战略创新打开行业进化空间。当行业讨论“重回前三”的结果时,汾酒已着眼于更深远命题:如何以系统性能力建设,在高质量增长中持续释放清香品类的引领势能。这种超越数字的发展哲学,或许正是中国酒业转型升级最需要的引领和担当。
来源 | 糖酒快讯(ID:tjkx99)
本文为【糖酒快讯】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改编,如需转载请后台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