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融心同行·把酒共会”——第二届贵州白酒企业商会迎新年会在贵阳举行;
2月14日,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实施2023年2500个重点民间投资项目的通知(黔发改投资〔2023〕111号)》;
2月18日-19日,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调研遵义市仁怀市、毕节市金沙县;
2月21日,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发布《关于同心协力助推贵州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倡议书》;
……
开年不足1月,贵州动作频频,开启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增涉酒项目95个
产区辐射扩大,产业链不断完善
2月14日,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实施2023年2500个重点民间投资项目的通知(黔发改投资〔2023〕111号)》中,共有101个项目涉及酒业,其中与酒类产销相关的共95个,另外还有6个项目为酒企投资的非酒类项目。
按照已公布的产能数据计算,此次发布的投资项目预计新增白酒产能达52.44万吨,啤酒产能10万吨,项目总投资合计1373.20亿元。
从项目布局来看,此次的酒类项目以仁怀为核心,贵州白酒产业的辐射范围越来越广,体现出贵州白酒发展的多极化趋势,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发展姿态。
从《贵州省2023年重点民间投资项目表》(以下简称《项目表》)项目分布位置可以看出,此次公布的酱酒相关项目绝大多数位于遵义市,共有60个。包括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十四五”酱香酒习水同民坝一期建设项目、劲牌茅台镇酒业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酱香型白酒技改项目、贵州珍酒扩建工程、贵州董酒新增4万吨扩建项目等。
其中,酱酒核心产区的仁怀依然是引资高地,共有23个涉酒投资项目。这些项目中,超过10亿元吨规模的有11个,至少增加11.21万吨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除习水、金沙等已初具规模与知名度的酱酒产区外,遵义的余庆县、湄潭县、桐梓县,铜仁的思南县,黔西南的普安县等也正在承接仁怀的溢出效应,积聚自己的酒类产业力量。
此次涉酒投资项目酱酒依然是主角,但其他品类也在悄悄冒头,比如黔西南州的刺梨小米酒、黔东南州的精酿啤酒与生啤、六盘水市的刺梨精酿啤酒等。
从产业上下游来看,贵州白酒产业链正在不断完善配套产业,走向产区集群化。
《项目表》中,技改扩能仍是主旋律,但是厂区建设、酒农旅一体、包装集群、物流建设、污水处理等涉酒投资项目也不容忽视,如海美斯酒瓶生产项目、桐梓县酱香白酒产业园区一期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遵义市汇川区白酒酒糟循环利用建设项目、播州区茅泉酒旅一体化(一期)项目等。
此次项目之多,引资力度之大,让业界看到了贵州政府对白酒产业的重视力度及未来发展重心的确定性。
产值1402.55亿、产业增加值增速36.1%
白酒首位产业地位不断彰显
2022年1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支持贵州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新国发2号文件的印发,被视为贵州酱香白酒产业迎来新发展机遇的强烈信号。
如今1年过去,贵州交出了周年答卷。
1月28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2023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透露,2022年贵州白酒产量约45万千升,同比增长22.6%,大力实施“三个一批”综合整治,促进白酒产业转型升级、规范发展,白酒产业增加值增速达36.1%。
贵州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十大工业产业合计完成总产值14394.07亿元,其中酱香白酒产值1402.55亿元,占比9.74%;全省十大工业产业实现利润总额1409.05亿元,其中酱香白酒974.8亿元,占比69.18%;完成税金总额715.91亿元,其中酱香白酒354.56亿元,占比49.53%。
截至 2022 年底,贵州省白酒生产许可获证且在有效期内的企业 549 家,遵义以 449 家占绝大部分(其中仁怀 392 家,占全省的 71.40%);全省白酒生产加工小作坊已登记发证 7230 家。
同时,在融合发展的推动下,2022年贵州白酒全产业链构建取得进展,遵义酒用高粱种植面积162万亩,占全省的60%以上,白酒包材企业数量超过200家,实现白酒包装材料本地配套率超过80%。
“2022年,酱酒的首位产业地位不断彰显、全省白酒产业规范发展取得突出成效、产区优化布局成效显著、酱香型白酒市场影响进一步扩大、黔酒发展合力和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全产业链构建取得进展。” 贵州白酒企业商会轮值会长朱伟说到。
2022年,贵州白酒产业产值、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绝对值均超过千亿元大关,白酒产业增加值增速达32%以上,首位产业地位不断彰显。
目前,贵州初步形成茅台酒 15.03 平方公里法定产区、茅台镇除茅台酒产区以外约 53.03 平方公里的茅台镇传统优势产区,以及仁怀、习水集聚区。其中,仁怀集聚区约 52.38 平方公里、习水集聚区约 68.36 平方公里。
其中,仁怀产区2022年完成酱香白酒工业总产值超过897亿元,同比增长50%。在项目上,有48个白酒项目年内完成投资79亿多元,同比增长31.53%;在企业质量上,清理整治退出622家、实施就地改造提升949家、完成117家兼并重组整合为16家,并新增规上白酒企业50家。
习水产区2022年白酒产量突破15万千升,产能突破17万千升,实现白酒销售收入296.6亿元、税收92.52亿元,白酒工业总产值达到185亿元;习酒、茅台酱香系列酒、安酒等知名企业稳步发展,“2+3+N”的白酒品牌梯队进一步巩固提升。
2023产业增加值增长10%
“十四五”实现产值2500亿、产量60万吨
2023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推动酱香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重点工作当中,提出2023年将聚焦打造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加快重点酒企技改扩能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大型企业。持续推进“三个一批”,培育更多优质规上企业,规范发展中小企业,白酒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为实现这一目标,2023年2月1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一季度经济工作确保实现“开门稳”的通知,提出加大产业投资力度,加快习水县茅台201厂3万吨酱酒技改工程等263个在建省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进度;持续开展“黔菜黔酒联动”促消费活动,推动茅台、习酒、珍酒等企业加快释放产能,持续抓好中小酒企规范发展等。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提出,到2025年,贵州省白酒产业产值将达到2500亿元,白酒产量达到60万吨。
纲要中提到,将推进茅台201厂3万吨酱香系列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设施、习酒1.9万吨技改、国台酒庄1万吨优质酱香型白酒技改、鸭溪酒业年产5万吨白酒技改、岩博酒业1万吨人民小酒扩建及配套设施建设、联美集团安酒2万吨酱香型白酒技改、董酒4万吨产能扩建、珍酒扩建工程(二期)、金沙酒业1万吨酱香型白酒扩建、步长集团洞酿洞藏酒业5000吨酱香型白酒技改、小糊涂仙酒业3000吨浓香型白酒及配套、金沙古酒1万吨技改二期、劲牌酒业新增1.5万吨酱香型白酒技改、平坝酒厂6000吨基酒生产扩能、无忧酒业年产2000吨技改、青酒二期技改、都匀匀酒年产1万吨迁建等项目建设。
对比《项目表》中涉酒投资项目,不难看出,基本覆盖“十四五”规划提到的项目。上述项目产量如果全部释放,将超过24万千升。
再来看贵州产区的目标:
仁怀产区定下了“坚定不移主攻以酱香酒为首位产业的新型工业化,打造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做优做强酱香酒产业,实现未来五年工业总产值达2200亿元”的目标;
1月30日,习水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暨招商引资工作推进大会表示,2023年将加大经济发展及招商引资工作,并将白酒产业称为“首位产业”,明确“到2025年,力争实现白酒工业总产值570亿元、白酒销售收入750亿元、白酒税收210亿元、白酒产能30万千升,实现白酒产能、产值、增加值、利税‘四个翻番’”的目标;
赤水县瞄准“到2025年,实现白酒产能5万千升,产值96亿元以上”的目标;
金沙县计划“十四五”末实现基酒年产能6万吨以上,年产值100亿元以上,把白酒产业培育为金沙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此外,还有黔西南州、湄潭县、汇川区、桐梓县、绥阳经开区纷纷确立了未来发展目标及路径……
贵州白酒产业“一超多强”的产区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不管是引资力度保障、产业链上下游打通,还是产业首位度提升、产区优化布局,贵州白酒产业2023年以及“十四五”增长点已基本清晰,贵州正按照既定目标开启高质量“狂飙”之路。
... end ...


执 笔 | 姜 姜
排 版 | 吴 雪
校 对 | 米 洛
美 编 | 天 瑜
监 制 | 萧 窕
本文由【长江酒道 ID:CJjiudao】原创,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后台申请(或添加微信:cjjd8866),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改编,否则依法追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