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 | 百晓生

编辑 | 古利特


提起土城,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十分陌生。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土城可比如今闻名世界的茅台镇更知名,“习国”即发源于这里。


北宋大观三年(1109),建滋州于此,让土城成为赤水河中游的行政中心。如今酱酒“12987”工艺的鼻祖——“风曲法酒”,也诞生于土城。


犹如从沉睡中苏醒的雄狮,如今积蓄完能量的土城正在依托赤水河的区位优势,成为酱酒核心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盐业贸易促成土城酒业繁荣


东汉章帝时期,四川富顺县开凿了自贡第一口盐井,称“富世盐井”,当时贵州缺盐,这为占有地利优势的川盐入黔做好了准备,运输渠道便是如今闻名世界的赤水河。


图片


土城周边地势开阔,河流平缓,宛如天造地设的天然良港,成为了赤水河中游地区重要的物资中转站。这里曾经是川盐深入贵州的要地,繁华一时,众多盐号云集。巅峰时期,土城盐号数量高达十几家,它们有序运作,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


逆水而来,顺水而去,这些盐号不仅为土城带来了大量的食盐,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如今,大量川盐入黔的历史资料陈列在土城赤水河盐运文化陈列馆内,向世人诉说着贵州自古“斗米半斤盐”的说法。


图片


以盐业为基础,土城凭借“襟带于蜀而门户于黔”的地理优势,逐渐发展成为川黔间的贸易重镇:云南的滇金、珍贝、丹砂、金碧,与四川的丝、绫、文锦、铁器多在此交易。


北宋大观三年,朝廷为此在土城建立滋州,管辖着包括今天的仁怀市、赤水市和习水县等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土城都是赤水河中游的行政中心,管辖着包括茅台镇在内的大部分区域,因此民间一直有一种说法——先有土城镇,后有茅台村。


图片


依托川黔经济重镇的区位优势,成就了土城酒业的兴起:从事高强度体力工作的工人需要用酒活血化淤解乏来睡个好觉,而有钱的商人在进行商业应酬时也离不开酒这个“润滑剂”,由此就造就了土城酒业的繁荣。


当时,朝廷在土城开办了官办酒作坊。至今,在土城保留的两处宋代酿酒作坊中,有一处依然能酿出高品质的酒,堪称中国白酒的活化石。


图片


今天的酱酒工艺源头——风曲法酒,也来自土城。北宋的张能臣在其《名酒记》中曾有记载“滋州,出风曲法酒”,而“风曲法酒”正是“12987”工艺的鼻祖。


因此不论从历史地位,还是工艺水准,都凸显出土城在酒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三高优势”成就土城上佳风土


土城地处川、黔、渝三地交界处,位于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之间的缓冲地带,地势东西北三面较高,南面较低,群山叠翠、纵深差较大的封闭峡谷盆地,海拔差异较大。


图片


辖区内既有赤水河沿岸的峡谷丘陵区,也有半高山区和高山区,让土城拥有与茅台镇相似的地理环境:平均海拔在320米,闷热湿润,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8.2℃,十分适合动植物的生长。


据统计,土城森林覆盖面积高达29万亩,且位于重庆四面山、贵州赤水、四川福宝三个国家级风景区的核心地带,具有高森林覆盖、高植物多样、高原始生态的“三高优势”。


图片


资料显示,土城境内的小坝景区是习水国家级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保存完好,物种资源丰富,与独特的丹霞地貌一起,形成了“红绿共舞”的奇观。


产区风土是保障酱酒品质高低的母体,决定了酿酒微生物生长的宏观环境好坏。土城上佳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巨大的“物种资源库”,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未经污染的水土地理,适合微菌、酵母菌等多种酿酒微生物菌群的稳定繁衍,也利于粮谷原料中淀粉等物质的积累。


图片


在地貌上,土城周边拥有独特的丹霞地貌,独特的红土壤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特别是钾、锌、硒等有益成分丰富。在这样的土壤中,种植的红缨子高粱出品质量高,为酿造高品质酱酒奠定了原料基础。


在区位上,土城地处赤水河中下游,与茅台镇相距50公里,与四川古蔺隔赤水河相望。赤水河给土城带来了充沛的降雨量、独特的矿物质、适宜的酸碱度、神秘的微生物群,让土城拥有了良好的酱酒生态环境。


土城依靠绝佳的风土,如今培养出贵州安酒、小糊涂仙、宋窖等一批远近闻名的白酒品牌。


图片


2021年,遵义产区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除了做强茅台镇核心产区,遵义将加速发展习酒产区、土城产区、董公寺产区、鸭溪产区、赤水产区,不断提升产区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规范、提升酱香型白酒生产和经营环境,促进酱香型白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当前,酒业正朝着核心产区集中发展。土城可以利用“酱酒工艺源头”这个大IP,充分整合风土的优势,打造出产业集群,定能乘着酱酒的东风穿越江河乘龙起势。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