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丽梅


身处行业调整期,厂商关系仍面临较大考验。


过去,厂家定任务、压库存,经销商被动接招、咬牙扛压,但在消费主权崛起、渠道深度变革的当下,传统“厂强商弱”的博弈模式已步履维艰。


近几个月,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水井坊等头部企业密集发声,强调“亲清共赢”“让渠道赚钱”“厂商价值共同体”。


这些表态和动作,透露出清晰的信号:一场以保障经销商生存空间、重塑价值链为核心的厂商关系升级战,已在白酒行业全面展开。


与此同时,即时零售、商超白牌、电商崛起等新变量,也为这场重构增添了复杂性与紧迫性。它们的涌现,正加速催化一个更稳定、更高效、更具韧性的行业新生态形成。


重构厂商关系


库存高企、价格倒挂依然是当前白酒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其症结,深植于过往失衡的厂商关系。


“厂家每年张口就是两位数的增长目标,本质是把库存压力甩给我们。行情不好时,真该放下执念,主动降速甚至接受负增长。”江西某头部白酒品牌经销商张总对笔者坦言,“酒厂的诚信度,是现在的痛点。”


在这种“利出一孔”的模式下,厂家依赖压货维持增长,而经销商则在价格倒挂中利润稀薄,甚至丧失独立经营能力,双方陷入囚徒困境。


渠道利润危机倒逼头部酒企集体行动。多位受访大商反映,厂家态度发生显著变化。“现在厂家主动来问我们库存多少、利润多少,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一位成都的白酒大商在受访时这样说。


厂强商弱的格局正在翻转。近段时间以来,众多酒企已明确喊出“保障渠道利润”“让经销商赚钱”的口号,并积极谋划厂商携手破局之策。


茅台集团董事长张德芹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把经销商当作“战友”,构建“亲清”关系。同时,茅台还提出“三个转型”核心是把经销商纳入“服务共同体”,共同服务于消费者,而非单纯完成销售指标。


五粮液则提出“协同商家、共克时艰”,明确提出“优商、补商、扶商、强商”的策略,优化考核机制,解决经销商盈利难的问题。


厂商关系的松动,倒逼厂家拿出更贴终端、更护商家的实招。部分酒企已经调整“冲销量、加任务”思维,开始给酒商减配额“松绑”。比如,部分企业给商家提供补贴和支持,有些是货补,有些是不压库存等,都在做一些进货方面的贴息政策。


郎酒在年中大会上承诺“至少5%净利润兜底”,并启动“扶好商、树大商”计划,提供培训、供应链、数字化支持。这种“不压货、不参与价格战”的策略,正在重塑厂商之间的信任关系。


水井坊通过“停货、控价、查违规”三板斧,以强硬手段重塑价值链秩序。而泸州老窖"服商、扶商、护商、富商"的八字方针,配合"挖井工程"终端升级计划,展现出从单一产品供给向全链路服务转型的决心。


头部酒企的表态和动作,共同指向一个目标:把利润还给渠道,把能力还给经销商。厂家正在放下担子,放下姿态,和商家一起渡过难关,这背后是修复渠道生态、构建更稳定高效体系的迫切需求,既是破局之策,更是面向未来的市场实践。


重塑博弈格局


渠道端的剧烈变化与重构,给厂商关系再添重负。尤其是商超白牌、电商直播、即时零售等新渠道的崛起,正从四面八方分流客源,也深刻重塑着厂商关系的格局。


商超白牌的爆发,正猛烈冲击传统赛道。从奥齐乐 9.9 元白酒的流量神话,到胖东来定制自由爱、怼酒、久久,年销售额达到了5亿元,再到永辉超市推出了咏悦汇小酌自有品牌,上市不久就达到销售月销2-3万箱的量。这些白牌产品凭借高性价比与精准定位快速放量,直接挤压传统渠道份额,倒逼其转型。


“商超渠道正从价格标杆转变为引流利器。”波波圈主理人邓波认为,未来商超白牌会继续推动白酒销售渠道的占比改变,而传统渠道会承受更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电商平台也在加速分流,进一步瓦解了传统层级分销的壁垒。


从王莉带队连续走进京东、阿里,以及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牵手京东来看,头部白酒企业正在坚定强化与电商的合作,寻求消费场景多元化与品牌价值深度传递,这必然分流传统渠道流量。


 渠道端的剧烈分化与重构,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厂商关系赖以生存的土壤。新势力凭借其更贴近消费者和更高效整合供应链的核心优势,对固化的层级分销体系形成了打击。这不仅要求酒企重新审视渠道策略,更迫使厂商双方共同探索在碎片化、多元化渠道生态中的新型协作定位。 


资深品牌策划人麦子指出,传统经销商模式是地产经济时代的产物,解决的是“触达率”,传统层级分销体系难以匹配消费者直连时代。但在今天,消费者主权时代需要的是“触达力”,谁能真正理解消费者,谁就能掌握渠道话语权。


厂商关系新解


当压货模式难以为继、渠道变革加速推进,白酒行业的厂商关系亟待系统性“重启”。这不是简单的“回归亲密”,而是基于消费者主权、数字化能力与渠道多元化的系统性重构。


未来厂商关系会如何走向?麦子预测,未来经销商将走向“分层、分圈、分级”的小圈子模式。优质经销商因具备更强的“触达力”,将获得稀缺产品资源与更高利润空间,传统“广撒网”式大流通模式将式微。


在采访中,麦子反复提到一个关键词:“兜底能力”。他认为,厂家要想真正重建信任,必须做好“兜底”的准备。不仅是利润兜底,更是库存兜底、现金流兜底。“输血只是一时,造血才是根本。”他强调,厂家必须同步解决经销商的“造血”能力。“兜底解决生存,造血激活发展。”


在行业调整期,渠道关系的重构往往是酒企市场成绩的关键。头部酒企们构建可持续的渠道生态,拿出诚意的让利策略,是构建战略缓冲带的明智之举。这种在思想、行动层面的同频共振,在渠道生态中往往更具持久生命力。


可见,这轮变革,既是酒企对行业调整期的主动应对,更是对白酒产业未来的战略卡位。正如采访中多位经销商所说:“厂商关系永远没有最优解,都是互相搏奕。好的关系,短期要有利可图,长期能共同发展。我们正走向一个更成熟、更平等、更可持续的新阶段。”


这或许,才是厂商关系真正的“升级”。


- END -


来源于公众号-糖酒快讯,本文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