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昌黎|碣石山下,中国酿酒葡萄之乡向阳而生
2023年11月14日
执笔 | 柯里昂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1800年前,曹操率军北伐,途中登上碣石山创作了《观沧海》。他可能没想到,一千多年后碣石山下会演变出一个驰名中外的葡萄酒产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秦皇岛市西南部的昌黎县,以干红葡萄酒闻名。因与法国知名葡萄酒产区波尔多同处北纬39度世界酿酒葡萄黄金种植带、同时还拥有与波尔多产区相同的优质气候和风土,昌黎也被誉为“东方波尔多”。
燕山脚下、渤海之滨的优质风土之地
千年以前,葡萄种子从遥远的地中海而来,沿着丝绸之路一直向东,最终来到渤海之滨的古城昌黎。在昌黎,葡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至今昌黎的葡萄种植历史已达600年之久。据县志记载,明代时期昌黎葡萄种植已经较为发达,明朝嘉靖年间,昌黎葡萄更成为朝廷贡品。
昌黎之所以能孕育出葡萄酒产区,必然享有得天独厚的优质葡萄种植条件。生长在北方的葡萄,如何安全过冬是关键问题。秦皇岛地处河北东北端,北靠燕山,南临渤海。其海岸曲折,港阔水深,冬季虽有结冰期,但冰层较薄,对船只航行影响不大,因此算得上是一个天然不冻港,葡萄能够在这里安全过冬。
这当中燕山山脉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华北平原的北部屏障,燕山山脉在地理学上是温暖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也是放牧业与种植业的分水岭,堪称自然地理过渡带上的“天然长城”。燕山山脉南北两侧俨然两个世界。山脉北侧的冬季异常寒冷,南侧则温暖许多。
昌黎,就位于燕山山脉南侧迎风坡,背山面海。受燕山庇护,以及渤海湾冬季暖流的增温加湿作用,昌黎冬季气温相对温暖,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8-9℃,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7℃。
受海洋影响,昌黎夏季降水丰沛,气温不高,这样的气候条件使得昌黎黄金海岸成了避暑胜地。火爆的网红打卡地、最孤独的图书馆——阿亚那图书馆就位于昌黎黄金海岸上。![图片]()
同时,由于夏季降水量多,且主要集中在7-8月。进入秋季后,昌黎降水量又会明显减少,气候变得干爽。这样的降水量及降水分布十分适合葡萄种植,加之昌黎黄金海岸阳光充足,使得当地种植的马瑟兰葡萄在成熟时糖度要高于平均糖度一倍多。
除气候外,昌黎还拥有不逊色于法国波尔多产区的种植土壤和水源。数亿年的雨水冲击和河流裹挟,让位于碣石山和渤海之间的山前冲积扇最终形成一片规模较大的山前平缓坡地。
这片冲积带以棕褐色沙壤土和砾石为主,粗沙含量适宜,土壤既疏松透气又保水保墒,腐殖质含量适中,呈现弱酸性(pH值在5.40-6.07之间),并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数十种葡萄生长必需的元素,直接影响葡萄果实生长和芳香物质的积累。
来自燕山山脉森林深处滦河、饮马河的优质山溪水,经过富含矿物质土壤层过滤后成为富含铁、锰离子的天然矿物质水,则源源不断为葡萄园提供优质灌溉水源。
新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诞生地
新中国第一瓶自主研发的干白葡萄酒诞生于河北怀来沙城产区,第一瓶干红葡萄酒则诞生于昌黎,由此奠定了昌黎产区在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史上的地位。
为鼓励昌黎当地农民将瓜果酿制成酒出售,昌黎于1956年建成果酒厂,起名“昌黎果酒厂”,后改名“昌黎葡萄酒厂”,这是昌黎葡萄酒产业的缘起。
20世纪70年代,中国只生产半汁或甜型葡萄酒,国际上流行的干型葡萄酒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当时,酿酒专家郭其昌接到调令,担任干白葡萄酒新工艺科研小组负责人。两年后,长城干白葡萄酒在沙城成功研发。
随之而来的就是干红葡萄酒的研发工作。经过对新疆、甘肃、河北、山东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过后,因昌黎与法国波尔多地理条件相似,研制小组最终选定在昌黎开展生产。
1981年,昌黎成功引进了葡萄名优品种赤霞珠后,品丽珠、霞多丽、梅鹿辄、黑比诺、西拉、玫瑰香、紫北塞、烟-73、长相思、贵人香等数十个酿酒葡萄品种先后在昌黎落地生根,葡萄酒产量最高峰时,一度占到全国总产量的26%。
在郭其昌的带领下,1983年新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诞生,被命名为“北戴河牌干红葡萄酒”。此后,山东、宁夏、甘肃、新疆等地的葡萄酒技术人员纷纷前往昌黎学习技术。以此为契机,昌黎在中国葡萄酒产业中的影响逐渐扩大。
以热浸法新工艺酿制干红葡萄酒一问世就获得成功,不仅荣获全国酿酒大赛的金奖,还相继斩获巴黎第二十六届国际评酒会金奖、第十四届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和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选拔赛金奖,昌黎借此一举奠定了在中国葡萄酒行业内的地位。
之后,昌黎葡萄酒产业开始腾飞。20世纪90年代,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开启了特种葡萄的研究,启动了大规模葡萄育种工程,从4.1万株葡萄杂交群体中万中选一,培育成功昌果系列葡萄新品种,凭借口感好、含糖量高、挂果时间长、产量高的优势,一举奠定了昌黎闻名全国的“葡萄之乡”的地位。如今,每年7月底至9月下旬,更有超过3万吨的各色葡萄走出昌黎,走向全国。
20世纪90年代中期,昌黎政府趁势成立了葡萄酒业管理局和行业协会,大力发展干红葡萄酒产业。
2000年8月,昌黎被命名为“中国干红葡萄酒之乡”“中国酿酒葡萄之乡”“中国干红葡萄酒城”;2002年,昌黎葡萄酒成为中国第一个葡萄酒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昌黎葡萄酒产业形成了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酒瓶制造、软木塞生产、葡萄深加工技术科研与检测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鼎盛时期,昌黎县城内葡萄酒厂遍地开花,大街上随处可见来自全国各地的运葡萄或葡萄酒的车辆。
近年来,昌黎葡萄酒已成为特色产业。截至目前,昌黎县葡萄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葡萄产业链实现年产值超50亿元。今天,昌黎95%以上人口从事葡萄及相关产业,乡域内拥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农民合作社25家、家庭酒堡50家,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均在此建立葡萄酒生产基地。
华夏酒庄、朗格斯酒庄、金士酒庄、茅台凤凰庄园、耿氏酒堡、乐活酒庄、嘉泰酒庄等十余家酒庄先后落地户昌黎,一个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酒庄集聚区已初具规模并在不断优化中。
当干红葡萄酒成为昌黎的地域标志,成为当地显著的文化符号时,曾因“假酒”事件陷入低谷的昌黎,如今已然“轻舟已过万重山”,过往的起伏成为昌黎走向更远的最大动力。
×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