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松

现任四川大学食品与发酵工程研究所教授

 

荣誉称号

国务院专家津贴荣誉,曾任多届四川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等。

 

█  行业壮大背后都是一代代人的钻研探索,老一代白酒技术研究者不仅精研理论与实践,还在人才匮乏时奔走各地进行培训。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现任四川大学食品与发酵工程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胡永松。

 

1钻研几十载

传道受业终成白酒泰斗

 

胡永松,196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学系。曾担任四川大学生物工程系系主任。长期从事微生物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尤其是对微生物及其在食品发酵中的应用开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其中一些项目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先后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微生物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包括收录到美国《生物学文摘》(BA)与《化学文摘》(CA)等国际刊物的论文数篇。此外,还编、译出版《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等学术著作和教材6本。

 

数十年来,他投身于川酒的生产、科研、技改第一线,取得多项国家奖励和发明专利,为川酒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近30多年来、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省、市及生产厂家应用基础及应用开发项目,有10余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部省、市及国家教委科技奖。

 

2扬帆酒海不停歇

实践得出真知

 

在波澜壮阔、浩瀚无垠的中国酒海中,胡永松教授进取不止,创新不息,一生与酒为伴,用智慧与行动诠释中国白酒的定义,传播中国白酒的文化,对推动中国酒业酿造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数十载钻研探索,理论与实践催生白酒界的“金科玉律”。胡永松教授总结了中国白酒的五大属性,即整体性、多样性、复杂性、和谐性和模糊性。他认为,从中国白酒口味的优美和复杂的酿造技艺充分体现出中国白酒的整体性,像中药一样,不能分开;从中国白酒的香型和类别上看,具有多样性;从中国白酒内含的微量成份上分析,中国白酒不到一米高的蒸馏桶蒸馏出上千种的微量成份,这体现了中国白酒的复杂性;中国白酒酒体中微量成分2%的存在及其比例关系是和谐的,让酒喝起来很舒服,这正反映了中国白酒的和谐性;中国白酒是自然的、纯粮的、固态发酵,从某种意义上说,发酵白酒有些科学技术上的问题尚待人们进一步研究认识,因此,中国白酒具有模糊性。

 

3春风化雨育桃李

文化代代传承 

 

在白酒领域长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胡永松教授桃李满天下,他的谆谆教诲培育出了众多白酒界的杰出人才。他是一位奔走在祖国各地,为白酒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教育的专家与长者,温暖了整个行业,让白酒代代传承。 他是中国白酒的资深专家,是川酒发展的理论和工艺基础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遍及了川内的众多酒企,为川酒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他不仅站在老师的角度、川酒的角度看白酒,更是以‘跳出行业看白酒’的理念来认识中国白酒的。他治学严谨,“不随意抛出理念,理念源自实践。”他提出的中国白酒的理念,生态酿酒的理念,以及至今还在强调的中国白酒传统固态发酵模式的教育,仍然影响着年轻一代的白酒人。

 

4所获奖项

 

先后承担国家、省、市及生产厂家应用基础及应用开发项目多项,有10余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部省、市及国家教委移技奖。其中“固定化增殖酵母生产含醇饮料及T型生物反应器”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教委科技三等奖,“四川省星火统编教材的组织编写应用”获国家星火计划人才培训奖;“架式大曲发酵微机控制系统及制曲工艺”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并获国家发明专利;“浓香刑大曲洒优质高产新工艺的研究”获四川省星火科技一等奖;“名优酒微生物及其固定化技术在浓香型曲酒生产中的应用”曾由四川省科委组织验收,并在一些国家名优酒厂中推广应用;曾先后荣获国家科委国家教委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奖;国家“七五”实施星火计划先进工作者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