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盆地是一口巨大的“鸳鸯火锅”,它如一个包容的舞台,各种食材在其中尽情迸发自己的魅力,共同奏响一曲美味的交响乐。
在这里,涮锅百味,一锅一江湖。无论是麻辣牛油锅,鲜香菌汤锅,还是酸爽豆花锅,亦或是鱼火锅应有尽有,能满足不同食客的味蕾。

2024年2月2日,成都东门市井灯笼下吃火锅的食客。
四川盆地同样是一口大自然精心雕琢的“酵池”,这片被赋予无数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孕育出了一个令世人沉醉的酒世界。它宛如一位从历史深处款款走来的佳人,带着巴山蜀水的灵韵,携着千年岁月的醇厚,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世人的味蕾与心灵。

在这里,火锅与白酒是天生一对,火锅是白酒的灵魂伴侣,白酒是火锅的绝世知音。
火锅是川渝市井江湖的主宰。每当红汤翻滚,白雾升腾,牛油裹挟着花椒与辣椒的浓烈香气,如一张无形的巨网,瞬间将市井来往行人捕获。
而白酒,恰似这烟火盛宴中的优雅舞者。当辛辣在舌尖炸开,一口醇厚的川酒滑入喉咙,温热的酒液顺着食道缓缓而下,瞬间驱散火锅带来的燥热,只留下满口醇香。

摄影/Phil
市井里蒸汽氤氲的餐桌上,火锅与白酒,一个是市井烟火的代表,一个是传统美酒的典范,恰似一对天作之合的恋人,用各自最炽热火辣的方式,演绎着川渝饮食文化中最酣畅淋漓的浪漫。
而当火锅底料爱上白酒:一场辣到上头,暖到心坎儿的 “川味联姻”就此开始。

如果说四川盆地是一个巨大的太极,成都如水,重庆如火,分别是两条太极鱼的眼睛。
川渝火锅的故事要从上游的成都开始讲起。

鸳鸯锅多用类似太极双鱼图的设计,红汤与清汤同锅翻滚,与川酒一样各美其美。
摄影/Phil
从杜甫草堂到遍布大街小巷的麻辣火锅店,一杯白酒里的川味故事千年来从未停止。曾经“白日放歌须纵酒”的豪情,化作如今藏在安逸之都街巷火锅里翻滚的气泡。
而白酒恰似西岭雪山上千秋不变的如银洁白,
红油犹如川蜀大地上万年不改的赤色红装,共同调配出成都人的味觉哲学。

2014年12月16日,成都,一群“吃货”在西岭雪山的雪地里吃火锅。
摄影/陈羽啸
| 成都麻辣火锅 |
成都火锅以麻辣著称,其特点是麻辣味醇厚浓郁,味觉层次丰富。其锅底主要以辣椒、花椒、豆瓣酱等为原料,经独特工艺炒制与熬制而成。

炒制中的成都火锅底料。
首先,辣椒的火辣与花椒的麻香相互交融,给人强烈的味觉冲击。
其次,在麻辣的基础上,还融合了多种香料的香气,如八角、桂皮、香叶、丁香等,使味道更加复杂多样,形成了独特的 “复合味”。
因此,在品味成都火锅时,既有浓郁的麻辣味,又有香料带来的醇厚香气,口感层次异常丰富。

| 多粮浓香白酒 |
当别人还在用奶茶解辣时,好酒的成都人偏要“以辣攻辣”,白酒与火锅从此“相爱相杀”,开启最野的味觉冒险。
这样的搭配有着自身的内在逻辑,川西美食带的上的风味,与华西雨屏下的多粮浓香堪称绝配。以五粮液、剑南春、水井坊等为代表的多粮浓香白酒复合香气、陈香突出、醇厚丰满、绵甜爽净,与成都麻辣火锅的浓烈相得益彰。

浓香虽浓,亦可解腻,肉类确是川派浓香最好的下酒菜。
摄影/Phil


河鲜众多的四川不止有牛油火锅,鱼,也可以是这场味觉盛宴的主角。
| 江鲜鱼火锅 |
当滚烫的牛油裹挟着朝天椒、花椒与豆瓣酱翻涌成浪的同时,一锅鱼火锅同样成为餐桌上最鲜活的江湖。滚烫的鱼火锅,凭借麻辣浓郁、鲜香十足、口感丰富的特点,散发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成为了川菜的代表风味之一。

鱼火锅通常以麻辣为主,配以豆腐及调味料制作而成;也可以加入金针菇、平菇、土豆等作为打底材料。
至于主角的鱼,川渝人偏爱肉质鲜嫩的花鲢、黄辣丁,或是肥美的江团,亦或是梭边鱼、耗儿鱼均可,现杀现切的鱼片薄如蝉翼,晶莹剔透间透着新鲜的光泽,口感鲜嫩又爽滑。

切段后准备下火锅的江团。
| 单粮浓香白酒 |
以泸州老窖、玉蝉大曲为代表的单粮浓香白酒,搭配四川鱼火锅,将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单粮浓香白酒具有窖香浓郁、香味协调、绵甜爽净的风味特点。四川鱼火锅则以麻辣浓郁、口感刺激见长,二者完美互补。

麻辣鱼火锅,吃鱼涮菜两不误。
鱼火锅的麻辣又能激发白酒的香气,使白酒的味道更加醇厚,两者搭配,大大丰富了用餐时的味觉体验。
川派浓香白酒提升鱼鲜味的核心,在于其富含的酯类、有机酸、醇类及含氮化合物与鱼肉中的鲜味物质(如谷氨酸、肌苷酸)产生协同作用,通过香气增鲜、滋味协同、去腥解腻三大机制实现。

泸州老窖国宝窖池旁劳作的工人。
特别是酯类化合物,能香气唤醒鲜味感知,有机酸酸碱平衡与滋味调和,结合川派浓香的酸(乙酸)与酯香,搭配泡椒、酸菜的酸汤体系,通过酸+酯的协同实现增鲜。
而单粮浓香白酒香气纯正,己酸乙酯含量最高(占酯类总量的50%~70%),呈现强烈的菠萝香、窖香。
四川鱼火锅在煮制过程中,鱼肉的鲜味、汤底的香味以及各种调料的香气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复合香味。
白酒的香气与鱼火锅的香味相互呼应,不仅不会相互冲突,反而使得整个用餐过程香气四溢。

千炖豆腐万炖鱼,在火锅中也适用。
与此同时,鱼火锅中的鱼肉含有一定油脂,加上火锅底料中的油脂,吃多了难免感到油腻。而单粮浓香白酒中的各种醇具有一定的溶解性,起到解腻的作用。
同时,酒还可以去除鱼肉的腥味,提升鱼肉的鲜美口感,使鱼火锅的味道更加纯正。


长江水悠悠淌过泸州的青石巷,也浸润出独有的川南江湖风味密码,酸菜豆花火锅便是其中的代表。
| 泸州酸菜豆花火锅 |
酸菜豆花火锅的历史或许比川渝辣火锅更为悠久,可以追溯到1800年前的三国时期。当时,豆腐制作技术传入益州(今四川和重庆),在江阳县(今泸州市)的金川驿地区(今富顺县)非常受欢迎,从此成为泸州人重要的食材来源,也开启了豆花火锅的历史。

豆花是四川美食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酸菜豆花火锅酸辣开胃、口感丰富、营养均衡。酸菜的酸味和辣椒的辣味相互融合,能够刺激食欲,让人胃口大开,特别适合在炎热夏季食欲不振的时候食用。豆花的细嫩爽滑、酸菜的爽脆、肉片的鲜嫩以及各种配菜的多样口感,相互搭配,使得每一口都充满了丰富的层次感。

随着炉火的咕嘟声,酸菜的酸、豆花的鲜、汤底的香,交织成一首让人垂涎的味觉圆舞曲。
| 来自川贵“楞”上的酱香白酒 |
以青花郎、潭酒为代表的川派酱香型白酒,口感醇厚顺滑、粮香突出、酸甜感明显、酱香浓郁,焦糊香与酸甜感平衡,酒体圆润,适合慢饮细品。

四川泸州,宴席上红运郎,酒体微微泛金黄色。
摄影/Phil
当川派酱香遇上酸菜豆花火锅,二者的风味实现了绝妙的互补,共同解锁舌尖新惊喜。
火锅的酸香,能缓解酒入口时的刺激感,使白酒口感更加顺滑。同时,川酱醇厚丰富的香气与口感,又能提升酸菜豆花火锅的味觉层次。火锅的酸鲜与酒的酱香、焦香完美融合,在口腔中碰撞出奇妙火花,让整体味觉体验更加立体且富有变化。

四川风格的酸菜。
酱香白酒与酸汤口味的中和匹配原理,核心在于其风味物质与酸汤中有机酸(如乳酸、醋酸)、鲜味物质(如氨基酸)、辣味成分(如辣椒素)的相互作用。川酱中的有机酸与酸汤形成“复合酸感”,酯类化合物用香气平衡酸汤的厚重感,醛类与酮类陈香增强酸汤的风味复杂度。

勾调工艺也是好酒诞生不可或缺的环节。2023年重阳节期间,中国国家地理·国酒地理团队带领专家团队赴郎酒庄园进行有针对性地考察,图为两位专家在金樽堡中进行勾调品评体验。
摄影/Phil
最终,酸菜豆花火锅中的豆花鲜嫩顺滑,川酱的醇厚质感与之搭配,恰似“软硬兼施”,丰富了层次对比。酸汤的酸与酱香郎酒的辣,形成了味觉上的平衡,恰如“同频共振”,避免了单一味道的过度强势。而且酸菜中的酸性物质还能促进口腔唾液和胃液分泌,有助于更好地解读川酱的香气与醇厚口感。

辣是江湖的刀光剑影,酒是侠士的肝胆相照,一桌火锅、一瓶小白酒,是重庆人最痛快的江湖。
牛油香裹着辣椒的热烈如“生花秒笔”般辣的过瘾,小白酒的凛冽恰似“画龙点睛”般喝得痛快。

热辣滚烫,是重庆九宫格火锅的直观风格。
| 热辣滚烫的重庆火锅风味 |
重庆火锅以其麻辣浓郁的口感风味在众多美食中脱颖而出,并最终荣升为这座魔幻城市最闪亮的名片。


上图,2023年4月29日,重庆,市民在江北嘴江滩公园吃火锅;下图2018年8月21日傍晚,重庆高温不退,金佛山西坡景区顺应推出碧潭幽谷水上“烫”火锅,让游客感受山城火锅冰火两重天的快感。
上图摄影/何蓬磊(中新社重庆分社)
下图摄影/瞿明斌
重庆火锅以辣椒为主要调料,选用的辣椒种类丰富,如子弹头辣椒、二荆条辣椒、七星椒等,这些辣椒经过精心炒制和调配,辣度层次丰富,不仅有直接的火辣刺激感,还带有一种醇厚的香辣味,让人越吃越上瘾。

花椒也是重庆火锅不可或缺的元素,多采用汉源花椒,其麻味醇厚、持久。花椒与辣椒这对“黄金搭档”,使麻辣味更加浓郁,麻感从舌尖逐渐蔓延到整个口腔,给人一种独特的味觉体验。

重庆火锅炒料之花椒。
| 吃辣火锅,小酒更过瘾|
红汤的辣是进攻,白酒的醇是防守,一来一往间,吃出重庆骨子里的爽快与利落。
以江小白、清香江津白酒、兼香小郎酒为代表的白酒,是重庆火锅的天然良配,二者口味协调、香气互补。


以重庆为背景的电影《火锅英雄》中,主角团开的洞子火锅经常满桌江小白,虽是广告植入,但毫无违和感。
重庆火锅以麻辣著称,味道浓郁刺激。而重庆小曲清香白酒具有清香纯正、口感柔和的特点,酒的“柔和”可以缓解火锅带来的“麻辣”刺激,使口腔得到短暂舒缓,让人能更持续地享受火锅的美味。且清香型白酒的清爽利落能够凸显出重庆火锅食材的醇厚鲜香,酒的清香与火锅中食材的鲜味相互映衬,使得整个味觉体验更加丰富和有层次。

重庆火锅底料,可远不止辣椒与花椒。
白酒中的有机酸(如乙酸、乳酸、丁酸、己酸等),被誉为油脂代谢的“催化剂”,通过促进脂肪酶活性、调节肠道菌群,及中和油腻感的方式,起到解腻的效果。有机酸可调节胃肠道环境的pH值,增强脂肪酶的活性,加速油脂分解代谢。
辣椒素、姜辣素等辛辣物质属于脂溶性成分,而乙醇兼具亲脂性和亲水性,可直接溶解食物中的辛辣分子,减少其与口腔黏膜的接触。饮酒时乙醇迅速包裹辣椒素,降低其刺激性。白酒中的乙醇(酒精)和多元醇(如甘油)是缓解辛辣感的关键成分,是溶解辣味分子的“溶剂”。

火锅配小酒。
此外,重庆小曲清香白酒香气清正,在吃火锅过程中,能帮助去除口中因各色食材混合而产生的异味,保持口腔的清爽,进而更好地感受火锅的香气。小曲清香白酒的清爽口感与这些食材搭配时,不会掩盖食材本身的味道,能够与各种食材的口感和味道相融合,无论是肉类的醇厚,蔬菜的清爽,还是河鲜的鲜美,都能在白酒的映衬下更加突出。

重庆地区无“大酒”,致使各地名酒纷纷抢占重庆市场,清香型白酒颇受欢迎。
摄影/大C
川渝的烟火人间里,火锅与白酒是一场命中注定的相逢。当亲朋好友围坐在火锅旁举杯共饮,鸳鸯锅里翻滚的红油与杯盏里的琼浆相逢,白酒的辛辣与火锅的热辣碰撞,共同构成了川渝人餐桌上最美的风景,更成为川渝人最极致的浪漫。
- END -
来源于公众号-中国国家地理国酒地理,本文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