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笔 | 凯 南
编辑 | 古利特
在中国东北的广袤黑土地上,坐落着一座有着“天下第一粮仓”之称的城市——吉林省榆树市。榆树市位于松辽平原腹地,毗邻松花江,拉林河、卡岔河等水系纵横其间,养育着这片富饶的土地。

榆树市因其盛产粳稻、玉米和高粱等优质粮食,成为东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肥沃的黑土、丰富的水源、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不仅造就了优质的粮食,也为当地的酿酒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榆树钱酒作为地方特产,承载着榆树的自然馈赠与文化积淀,其酒香如同这片黑土地上的丰收之香,沁人心脾。
01
水土共塑榆树酒香
榆树市的地理条件为酿酒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松花江环抱着榆树,黑土地肥沃且富含有机质,使得这里成为粮食作物的黄金产区。高粱、玉米、大米,这些饱满的粮食颗粒,不仅是当地人民生活的根基,更是酿酒的重要原料。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的气候特征,使得这些农作物在生长期积累了丰富的糖分与淀粉,而这些正是酿造优质白酒的基础。

榆树市的酿酒用水多取自长白山天池的地下泉水,这些水质清冽纯净,历经数千年的自然过滤,不含杂质,成为酒中最重要的“灵魂”。从长白山积雪融化而来的水源,为当地白酒增添了一层天然的清新感,使其酒体净爽而不失厚重。
水土共塑,当地白酒融合了北方黑土地的丰厚质感和清澈水源带来的轻盈口感。以“浓而不烈,淡雅怡畅”著称,酒香如同黑土地的气息,入口醇厚,回味甘甜。
02
从“聚成发”到榆树钱的传奇
榆树市的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嘉庆年间。1812年,榆树人姜言润在孤榆树屯创办了“聚成发”烧锅,开启了榆树白酒产业的序幕。姜言润世代以酿酒为业,结合东北地区寒冷气候和北方饮酒习惯,成功酿造出酒气清洌、酒度高、风味独特的白酒,深受当地人喜爱。自此,榆树的酿酒文化在黑土地上不断延续与传承,逐渐发展为东北地区重要的酒文化发源地之一。

“聚成发”烧锅的酿造技艺经过七代传承,最终成就了今日的榆树钱酒。榆树钱酒在吉林省的市场占有率极高,是当地人庆祝、宴饮中的必备佳酿。随着时代的发展,榆树钱酒从传统的手工作坊逐步迈向现代化酿酒厂,但其核心酿造工艺却始终保留着百年传承的匠心精神。
榆树钱酒的酿造工艺独具特色,其“酒海”工艺尤为独特。酒海采用长白山的百年松木,辅以蜂蜡、麻纸、鹿血和蛋清等天然材料精心糊制而成,经过100多道工序、300多个日夜的打磨,成就了酒体的陈香、松香和回甘的甜香。

正是这种细致入微的工艺,造就了榆树钱酒三香融合的独特风味。相比于南方的浓香型白酒,榆树钱酒更具北方气质——酒体醇厚,入口圆润,回味悠长。这一切,皆是匠人之心与大自然合作的艺术。
03
榆树与酒的时空对话
榆树的钱形荚果,宛如大自然馈赠的硬币,而榆树钱酒则是这片黑土地的珍贵回报。正如唐代诗人岑参在《戏问花门酒家翁》里写道:“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他以榆荚似钱的形象,将自然与生活巧妙相连。这种馈赠不仅体现在榆荚的形态,也融入了榆树钱酒的每一滴酒液中,彰显出土地与匠心的深厚积淀。

榆树钱酒凝聚着自然与时间的敬意,每一杯都蕴含着榆树百年历史的精华。酒香飘逸,象征着榆树这片“天下粮仓”的永恒故事。
自清嘉庆年间“聚成发”烧锅成立以来,榆树的酿酒历史已跨越两个世纪。这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积淀。榆树钱酒,不只是酒,更是时间与土地的对话,每一滴酒都凝聚着匠心与岁月。

榆树钱酒承载着榆树人的生活记忆与情感传承,无论是婚礼宴席还是节日庆典,榆树钱酒总是桌上不可或缺的佳酿。酒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庆祝丰收的重要象征,也成为了榆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榆树钱酒早已超越了地方特产的范畴,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它不仅在吉林省内广受欢迎,也逐步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其独特的北方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更多的人领略到榆树这片土地的魅力。每一滴榆树钱酒,都是对风土的敬意和对时间的礼赞。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