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酒度的第585篇原创。
午夜球赛正酣,啤酒告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轻点几下,冰镇酒水一刻钟后便送到门前。这场以分钟为刻度的效率革命正席卷酒业,却也引发行业冷思考: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如此急切地喝下一杯酒?
“未来的零售都是即时零售,靠名酒赚差价的年代已经结束。”7月8日,1919董事长杨陵江在成都举行的“中国酒业孤勇者联盟大会”上宣告酒业新时代的到来。
然而,在美团、京东、抖音纷纷布局分钟级配送的喧嚣中,烟酒店老板们却道出另一番景象:“白酒线上消费基本集中在500元以下,高端酒仍然没人买账。”
行业调整期下,即时零售被热炒为酒业新风口,却也引发质疑:这场效率革命究竟是消费需求驱动的必然趋势,还是渠道困境中的无奈突围?
分钟级配送,酒业新风口还是旧瓶新酒?
酒业即时零售并非新生事物。以1919为例,其早在2013年就已在多地推出19分钟内送达服务;2024年,1919又推出即时零售云连锁品牌“1919快喝”。而今天,这场速度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度迅速在行业翻红。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达6500亿元,酒类细分市场规模近200亿元。美团闪购预测,到2027年酒类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渗透率从1%提升至6%。
各大巨头争相布局,美团旗下歪马送酒覆盖超100座城市,实现15分钟送达;京东整合升级京东秒送,推出“最快9分钟送达”服务;抖音则通过“内容种草+即时配送”模式,重构消费场景。
方正证券报告也指出,2024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约7800亿元,同比增长超20%,预计2026年将达1.2万亿元。
正因为如此,有观点认为,酒业不应该错过这场效率革命:“朋友临时小聚、深夜独酌、临时待客等碎片化饮酒场景正是即时零售的最佳切入点。”
高端酒遇冷,补贴依赖与假货隐忧
然而,即时零售表面的繁荣难掩内在困境。在美团闪购平台上,啤酒增长率达83%,洋酒628%,白酒554%,但动销主力却是低价位产品。
“引入线上即时零售后,短期库存的确有所好转。”北京海淀区一位烟酒店老板坦言,“但放到更长时间维度,效果并不明显。白酒线上消费基本集中在500元以下,甚至百元以下。”
数据显示,在即时零售平台上,光瓶酒及啤酒占据80%的份额,其余由部分名酒单品占据。千元级名庄酒在各平台较为少见,月动销率偏低,形成明显的价格带断层。
更严峻的是盈利困境。亦有某酒类连锁门店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每卖出一瓶,我们实际在赚两份钱,一份是平台补贴,另一份则是销售利润。” 目前名酒大单品均有不同程度的补贴,商家吃补贴成为常态。
假货问题更如影随形。浙江省常山县法院近期判决了一起直播间买到假茅台的案件,消费者花费6378元购买的4瓶茅台中,3瓶未开封的均被鉴定为假酒,最终法院判决商家退一赔十。
在酒度君看来,对于不同酒类,即时零售的价值定位应有差异:对啤酒、低价佐餐酒而言,即时零售满足的是即时微醺的消费场景,核心价值在于便利性;对中高端白酒,则需要构建“品质+服务+场景”三位一体的竞争力,通过品牌直供、全链路溯源解决信任问题。
因此,真正的需求场景集中在两类:一是低价位、高频次的即饮需求,如啤酒、光瓶酒;二是突发性的用酒需求,如临时接待、聚会补酒。而其在高端酒上预冷的根本矛盾在于,消费者对高端酒的购买决策需要时间沉淀,而即时配送追求的是分钟级响应。这种冲突决定了高端酒难以成为即时零售的主流。
即时零售,是渠道革命还是困局突围?
即时零售在酒业引发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杨陵江视其为行业未来:“原来大商不看好即时零售,但到今天,每一个大商转型,首要任务是完成10年前的技术流程。” 1919已启动第四次战略转型,打造即时零售+场景体验的“1919酒饮生活馆”。
在杨陵江看来,酒业渠道逻辑已发生根本变革:“卖一瓶赚20块钱你能卖10瓶酒,但一瓶只赚5块的时候,你可能需要卖出100瓶酒。薄利多销是接下来的渠道主流趋势。”
然而质疑声同样强烈。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即时零售并非新鲜事物,此时被热炒更多反映了酒业面对调整困境的进退失据。知名酒类分析师蔡学飞点出痛点:“即时零售面临着流量、推广、扣点与履约配送等额外成本,对于中高端产品等社交性产品来说,更是面临价格、物流、保真与存储等问题。”
这种矛盾在1919自身的战略调整中也可窥见。杨陵江同时宣布,1919将淘汰1500家不符合标准的加盟店,接近目前总规模的一半。这场瘦身背后,也被看做是对即时零售真实价值的重新审视。
“线上即时零售渠道更像是一个加速传统烟酒店淘汰的加速器。”有行业观察人士道出残酷现实,“这一波浪潮里要淘汰掉的人,是那些没有团购资源,没有固定渠道的传统烟酒店,但对行业整体的困境改善十分有限。”
蔡学飞也认为,“即时零售的未来格局将是‘巨头+垂直平台+区域连锁’的竞争模式。核心壁垒在于本地化供给和履约效率的提升。”
- END -
来源于公众号-酒度,本文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