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笔 | 尼 奥
编辑 | 萧 萧
“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一个时代已经开启。”这是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执行会长、长江风酝商学院院长、酒类战略专家铁犁在《铁犁盘酒:下半场与B计划》文章中的感悟。

放到今年白酒“双11”再合适不过。那个捷报频传、数据高增的狂欢的“双11”载入历史,而一个低增长、挣慢钱的时代增在来临。“双11”作为白酒行业“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一面镜子,着实反映出当前白酒价格乱战的灰暗,也照射出直播赛道的光明。
一面是价格乱战的昏暗,一面是品牌自播的明亮,“暗与明”之间成为今年白酒“双11”两大显出特征变化。
01
酒商冲不动、酒厂发公告
百亿补贴留下价格乱战“后遗症”
天猫“双11”成交总额强劲增长,购买用户规模创新高,天猫“双11”全周期,589个品牌成交额破亿,同比去年增长46.5%,刷新历史纪录。

2024年京东11.11购物用户数同比增长超20%,京东采销直播订单量同比增长3.8倍,超过1.7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五倍,超3万个中小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两倍。

“抖音商城‘双11’好物节”超3.3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翻倍,近1.7万个品牌成交额增速超500%,超2000个单品成交额破千万元。

与往年“双11”相比较,主流平台数据冷暖一目了然。从史上最“低”价到全年喊着百亿补贴,褪去预售、减免、返现等花里胡哨的动作,今年一切从简的“双11”为何还是后劲不足,且留下价格乱战“后遗症”?
“白酒商家销售支撑主要来源于百亿补贴,能看得到的销售主要是拿名酒产品冲销量。但是即便是拿名酒产品冲销量,很多也都卖不出去。”四川粤强酒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白经典告诉长江酒道。

根据《2024 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内容,“库存高企”问题尤为突出,消费需求稍显疲软。按理说,在库存高企的状况下,“双11”是一个不错的出库时间节点,但酒商普遍反馈冲不动,甚至亏着冲。
关键点在价格。

“双11”期间,批价在2200元一瓶的飞天茅台,有抖音直播间亮出1599元;一瓶500ml第八代五粮液百亿补贴后价格尽来到769元,与市场渠道950元/瓶的价格相差近200元;52度水晶剑单瓶价格低至344元,市场价则在410元/瓶......
各大平台为了冲GMV,要求有名酒产品的酒商低价冲销量,并通过百亿补贴或者资源位置反补商家。一来二去,夹在平台强压和库存高压之间的酒商,要么硬着头皮上,要么干脆不冲。但都无法阻挡“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价格恶性竞争,直接导致名酒产品价格体系混乱。

而对于手中名酒产品资源偏少,但自主开发品较多的酒商来说,名酒产品价格低价混乱并不是一件好事。“今年‘双11’也不好,一年比一年差,利润率越来越低。”成都一位经营自主品牌多年的酒商刘洪忠(化名)表示。
对白酒开发商来说,名酒产品的价格是一条参考线、对标线。如今,这条价格下在“双11”百亿补贴下降维打击,压缩了自主开发品原本靠高利差、高性价比、差异化特点盈利的空间。
“手里没有标品只有开发品的,只有拼开发品,但是大家都挤在开发品领域竞争,又会陷入价格内卷。”刘洪忠谈到,为了销量,公司不得不增加更多投流费用,提高达人佣金比例,最终结果就是导致自身利润减少。
但对于既没有名酒产品又没有开发产品的酒商来说,由于不具备供应链优势,“双11”期间选择躺平,佛系应对。

电商平台百亿补贴掀起的价格战也引发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名酒品牌的出手,剑指电商渠道假货、乱加等问题。五粮液先后发布两份《致五粮液消费者的告知书》;剑南春发布《致剑南春消费者的告知书》,纷纷炮轰电商平台。
价格战没有赢家,但电商平台与传统渠道的博弈还在继续。
02
品牌自播驶入快车道
仓播、展播、平播成主流
李林鑫介绍到,今年“双11”期间白酒品牌自播现象突出,一是品牌方基于对达人收取坑位费、佣金的考量;二是直播赛道越来越成熟,酒企上手难易程度降低,再加上平台政策支持,让品牌自播成为趋势;三是品牌方的网感需求越来越强烈,能够建立与C端直接对话的有效途径。

也就意味着,在直播赛道走向成熟、常态化的阶段,酒企从尝试涉略到亲自下场,驶入品牌自播快车道,强化线上渠道经营能力,打出一张明牌。
除此之外,今年“双11”另一大直播亮点引发关注——仓播、展播、平播。

与往年在室内直播间带货不同,今年“双11”期间,各大主播、达人将酒水直播带向线下仓库、展会,借助在酒水仓库和各大相关展会场景的优势,为直播间营造更强烈的真实感、贴近感,让消费者近距离、沉浸式感受到产品与价格的货真价实。

而所谓平播则是褪去往年“双11”期间如何优惠叠加、买满减赠等促销玩法,回归产品本身,以平和、自然的态度和语调进行产品介绍和推广,不做过多渲染或夸大产品特点,帮助消费者直接明了地选购酒水产品。
“在‘场、货、人’的玩法上,今年多以仓播、展播、平播为主。从效果来看,仓播和展播的获得的流量比较大,而平播的投产相对较高。”李林鑫表示。
2024年的“双11”已经结束,但价格“暗”战与直播“明”牌仍在继续,传统电商与电商平台之间的矛盾与交融在曲折中前行。二者未来如何变化,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并分析报道。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