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执笔 | 尼   奥

编辑 | 骆   言


“时代不可能一直美好,大树再怎么长,它也长不到天上。”黑格咨询集团董事长徐伟的开场白一针见血,道破了白酒行业转型期的阵痛。


高端市场萎缩、库存积压严重、价格体系倒挂、消费需求疲软、整体行情低迷......这一系列挑战正考验着每一位从业者的智慧。


面对困境,行业亟需寻找突围之路。7月28日,以"行业第一 乘胜追击"为主题的黑格咨询集团十二周年庆典盛大举行,汇聚上百位业内专家,共同把脉行业变局,探寻转型良方。 


正如徐伟强调:“白酒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度变革,但危机往往孕育着机遇,真正的强者善于在变局中开新局。” 那么,如何在行业调整期实现逆势突围?与会专家们的真知灼见或许能为行业指明方向。


01

调整期九大趋势:

白酒行业的危与机


不同于前三次白酒产业深度调整,这一轮由于过去多年产业矛盾积累,并叠加宏观经济、产业调整、消费分化的“三期叠加”,多重因素冲击形成产业巨变。


图片


那么,白酒产业未来趋势与机遇又在哪里?黑格咨询提出九大最新洞察:


“民酒”崛起。与2013—2015年产业深度调整相似,“饮酒新政”带来的变革要求酒企从依赖政务拉动转向市场消费。当下,新的环境变化倒逼地方酒企、区域小酒企加速转型,为“民酒”企业创造了机会。


图片


光瓶酒很热,做光瓶很冷。高端、次高端处于去泡沫状态,消费降级、价格带下滑让光瓶酒赛道走热。但光瓶酒市场依然不好做。因为光瓶酒利润最差、回报相对较低,投入还绝对大,对团队的专业属性、技术水准有很高的要求。认真做光瓶会杀出一条血路。

 

全国品牌丢利润,地方品牌补利润。产业变局下,白酒利润下滑短期内不会有所向好。这个过程中,有一线品牌在此阶段掉队,恰恰是地方品牌填补利润的机会。


浓清酱均衡。三大主流白酒香型会保持相对均衡,其他品类总体呈现缩量状态。


图片


关店潮、暴雷潮、比惨潮。大变革下,酒企业绩明显受影响,过去的高增长指标难以完成,未来部分企业的数据和报表可能比较“惨”,白酒开始退潮,产业步入调整深水区、触底区。


小酒、保健酒爆冷门,消费降级上热门。小劲酒(红标劲酒125ml)上半年逆势增长50%,单品今年有望突破100亿,显示消费降级下的市场机遇。小酒、保健酒具有量小价优的特征,承接新消费趋势和理念,或将逆势崛起。


饮用场景更替,私密会所崛起。随着新消费人群、消费理念的崛起,特别是在“饮酒新政”影响下,未来消费者会越来越注重消费场景的私密化。酒企也将围绕场景更替构建形神兼备的场景生态。


图片


低度化是为合理降低价格。年轻人首选啤酒、果酒,而非低度白酒,大厂布局低度化更多是为合理降低消费价格,顺应消费降级、消费疲软的趋势。


酱酒热和清香热的体感差异。酱酒热时价格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清香热了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两大香型的体感差异呈现出“内火”与“外火”的区别。也就是说,依然存在香型的机会。


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九大趋势清晰表明:消费分级时代,唯有精准把握“民酒崛起”“场景迭代”等结构性机会,才能在行业洗牌中抢占先机。


无论是光瓶酒的冷热博弈,还是厂商关系的创新重构,都印证了一个真理——被动等待只会被淘汰,主动转型方能穿越周期。当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深耕,那些率先拥抱变化、聚焦消费本质的企业,终将在调整后迎来新的春天。


02

厂商关系重塑的今世缘范本


在白酒行业的黄金发展期,“压货式增长”曾是推动规模扩张的主流模式。然而,随着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新周期,这种增长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当传统路径失效,什么样的新型厂商一体化模式能够引领行业破局?


新周期下今世缘厂商一体化新商业模式案例或许能给行业一些启示。


图片


据了解,今世缘·典藏宝石创新性地采用合伙人模式建立“多级红利模式”,突破原有经销模式下单一关系、单一获利形式,实现紧密的多元化收益,从而建立更具竞争力的新型商业模式。


以今世缘·典藏宝石在省内省外市场的发展为例,作为一款定位中高端的产品,需要避免同质化的内耗与冲突,从团购渠道找到突破口,形成“共生共荣 多级红利”模式,即采用合伙人模式建立“多级红利模式”。


这一模式一是能实现专业化、精细化区域业务管理,大大提高营销动作的执行力;二是能激发经销环节的内生动力,实现渠道资源的最大化;三是能实现厂商资源整合,促进市场资源投放的有效性。


图片


如此一来,新兴的合伙人模式不但打破传统经销模式下单一的利润增长,而且实现多元化的收益,建立起更具有竞争力、灵活性、共享度的厂商一体化模式,进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厂商联盟,双方围绕着有效市场,也更愿意维护价格体系、市场秩序、合理利润,实现厂商有效配合,共同拓展市场,共享市场蛋糕。


行业调整是考验期也是窗口期,每一次的大浪淘沙都会催生新的机遇。当白酒行业的巨轮从规模化走向价值化,那些选择在调整关口主动求变、拥抱创新、长期坚持的酒企,也势必在酒业“下半场”开启新的篇章。图片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