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生哲学——泸州老窖企业文化纲领》新时期泸州老窖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在泸州老窖指挥中心正式发布。
中国酒业协会文化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创会会长、原中国酒业协会战略顾问、中国诗酒文化协会名誉副会长、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朱思旭受邀来泸为广大白酒爱好者分享《中国酒文化》,并就泸州老窖《共生哲学——泸州老窖企业文化纲领》发布畅谈个人感受,其间金句频出发人深思,现整理摘录如下:

01
“酒里有乾坤,壶中日月长”
人在此岸,神在彼岸,酒是此岸通往彼岸的桥梁。我们只要喝酒,便可交际也可通神。中国最早的国道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以说酒道人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酒里有乾坤,壶中日月长。”“酒”字左边是水,为阴,右边是“酉”,为阳,“酒”字本身阴阳平衡。“酒里有乾坤”,“乾”为阳,“坤”为阴,酒也是阴阳平衡。“酒里有乾坤,壶中日月长”是说壶里边的酒的味道,“日月”就是时间,时间的味道就像今日的泸州老窖,泸州老窖是我们家乡的味道,“壶中日月长”就有时间的味道,也有家乡的味道。
02
“会得个中趣,五湖之烟云尽入寸里。破得眼前机,千古之英雄尽归掌握。”
大家饮酒时所用白酒杯一般是一两寸的,虽然小,但只要我们能得个中趣味,便会知晓其中的气味,五湖四海的烟云进入寸里,就是一个酒杯的高度。
随着杯酒下肚,我们便会慢慢知晓,五湖四海的渊源其实全都融进了这个一寸的酒杯里。“破得眼前机”,识破其中机密,比如说微生物,比如说酿酒机理,便会慢慢知晓里边的机密及诸多故事,千古之英雄也尽归掌握。

03
“什么是文化”
中国作家梁晓声曾说,“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大家一起喝酒时,首先要将个人修养根植于内心,其次是“无须提醒的自觉”——不用他人提醒,知道怎么控制自己。“二两养生,三两微醺,四两高兴。”无须多喝,想养生就喝二两,想微醺就喝三两,想喝高兴就喝四两,我们要提倡“无须提醒的自觉”。再其次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举个例来说,如果酒量是2斤,要喝得尽兴就乘以黄金分割数0.618,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最后,“为别人着想的善良”,知道别人的酒量是三两,那就劝喝三两,而不是喝半斤,这就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花看半开,酒饮微醺,事之难易,不在大小,务在知时。

04
产品文化之致中和
真正的好酒一定蕴含各种味道,酸、苦、甘、辛、咸、鲜都有,而且几种味道趋于平衡:香而不艳,甜而不腻,酸而不尖,粗而不糙等,蕴含着致中和。中和喜怒哀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地之大本也;和也者,天地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以做己做人做事要追求致中和。
05
言之有物、有理、有序、有文
《共生哲学——泸州老窖企业文化纲领》新时期泸州老窖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一是逻辑上具有系统性。理念共生树将企业视为一棵树,其树根、树身到树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从酿造到产品,从营销到消费者,各部分之间采用最佳原则搭配起来,恰到好处。而其中的底层逻辑则是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结合,体现在道家“道法自然”与儒家“入世”思想的融合。二是内容上具有丰富性。引用一句话评价到:“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共生哲学——泸州老窖企业文化纲领》言之有物、有理、有序、有文,体现了泸州老窖企业文化的深度与广度。

06
共生、共存、共赢、共享
酒业命运共同体超越了零和博弈,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让大家共生、共存、共赢、共享。文化建设,不应只是一个企业的建设,泸州老窖的企业文化建设思路就很值得借鉴,是系统化思维。所谓“系统”,便是从历史、环境切入,到员工、消费者、经销商,由行业到社会,方方面面全都关注到了,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共生哲学——泸州老窖企业文化纲领》体现了文化的底层逻辑,因为共生,所以共存,然后共荣、共和,之后便可共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