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 | 姜 姜
编辑 | 扬 灵
8月27日—28日,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指导、四川省酒业协会主办、四川省酒业研究和发展中心承办的四川省白酒评委考评大会在成都举办,全省600余名在任省级白酒评委参加考评,将诞生“第一批四川省省级评委”。

川酒,再一次向行业亮出了稳健发展的结实“肌肉”。
01
人才做支撑
川酒向上跃升
5月31日,四川省酒业协会成立之际就提出了“力争到2027年,四川白酒产业营业总收入突破5000亿元、利润总额超过1200亿元”的目标。
川酒向上跃升,人才无疑是最关键的支撑。本次四川省白酒评委考评大会,正是四川省酒业协会成立以来第一项独立主办的人才培训考评工作。
此次考评针对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第2024届省级白酒评委、四川省酿酒协会第九届四川省级白酒评委展开,覆盖了白酒产业最核心的技术中坚力量。来自全省白酒核心产区、川酒“6+1”企业、“十朵小金花”企业、原酒20强企业、科研院校、酒业协会、文化传媒行业等600多名考生参加考评。

在提到评委专业能力时,四川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苗勇指出:“白酒产业的良性发展,优秀的技能人才是企业创新、品质提升的关键,是企业在行业调整周期中突围的‘钥匙’,更是支撑中国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心骨’。希望协会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攥指成拳’的重要作用,为川酒行业‘坚守品质一流、提升品牌内涵’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杨健表示,白酒评委的专业素养和评判能力直接关系到行业的整体形象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加强白酒评委的考评工作,提高评委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是保障白酒品质、促进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川省酒业协会会长、五粮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认为,多年来川酒人持续发扬“传、帮、带”传统,深化酿酒技艺挖掘和酿造人才培养,持续开展酿造、品评、酒体设计“大练兵”,为川酒在全国的地位贡献了重要力量。
大会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由四川省酒业协会、四川省酒业研究和发展中心、德阳市、泸州市、宜宾市酒业协会负责人组成监审组,对考评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考评前,所有考生统一参加理论考试培训,内容包括“川酒为什么好”技术讲解、典型原酒和成品酒酒样点评讲解、尝评训练等。考评中,考生共需完成理论知识与感官尝评两轮考核,考题范围涵盖了生产实践、酿造理论、酒度香型、感官技术等多方面,范围广、应用性强,对指导白酒生产具有可操作意义。考核完毕后,来自全国、全省酒类行业的知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组现场阅卷。
左右滑动更多
考核通过的评委将换领四川省酒业协会《第一届四川省省级白酒评委》证书,原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资深评委、四川省酿酒协会往届评委不需培训考核,直接换证。大会现场为31位四川白酒专家颁发了四川省白酒评委证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酿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全国白酒专业委员会专家、国家级评酒委员赖登燡代表专家组发言,他呼吁四川白酒评委在坚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强科技创新;关注白酒行业在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推动白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白酒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02
科学培养选拔
成就川酒发展源动力
作为四川省的优势特色产业和金字招牌的白酒产业,一直致力加强对酿酒人才的培养、保护和管理,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川酒产业积极整合高校、科研平台等优势资源,建立全产业链人才自主选拔、培养、保留机制,深化与省白酒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协同。当前,四川轻化工大学(中国白酒学院)、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川酒学院两所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研优势,通过校企合作,走出了“产教融合”的新路子,为四川白酒全产业链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新鲜“血液”。

其次,四川省各类酒类行业协会积极举办酿造、品评、酒体设计三个重要工种的职业技能竞赛“练兵”,开展了过万人次专业技能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构建了具有川酒产业特色“产、学、研、用”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不同产区、不同工种、不同香型、不同企业,不同年龄梯度的川酒人才生态圈,大力推动了川酒人才间的交流与成长。
曾从钦表示,此次四川省白酒评委考评大会致力于将原省级酒类协会承办的、行业企业关注度高、已形成行业影响力的人才培养工作平稳接续好,把川酒人才事业守护传承好,以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建设,回应时代、回应人民、回应行业。

可以说,此次考评大会,是四川省酒业协会成立后对省级白酒评委队伍的整合之举,打破了以往各协会间的人才壁垒,有利于实现川内白酒核心技能人才共享和优化配置。
在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管理机制下,川酒产业诞生出了一支领先于全国的老中青结合的专家队伍,成为了川酒发展的动力源。截至2023年,四川省白酒产业从业人员已达60万人,技能型人才10万人,中国酿酒大师、中国首席白酒品酒师超百人。其中,国家级白酒评委92名(约占全国1/5)、省级白酒尝评委员1026名、省级酒体设计委员126名,高级品酒师1.1万余名、高级酿酒师1.5万余名,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03
多方共举
筑牢川酒持续向高向新的人才池
如此雄厚、庞大的核心技术人才队伍,是从政府到企业再到行业协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政府层面,四川省政府发布《推动四川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将“加大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十二条”举措之一,要求持续完善人才引进、选拔、培养、流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优秀人才参与川酒发展积极性。
产区政府也不甘落后,宜宾市出台出台的《关于加快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打造白酒人才“硅谷”优势;泸州市《泸州市加快建成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十条政策措施》要求对首次获评中国酿酒(白酒)大师、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国家级品评委(首席品酒师)的分别给予每人5万元、4万元、3万元一次性奖励……
企业层面,川内名酒企业持续推进“人才强企”发展战略,五粮液“千百十人才工程”、泸州老窖“星海工程”、郎酒“三化”人才战略等,通过外部引进、搭建平台、内部培养提升等方式,重点培养传统产业工匠和支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目前,各企业已建立起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队伍。
行业协会也持续发挥平台作用,助力人才队伍建设,此次白酒评委考评大会正是具体体现之一。

四川省酒业协会将以本次考评工作为契机,加快制订川酒人才培养计划,建设全省统一的白酒专家库,探索中青年行业专家培养机制,全方位打造川酒人才培育体系,力争从基础研究、酿造工艺、酒体设计、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多维度巩固川酒人才优势。
接下来,四川省酒类协会将继续开展好各类技能竞赛培训,推动建立贯穿职业生涯全过程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提升的制度机制,充分激发川酒技术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可以看到,此次大会既展现出了川酒技能人才的“家底”,更是川酒白酒评委管理机制完善和酒类人才整合能力的展示。相信在各方努力之下,川酒核心技能人才队伍将不断壮大,成为川酒持续领跑中国白酒行业最大底气。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