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灼见促发展,务实建言强信心。

“总书记强调‘经济大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应有更大的担当’,让人信心倍增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廖文彬接受四川观察记者采访,围绕“如何以区域动能助推经济大省发展”,谈感受、说建议、话信心。

图片

2024年,凭借突破6.4万亿元的经济总量,四川稳坐中国经济第五大省位置,拥有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消费品制造3个万亿级的产业,逐渐从传统的内陆腹地转变为新的开放高地。经济大省产业基础深厚、创新资源集聚,不仅要在“量的合理增长”上走在前列,更要在“质的有效提升”上示范引领。

“宜宾作为全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和四川南向开放枢纽门户,与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正积极主动服务和融入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廖文彬分享道,宜宾正从产业、交通、平台、服务等多方入手为四川经济发展提质升级注入“宜宾动能”,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首先,坚持产业共兴,充分发挥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等产业优势,持续加强成宜、渝宜和宜泸区域协作,推动产业建圈强链。其次,坚持交通共联,协同推进江津经泸州至宜宾高速公路、长江上游生态航道整治、渝昆高铁宜宾至昆明段建设,开行铁公水空江海联运班轮。

同时,坚持平台共建,充分发挥宜宾三江新区、高新区、综保区等平台作用,加强与天府新区、两江新区等高能级平台交流合作;并依托大学城科创城优势,支持研发机构与区域内城市协同创新,实现资源互补、成果共享。此外,坚持服务共享,全面落实“川渝通办”事项动态管理机制,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项目建设,努力实现“圈”内公共服务一体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快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为此,廖文彬在会上提出建议,希望工信部优先支持宜宾高新区加快“以升促建”国家高新区工作。宜宾高新区自2019年启动“以升促建”工作以来,已通过科技部专家论证,并在四川省级高新区年度考核中连续三年位列前三,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高新区申报要求。当前正值国家级高新区申报关键期,宜宾正全力推进相关工作。

来源丨宜宾发布

一审一校丨沫   凡

二审二校丨曾俐娜

三审三校丨夏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