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酒的“生、长、养、藏”,描述出的是一个人的样子,一个谦谦君子的样子,一个自我珍惜、萃取天地精华静默修炼的样子。
作为郎酒的好友,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四川文学》杂志社社长罗伟章多次到访郎酒庄园,一杯青花郎里的洞藏陈香在其妙笔生花下,落成了一封从赤水河左岸寄出的书信,今日,《写自郎酒庄园的一封信》,以飨广大郎酒Fans。

《写自郎酒庄园的一封信》
罗伟章
这是我第四次到郎酒庄园,其中两次,都与“青花郎•人民文学奖”有关。从成都开车过来,要五个钟头,需穿越两省——从四川进入贵州,渡过赤水河,再回到四川,说起来是很不便的。可大凡好酒,产地交通似多有不便。我曾听他们说,这除了好酒对自然环境的考究,还有“人”的因素:太喧嚣,会破坏酿酒师的“感觉”。

这说法让我想到AI。对扑面而来的AI消息,有人旁观,有人恐惧。旁观肯定不行,不管我们承不承认,愿不愿意,AI都将介入我们的生活。但恐惧也大可不必,理由正在于“感觉”。那天我们就讨论过,爱、痛苦和责任,都只属于人类的灵魂,在苏珊·桑塔格的小说《假人》和某些科幻作品里,机器人也渴求爱,希望以爱抵抗孤独,并深入探寻生命的意义,但都是借此表达对人本身的警醒。如你所说,只有害怕烦恼人生,从而不想做人,我们才会把什么都交给机器,而AI存在的更高意义,不是让我们放弃自己,而是督促我们成为更好和更完整的人,写出更具个性和更有切肤之感的文字。
但郎酒庄园不好来,在“人”的因素里还有更多内容。“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古老信念,他们依然秉持,且有能力把信念变成说服力。

参加“青花郎•人民文学奖”颁奖典礼的,阵营豪华,其中包括我学生时代就崇敬的作家,比如贾平凹。平凹老师一直用手写,获奖感言也是手写稿,且坚持不用微信。微信的方便自不必言,但机器不都是让人方便的吗?人不就是在对“方便”没有节制的索取中,让“感觉”慢慢迟钝和退化的吗?我注意到,整个过程中,不管是吃饭、坐车还是闲聊,平凹老师都没把手机拿在手上、放在桌上,也没过一两分钟就把手机摸出来看。但我相信,他并未因此遗漏任何一件世界大事,却保持了扎根于大地和传统的感觉。网络时代让知识贬值,却不会让感觉贬值。恰恰相反,它更加凸显了感觉的珍贵。
而今是一个平滑的世界,“扎根”是很难的,唯其难,才体现出价值和力量。郎酒的“生、长、养、藏”,描述出的是一个人的样子,一个谦谦君子的样子,一个自我珍惜、萃取天地精华静默修炼的样子。难怪开坛启封,便芳香四溢。这与写作同理。

文学与酒的联姻,不是遇合,而是自然。酿酒的过程,完美地诠释了文学创作的过程。它们都从一粒种子出发,从大地出发;《人民文学》的“人民”这个词,本身就蕴含着大地的意思,起伏和平坦,贫瘠和丰饶,喜怒哀乐,歌哭悲欢,都在日月之下生发和流逝,作家们的使命,就是打捞阳光碎片,唤醒沉睡情感,传达时代情绪,求证不屈精神,呈现人世间的广阔和伟岸。作家们和酿酒师们一样,不投机,不取巧,一步一步,步步扎实,下着笨功夫,干出真成就。
“扎根”的另一层含义,或许更为要紧。
世界不仅是平滑的,也是流动的,铺天盖地的信息,彼此碰撞,彼此覆盖,而速度使流动变得更为快捷。快,就很难停下来。一条奔腾的大河,不会形成回水荡。就说我来郎酒庄园,从省会出发,五个钟头已经够长了,但在先前,要整整一天,甚至两天。快,使人人都被驱赶,因此自身是否有根,是否有定力把根扎下去,给自己留出感觉、审视和思考的空间,就是至关重要的了。韩国演员兼导演河正宇有段话,说得很好,大意是,一个艺术家,要学会过普通人一样的生活。他不相信艺术家要脱离正常轨道才能出好作品,他坚信根深才能叶茂,坚信好的作品来源于好的生活。所谓“好的生活”,就是健康的生活、内心安定的生活。在他看来,那些执着于天南地北不断流动,执着于“不平凡的状态”,并寄希望于从中获取灵感的艺术家,非但只是错觉,还是“渺小而软弱的人类”。

这其中,考验着我们灵魂的坚实度——坚实到能够克服“慢”带来的恐慌,“正常”带来的枯燥。如果郎酒自降品质,有生、长、养也就够了,即使藏,也不必藏五年十年。我们去分解酿酒的每一步,发现每一步都极其枯燥,先要寒耕暑耘地种出粮食,然后选料去沙、制曲发酵、蒸馏洞藏;我看过粮食出锅时的景象,热气蓬勃,工人们手执铁锹,将其铲开,让它冷却,堆成小丘……这些,都说不上诗意,我们一行参观者从车间里出来,感觉皮肤发烫,夸张些的是说自己“中暑了”。而正是在这枯燥艰辛的劳作当中,“养”出了诗意。诗意的背后是辛苦,辛苦是诗意的前端。这和文学写作,也没有什么分别。

说个好玩的事你听:在郎酒集团的生产车间,竟有鸟雀从敞开的顶棚溜进来,在蒸馏过的粮丘上啄食。它们不醉吗?工作人员说:不醉,习惯了。想必也是习惯了,空气里也弥漫着酒香,若不习惯,呼吸也醉。赤水河畔大规模酿酒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间,那时候,水道疏通,盐商云集,商贾多来自远方,思乡苦,归路难,便对酒当歌,以解乡愁。当然可以沽酒而饮,但与其沽,不如酿。几百年来,这片土地因酒而兴,从最初的纤瘦作坊,到而今的恢弘酒庄,酿酒技艺也不断精进,日就月将,终成大观,声名远扬。

你没到过郎酒庄园,什么时候空了,真该来走走。这里很美。赤水河是英雄河、美酒河,这你是知道的,但同时也是美景河。美是从过来的路上开始的,林木森森,翠竹万竿,春深时节,百花怒放,蝴蝶乱飞。进入庄园地盘,便步步登高,美好的寓意当中,深含着美本身,抬眼望,白石绿树,山溪垂落,路上的岩层,有的像张薄饼,仿佛掰下来就可以吃。海拔近千米处,十里香广场和千忆回香谷,将酒“云霞供养” ,把酒体交给时间,交给天地风物,由动而静,化蛹成蝶。这本身就构成风景——既是眼里的风景,也是心里的风景。藏酒的天宝洞、地宝洞、仁和洞,幽深而安详,进去之前,要释放身上的静电,进去之后,说话都不敢大声,是怕打搅了酒的修行。若乘八十余米电梯,登上他们的悬崖餐厅,凭栏远眺,见山下河水中流,两岸厂房林立,慷慨泼洒的阳光,浓烈到不露一丝阴影。
我说这些,过于粗略和笼统,“除非亲临,无法言说”,这是郎酒庄园的自我陈词,可谓真实不虚,所以你要真正欣赏到它的美景,还是要自己来才行。

当然最美的还是人。是人,赋予了万物以意义。郎酒庄园位于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说到“二郎”,就让人遐想。和许多地方一样,这里也少不了民间传说——说的是李二郎如何酿出了醇厚琼浆。信写得长,我就不转述了,你可以去网上查。这整个片区,曾是三线建设所在地,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曾在此挥洒汗水,贡献智慧,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古蔺县本地人,很争气,不辜负,把日子经营得越发旺实。我记得你曾说过一句话:老天爷赏饭吃,但能把饭吃好,也是人的本事。说得非常到位。不过,酿酒人美,我们这些喝酒人同样美,是怎么说的?与酒为匹,知情识趣,文采斐然,韵致深远……
神采飞扬中国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