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编者按:

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一消息令人振奋。


李后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其高度评价,认为该遗址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是四川的文化名片。它具有同时性、唯一性、丰富性、密集性和颠覆性等“五性”,出土了大量石器、动物与植物遗存,展现了古人类的生活模式。其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远古人类的认识,还可能改变学术界对“东亚人类文明静默期”的看法。


目前发掘工作仍在继续,未来可能带来更多惊喜。让我们期待濛溪河遗址的进一步发掘,为我们揭开更多关于远古四川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奥秘。


“濛溪河遗址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这里不仅让我们能够触摸到祖辈生活的痕迹,更是一张彰显独特魅力的文化名片!”4月24日,国家文物局发布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成功入选,李后强如是说道。


图片


今年3月13日至14日,李后强就曾前往濛溪河遗址进行调研。“实属罕见、难得、珍贵!”在他看来,濛溪河遗址出土的动物和植物遗存展现了约8万~6万年前古人类的广谱资源利用模式,具有“五性”。


图片

01

同时性,是同时发现有大量石器、动物与植物遗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有很好关联性并存性。

02

唯一性,是现代人起源扩散阶段唯一发现有大量植物遗存的遗址。

03

丰富性,是旧石器时代物质遗存和相关行为要素最丰富最全面的遗址。

04

密集性,是旧石器时代石器、木器、骨器、动物、植物特别是可食性植物密度最大、利用最多的遗址。

05

颠覆性,濛溪河遗址改变了距今10万年到5万年是“东亚人类文明静默期”的学术看法,其系统植物利用、艺术萌芽行为等早期人类复杂活动,从长度、宽度、高度、深度等维度彻底颠覆了国际学术界的普遍认知。


图片

濛溪河遗址群部分出土动物化石和植物种子

图片


“濛溪河遗址从2022年启动发掘至今,已经发现石器3万多件,动物遗存18万多件,还有6万多颗植物种子、果实以及不少木器、骨器。今年伊始,考古专家又发现15个新遗址群点,目前遗址点总数已达97个。”


李后强认为,对濛溪河遗址的研究要坚持系统观念、进化观念和全球观念,从整体性、世界性和现实性上进行精准把握。


图片

濛溪河遗址群部分出土石器和系统刻划痕迹

图片


“濛溪河遗址如果继续拓展发掘可能发现人骨遗存。”李后强推测道。从考古现场可见,该遗址可能是由远古废弃的存放废料的“土窑洞”塌方形成,是国内旧石器遗址中展示人和环境关系最清楚、最系统、全要素的遗址,还原了晚更新世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


李后强提到,濛溪河遗址目前发掘面积很小,随着发掘面积增大可能出现与“资阳人”类似的人骨遗存,还有更多物种面世。


图片


“这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对濛溪河遗址来说,既是对过去挖掘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探索的激励。目前的挖掘只是冰山一角,濛溪河遗址还有太多秘密藏在地下等待我们去发现。相信这里还会带来更多惊喜,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远古四川,了解人类文明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李后强充满期待地说。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