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非常荣幸地与大家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基层治理与营商环境优化”这一重要议题。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基层治理和营商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轮驱动”,亟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突破。峨眉山市作为乐山文旅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既有丰富的文旅资源,也面临基层治理精细化、政务服务高效化的双重挑战。

我从技术赋能、场景实践、挑战应对、路径规划、思维变革、新质生产力等六个维度,结合全国典型案例与峨眉山实际需求,谈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主要内容包括人工智能赋能基层治理的底层逻辑,人工智能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路径,峨眉山实践AI赋能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峨眉山AI赋能的标杆场景构想,新质生产力引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强化“九大理念”推动峨眉山高质量发展,以思维利器破解基层治理和营商环境难题等方面。
01
人工智能赋能基层治理的底层逻辑
人工智能AI的优势与劣势。
AI有多恐怖?AI有多脆弱?争论很大。因为立场、观点、方法不同。
恐怖之处——远远超过个人能力,但没有超过人类总体水平。收集资料能力强大,没有区域、语种、时间限制;文本处理,可达秒杀、重组、再生。替代60%重复劳动岗位工种,淘汰三流以下作家、律师、中医、画家、诗人、司机、厨师等;
脆弱之处——只要停电、断网就没用了,没有情感、灵感,没有从0到1的创造性,只有1到100的发展性。AI只是一种工具,就像计算机帮助人脑、汽车飞机代替步行。

AI的重要性。可获取全球范围内大量的数据(图像、音响、文字),但有版权等限制;在时间上,它可以持续不断地运行,只要有足够的算力和能源支持。AI的处理速度非常快,但对于复杂决策过程或者需要深度创造性思维的工作,AI处理起来并不迅速,很多时候还需要人类参与。AI能够生成内容,例如文本、图像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创造,而是基于其训练数据的模式组合。生成的内容可能存在不准确或者带有偏见的情况(幻觉),往往需要人工审核。
AI的局限性。它的运行依赖于人类之前的设计,需要大量的数据来训练,成本很高,并且缺乏人类的情感和道德判断能力。AI(尤其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的底层实现,广泛依赖概率函数、权重分布、哈希函数和卷积等数学工具或技术,存在物理、数学极限。AI写作基于“概率性”(最大可能),有固定的数学公式,形成“AI八股文”。人类写作基于“因果性”(符合逻辑),每个人风格不同,有形式分类(散文、小说、诗歌),有“神来之笔”(概率近零)。
AI的“恐怖”更多是基于人类如何使用它,而不是它自身具有意识或者自主性。目前AI还处于发展阶段,真正需要关注的是AI伦理和安全措施等方面,这样才能让AI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从技术底座看AI驱动治理模式变革。
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技术,重构了基层治理的底层逻辑——
从核心能力看AI赋能的四大场景。
02
人工智能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路径
政务服务流程再造。 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
市场监管效能提升。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防控”。
产业生态协同创新。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赢” 。
03
峨眉山实践
AI赋能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当前挑战分析:
破局路径建议:
04
峨眉山AI赋能的标杆场景构想
场景1:智慧文旅治理。
场景2:营商环境优化。
场景3:基层矛盾化解。
05
新质生产力引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中央和省委的要求部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峨眉山始终以“文化为魂、生态为基、科技为翼”,在新质生产力特别是AI的驱动下,探索出一条“传统资源+现代技术+创新模式”的文旅融合新路径,为全国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峨眉样本”。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2025年7月14日15日在北京召开,要求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6月17日)作出《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尤其是提出了“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要求。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7月11日)通过《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决定》,要求形成“以文润城、以商兴城、以旅塑城、以体营城”的发展格局,城市综合能级迈上新台阶。

那么,文化与旅游能否融合?融什么?怎么融?融起来有什么意义?值得研究回答。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前提是底层逻辑必须一致。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是人造的物质与精神,属于基础的深沉的持久的力量。旅游的本质是人悦,满足“五觉”(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愉悦,属于心理的感性的体验的活动。可见,文化与旅游在精神层面是逻辑一致的,具有相容性和同一性,因此文旅能够融合。
内在联系紧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需求相互驱动。政策力度加大,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提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等,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支持。技术进步助力。文化与旅游在内在属性、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和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共同性和互补性,使其能够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
融什么?重在要素重组与价值裂变。文旅融合特别是文商旅体融合的本质,在于打破产业边界,通过要素流动与功能互补实现价值重构,核心需聚焦四大维度——文化基因的深度解码与转化,商业动能的场景化再造,旅游载体的时空延展,体育流量的裂变赋能。
怎么融?核心在机制破壁与模式创新。融合的深度取决于系统性解构能力,需构建“六位一体”策略体系(机制、产品、场景、消费、科技、政策),重点推进三类融合范式。
如何可持续融合?关键是构建闭环与生态赋能。实现长期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资源—场景—消费—再生”闭环,重点构建四大体系。
四川省委对乐山市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赋予主要任务。
峨眉山文旅融合的传统基础与新挑战。
传统资源禀赋是文旅融合的核心支撑。峨眉山集“世界遗产、佛教圣地、生态王国、武术之乡”于一体,文化与自然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文化底蕴深厚, 生态资源独特,“垂直气候带谱”、“珍稀动植物基因库”等生态价值具有世界意义,已形成“观光+朝圣+休闲+研学”的多元产品体系。
传统模式的痛点:亟需新质生产力破局。
尽管资源禀赋优越,峨眉山文旅产业仍面临传统模式的瓶颈:体验单一化,服务滞后化,传播碎片化,年轻群体触达率低,文化IP的商业化转化能力弱。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AI技术、数字技术、绿色技术、融合技术的应用,为破解上述痛点提供了关键抓手。
峨眉山以“科技赋能文化活化、数字重构旅游场景、生态激活产业生态”为路径,推动新质生产力在文旅领域的全链条渗透,形成了三大核心实践方向——数字技术赋能, 数字孪生底座,AI深度应用。注重物联网智能管理,文化科技融合激活“非遗+文创”新价值,新质生产力强调“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等等。
通过新质生产力的赋能,峨眉山文旅产业实现了“量”与“质”的双重跃升。新质生产力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通过技术创新、文化活化、生态协同的深度融合,重构文旅产业的底层逻辑,推动其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型。
06
强化“九大理念”
推动峨眉山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不是替代人类的工具,而是放大治理效能的“杠杆”。以AI之智,绘就峨眉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思想比黄金重要,方向比速度重要,终点比起点重要,方法比知识重要。思维决定一切。观念落后是最大的落后。人类最大的监狱是大脑,而不是牢房。
德国著名哲学家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曾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我们每个人,都被自己的认知牢牢禁锢着。” 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人类思维的局限性以及我们自己在思维中设置的禁锢。 “经济欠发达”的根本原因是“思想欠发达”。发展,必须解放思想。

人与人的差别在思维,不在肉体。天才都是高级思维。爱因斯坦说,一切困难问题的答案都在另外一个层次。一切矛盾和困难都是因为心境不开,格局不够,维度太低。只要思考维数提高,什么困难都解决了。在三维空间解决二维问题就简单,在四维空间解决三维空间问题易如反掌。
面对复杂局势,要以思维能级提升重构认知框架,突破传统桎梏。提高思维层次,就是扩大格局,提升境界,在更大空间思考问题、寻找答案。自己思维提升了,就是给对方“降维打击”。要切实强化“九大思维”。
07
以思维利器
破解基层治理和营商环境难题
战略思维×叠加态原理、创新思维×量子隧穿、底线思维×纠缠效应、辩证思维 × 莫比乌斯环、历史思维 × 观察者效应、法治思维×波粒二象性、系统思维 × 里奇流方程。
把握辩证关系,资源困境中的量子跃迁机遇、区位约束中的拓扑重构机遇、精神富矿中的纠缠态开发机遇。
复制Ψ(文旅价值) = 红色精神强度 × 生态资源熵值 × 体验创新系数。基层干部要提升田野洞察力,用“铁脚板”走出真学问。
提升前瞻研判力,看清趋势中的“桅杆”。提升思想穿透力,掌握解剖复杂系统的“手术刀”。
提升方案转化力,打通落地“最后一公里”。从红军长征中吸取AI智慧和战斗精神,就是强大的“自适应能力”“自组织能力”。民心是最大的战略资源。得民心者得天下,知消费者赢市场,赢年轻人得胜局。
注重“性价比”转向“心价比”“情价比”。四渡赤水的“系统思维”、强渡大渡河的“向死而生”、巧渡金沙江的“虚实博弈”、飞夺泸定桥的“极限突破”,共同铸就一部“绝境求生”的启示录:“真正的胜利者,不是从不失败,而是在每一次跌倒后都能以更清醒的头脑、更灵活的身段、更坚定的步伐,向下一座高峰进发。”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让我们以量子态的创新锐气:
峨眉山作为“世界双遗产地”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需以开放姿态拥抱技术变革,通过制度创新、场景突破、生态共建,打造“AI+基层治理”与“AI+营商环境”的全国标杆。
让我们以本次“智兴天府专家行”为契机,共同探索一条技术赋能、数据驱动、人文关怀相融合的治理新路径,为峨眉山建设世界级文旅目的地和川渝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李后强2025年7月23日在“智兴天府专家行”走进峨眉山市的学术报告摘要。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