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白酒品质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李后强提出的“黄金九度”理论,从温度、湿度、风速度等九个维度,科学地剖析了白酒优质产区的自然禀赋,为白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5月14日,李后强在接受新华财经专访时,通过对川贵地区“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其得天独厚的酿造条件以及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同时为产区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包括提升产业集聚质量、建立发展联盟、打造文化博物馆和加大人才培育力度等,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此外,李后强对邛崃产区的案例剖析,进一步展示了“黄金九度”理论在地方白酒产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01
“九度视角”下的
白酒产区禀赋因素探析
“九度视角”理论源于“微生物发酵”这个白酒酿造的关键环节。而影响生物菌生长的因素有温度、湿度、日照度、海拔度、风速度、土壤成分度、粮食品质度、水质度和酿酒工艺技术等,这九大因素构成了全面判断一个区域是否适宜酿造优质白酒的“九度视角”:
温度
酿制浓香型白酒一般要求年均气温在16℃-20℃,18℃左右最优,且季节温差不能大于30℃、昼夜温差不能大于10℃,否则空气中细菌容易死亡,酒料发酵难以实现。
湿度
空气湿度对微生物生命活动有很大影响,65%-85%的湿度最适合酿酒微生物生长,且尤以75%为佳。高湿度环境更适合细菌生存、繁殖和传播,较长时间干燥或湿度差太大,极易导致微生物死亡。
风速度
酿造好酒一般要求风速在5.0米/秒以下,1.0-3.0米/秒以内最好。若风速度过大,空气中生物菌易被吹走而受破坏。
日照度
优质白酒酿造地一般要求年均日照时数1200小时左右,无霜期300天以上,以保证长年温度均匀,在温度、湿度适宜环境中,生物菌存活期长,酿造过程中生物菌群更富集。
海拔度
优质白酒酿造区一般要求海拔高度在300-1200米间,且以500米左右最优。另外,适宜的海拔高度也是高粱、小麦等酿酒原料种植所必须的自然条件。
土壤成分度
土壤成分度主要通过影响窖池、原料生产和水质等方面来决定白酒品质。窖池是培养酒类微生物的主要场所,土壤条件越好的窖池,其微生物群就越富集,所产白酒品质也就越高。
粮食品质度
指用于酿造白酒的粮食原料的优质度和适宜度,其中高粱品质尤为重要。高粱籽粒的单宁含量是影响高粱品质的重要因素,较低的脂肪含量(≤4%)和一定的单宁含量(0.5%-1.5%)有助于提升白酒品质。
水质度
古人云“水为酒之血”,白酒生产是微生物繁殖及酶活动的过程,全程须有水参与。酒的香气中含有100多种微量元素,其多源于水。无色、无异味、pH值适中的水,有利于糖化、酯化和发酵。软硬度适合的水质,则能促进酵母生长繁殖,丰富微量元素。
酿酒工艺度
指酿酒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和程度,包括技术精湛的工匠和传人。早在宋代时,泸州一带已有酿酒工艺,明末清初川贵白酒酿酒技艺渐臻完善。
从酿酒工艺学角度看,悠久的酿造历史文化和丰富的酿造工艺技术,是川贵优质白酒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基于以上“九度视角”的分析,应该肯定,川贵地区尤其是白酒金三角地区,是中国知名白酒的最佳酿造区和产业集聚区。
02
加快打造中国川贵名酒产业集群
在先天优势下,面向全球市场,如何跳起摸高,后期发力,增强川贵白酒的市场竞争力?我认为主要做好以下四点:
提升白酒金三角产业集聚质量
支持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白酒龙头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品牌创优等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逐步整合现有中小白酒企业,建设一批高档次的酿酒专用粮基生产地,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向白酒金三角地区集聚。
围绕龙头企业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培育和引进酿酒原料生产、印刷包装、运输物流、创意设计等相关联的配套企业,形成白酒主体产业与配套产业、关联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建立川贵名酒发展联盟
进一步巩固金三角地区白酒产业整体优势,整合两省三市资源要素和支持政策,实现强强联盟。
建立川贵两省省级层面的白酒产业联席会议制度,打破省市行政壁垒,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究世界白酒产业发展动态,解决白酒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难题。
共同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区域性品牌,“金三角”地区生产的白酒,质量符合联盟认定标准,统一印制“中国白酒金三角”标识,形成国际国内整体竞争优势。
定期发布全球白酒产业发展报告,建立川贵在世界白酒行业的主导话语权,占领全球白酒产业链核心和价值链高端。
打造世界级白酒文化博物馆
加快整合“金三角”地区白酒酿酒文化、诗酒文化、品酒文化等,建设世界级白酒金三角博物馆,以酒文化集聚助推产业集聚。
将白酒生态文化、工业文化、企业文化、品牌文化等融入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品鉴体验中,推动“中国白酒金三角”大品牌发展。
依托白酒博物馆开展各类展会、论坛等,拓展博物馆功能,实现酒文化宣传、会展经济、工业旅游、白酒销售等一体化发展。
加大白酒产业创新人才培育力度
实施白酒金三角产业集群创新人才培引计划,集聚一批创新型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建立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白酒产业创新联盟,为促进白酒产业集群发展升级奠定人才基础。
通过增强白酒金三角地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全球化竞争中赢得优势。
03
激活“黄金九度”
助力邛酒产区振兴发展
邛崃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自古盛产美酒。从优质白酒产区的“九度理论”来看,如果满分100,邛崃至少可以得95分,是全国罕见的“好酒基地”,这也使得邛崃成为全国最大优质白酒原酒供给地,赢得了“中国原酒之乡”美誉。
温度方面
邛崃地处盆地、群山合围,年平均气温16.5°C左右,拥有酿造浓香型白酒的黄金温度环境,有利于发酵菌群繁殖壮大,为邛酒提供更多香味物质。
湿度方面
邛崃地处河谷、水量充沛,日照少、蒸发小,空气终年湿润,各月相对湿度75%-87%,拥有酿造优质白酒的黄金湿度环境。
风速度方面
邛崃地处相对封闭的盆地,少风且速度低,年平均风速1.0-1.5米/秒,在全国白酒产区中是风速最小的区域之一。
海拔度方面
邛崃海拔高度恰好在500米左右,拥有酿造优质白酒的黄金海拔度环境。
酿酒工艺度方面
邛崃酿造历史悠久、酿造工艺水平高超。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邛酒“鼎盛时期”,邛崃拥有1000余家酒企,年产原酒30万千升,占全国近70%,一年销往省外原酒约占出川原酒的80%。
当前,由邛崃政府引领的酒企、酒商、媒体的“1+N”模式,正带领邛酒走上突围的复兴之路。我建议,政府和市场应齐发力推动“邛酒振兴”,为邛酒振兴插上翅膀。
一方面,邛崃背靠国家超大城市成都,要积极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充分依靠成都的人才、市场潜力等优势,打造产区品牌形象,打造本土白酒品牌,将“基酒输出产区”变为“名酒供给高地”,将“中国原酒之乡”变为“中国名酒之乡”。
另一方面,重新立品牌、树形象,讲好邛酒文化故事,展现邛酒丰厚的历史底蕴,激活无形资产,让“好酒卖出好价钱”。
本文源自5月14日新华财经刊登的《专访李后强:提出白酒产地“黄金九度”理论 赋能名酒产区高质量发展》一文,略有删减。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