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 | 扬   灵

编辑 | 古利特

在中国历史上,汉高祖刘邦是第一个由农民起义领袖登上皇位的平民皇帝,建立了大汉王朝。从平民布衣到开国皇帝,他以酒交友、组建团队,酒在刘邦事业的几个重要环节起到关键作用,建立西汉王朝后,刘邦虽忙于治理国家、平定叛乱,但依旧醉酒不断。

可以说,酒是刘邦传奇人生中的重要一笔。今天我们带领大家一起了解刘邦人生中与酒有关的三大名场面。

醉酒斩白蛇

刘邦年轻时就喜欢喝酒,在泗⽔(今江苏沛县)当亭长期间经常到酒家赊酒,喝醉了便倒在店里睡觉,却没有被店家赶出去,原因是刘邦每次到他们店里喝酒,生意就特别好。

图片
有一次,刘邦奉命押送一批民工去骊山修秦始皇陵,途中不断有人逃走,刘邦一来担心到了目的地不能向上级交代,二来不忍心同乡去受苦,于是在一顿酒后,借着酒意让民工解散、各寻生路。


然而,有十几个人无处可去,选择跟随刘邦。当晚刘邦喝得酒气冲天,命人在前面探路,结果探路的人回来报告说,有一条大蛇横在路中央挡住了去路。


这个时候的刘邦酒意正浓,大喝一声道:“好汉⾏路,有什么可害怕的!”于是走上前去,拔剑将大蛇斩为两段,追随者见刘邦斩蛇之举,认定他是一个大英雄,决定跟他起事。这就是刘邦醉酒斩白蛇的故事。

图片
不过关于斩蛇这件事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偶然碰上大白蛇,另外一种说法是有意安排。不管是哪种情况,刘邦醉酒斩白蛇是一场开天辟地的酒。

千古第一酒局“鸿门宴”

鸿门宴不仅被誉为“千古第一酒局”,也被认为是“最具杀机的酒局”。故事的大概情节是,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后,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


此次宴会本来是刘邦赴项羽军营请罪,项羽谋士范增献计让项羽借机诛杀刘邦,以绝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后患,但在宴会上,项羽叔父项伯因收受刘邦贿赂,加以阻挠,项羽现场优柔寡断,结果错失良机,让刘邦逃跑了。

图片
四年后,刘邦在垓下(安徽灵璧东南)布置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的项羽兵败在乌江边自杀,刘邦统一天下,建立西汉王朝。


鸿门宴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故事,不仅是学生时代的经典篇目,后来还衍生出大量的文学艺术或戏剧影视作品。

酒后高唱《大风歌》

和以往的酒不同,刘邦在酒酣之际唱出《大风歌》,透露出的是气势磅礴和豪情万丈。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196年,此时刘邦已称帝数年,他率兵东征平定淮南王英布的叛乱。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到自己故乡沛县,大摆酒宴邀请父老乡亲一起纵情痛饮。

图片
在喝酒的过程中,刘邦回想起一步步开创大汉王朝的种种坎坷,不仅感慨万千、泪流满面。不知喝了多少杯酒后,刘邦酒兴大发,击筑而歌,即兴唱出了《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短短三句,抒发了刘邦远大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忧虑国事的复杂心情。


这场酒,刘邦和他的乡亲们喝了半个多月,在准备返程的时候,乡亲们不依不饶挽留刘邦,他又留下来和乡亲们痛饮了三天才离开沛县。


不难看出,酒不仅是刘邦生活中的一部分,也在其事业道路上扮演者重要角色,同时也不得不感叹一句,刘邦是一位真正的酒中饮者。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