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二”,民间俗称“龙抬头”的日子,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龙,作为炎黄子孙的精神图腾,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敬龙赐福,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顺发,龙抬头节延续至今,已被赋予新的现代意义。从传统农业意义上的节日发展为今天的公共节日,龙形象已从早期的民间信仰变成现在的民族文化符号,更代表了当下人们昂扬向上的精神,对新的一年开启新篇的热切期待。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鄠邑区文化旅游与乡村的深度融合,2月21日,中共西安市鄠邑区委宣传部,西安市鄠邑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联合主办的癸卯年“二月二”龙窝酒民俗文化艺术节在西安龙窝酒厂举办。

鄠邑区文旅局副局长卢朝阳,陕西省工信厅巡视员张小平,陕西省酒业协会秘书长陈钊,西安龙窝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明理,媒体,摄影师,网红,当地村民和社会各界文化爱好者等近5万人参加本次龙窝酒民俗文化艺术节。

此次龙窝酒民俗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有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梅花奖获得者、四大秦腔名旦之一的齐爱云带来了秦腔清唱片断,著名音乐人、电影《百鸟朝凤》唢呐演奏者徐小浪先生带领团队用一曲唢呐独奏《百鸟朝凤》为活动助兴,著名音乐人王伟先生携终南国乐团弹唱《满江红》、《将进酒》。著名音乐人徐小浪先生唢呐吹唱《一壶龙窝酒》。咸阳汉服社表演《宴饮礼》等文艺节目。

在活动中主持人邀请西安龙窝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明理先生恭读了《癸卯新春龙窝立窖献辞》。

 

二月初二,春润万物,神龙抬头,五行相长,

龙窝立窖,春风送爽,天地同庆,乡朋共攘,

花雨满天,六时吉祥,金风鼓荡,四海酒香,

礼乐奏响,情溢酒觞,心潮如歌,大野盈黄。

 

尊敬师祖,承法古釀,仁德精诚,矢志不忘,

五谷成浆,渊源流长,龙窝佳酿,惠及四方,

唐诗宋词,承礼成章,诗酒人生,虎步龙骧。

 

二月初二,万物向阳,蛰龙复醒,鄠邑荣光,

五谷生金,四季呈祥,日月恒转,天地徜徉,

兹在龙窝,盛典大张,守正创新,酒运辉煌。

承酒成礼,伏惟尚飨。

喝龙酒,作大事,携手更上一层楼,这一天,倒一杯五谷精华的龙窝美酒,礼敬天地,祈求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个人都有一杯家乡酒的情怀,尤其是每逢佳节,这种感觉更为强烈,而对于地方的名酒而言,与父老乡亲的情感交融,与地域文化的品牌融合,也是其稳健发展的重要优势和竞争力。

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龙抬头,沾龙气”在民间有着根深蒂固的文化意识,在西安龙窝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明理,就结合了这样的文化关联,将酒文化与“龙文化”交融在一起,举办“龙抬头文化艺术节”,不仅形成了品牌的强背书,更为当地人带来了不一样的节日体验,在提高黏附力、归属感的同时,也增加了当地历史文化名酒和艺术文化活动的深度融合。

据了解龙窝酒的独特香味离不开它独特的地理环境,龙窝酒酿造技艺是在关中腹地的自然背景下形成的龙窝酒以关中当地的优质高梁,玉米为原料,选用关中当地优质小麦,大麦,碗豆三种原料按比例混合制成大曲,使用龙窝古井及地下井水酿制。工艺上采用传统的甑锅蒸馏法,清蒸续渣,缓火蒸馏,量质取酒,分级贮存。发酵期:一般控制在16-24天内。采用传统的大酒海和酒缸贮存5年以上。

龙窝酒从制曲到酿造贮存工序繁多大都用手工完成,从诞生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长期以来工艺技术全靠师徒传承,虽然工艺流程以学就会,但关键环节的操作要靠长期的实践体会及感觉才能掌握。加工酿造工艺千变万化,实践经验非常重要,由此可见,龙窝酒的酿造工艺确属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百多年来,龙窝酒作坊奉行恭敬心做酒的理念,一直延续着祭拜龙王和酒神的传统,这种人文传统和其酿造技艺共同构成了古代酿酒文化最为完整的历史面貌,使它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