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 | 敏   敏

编辑 | 古利特


在中国古文中,“露”一词频繁出现——文人墨客常把晶莹、透明、清澈的液体称为“露”或“玉露”。


图片


无论是汉代《长歌行》中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还是南朝谢朓所写的“玉露沾翠叶,金风鸣素枝”,抑或是唐朝杜甫所写的“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都赋予了“露”以晶莹剔透的形象,直到元代顾瑛在《水调歌头·桂》中写到“金粟缀仙树,玉露浣人愁。谁道买花载酒,不似少年游。”将“露”的形象进一步延伸至美酒。


最早可追溯至商朝


根据新国标的定义,露酒是以白酒或者黄酒作为基酒,加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或特定食品原辅料或符合相关规定的物质,经浸、提、和或复蒸馏工艺或直接加入从食品中提取的特定成分,制成的具有特定风格的饮料酒。


图片


事实上,中国人酿制和饮用露酒的历史源远流长。


露酒是我国古老的传统酒种之一,最早被记载的露酒“鬯”可追溯到商朝,唐代杜牧的“贾傅松醪酒,秋来美更香”,宋代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代王冕的“君家秋露白满缸,放怀饮我千百觞”,这些诗词中的松醪酒、屠苏酒、秋露白,都是露酒发展的历史见证。


露酒传承发展数千年,融合了千百年中华民族对酒与药融合机制的深刻认识,如今露酒已成为一种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酒种。


图片


大家耳熟能详的椒酒、栢酒、菊酒、菖蒲酒、羊羔美酒、郁金香酒等,都是露酒。露酒始于商周、拓于楚汉、盛于唐元、丰于明清,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食用、保健、养生多类别。


露酒≠药酒


由于露酒以地道草本、动本原料和新食品资源为核心原料,很多消费者会将露酒简单地归为“药酒”。


但行业人士认为,露酒不是药酒,是中华酒文化和中医养生文化的结晶,中医养生理念是露酒创新之源,其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选择。


图片


露酒的原辅料可供选择的品类很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原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除了枸杞、红枣、龙眼、黑豆等食材,和甘草、茶多酚精华等药用食物,另外还有一些虾蟹提取物等,某种程度上来看,凡是可以食用或入药的品种,基本上都能按照生产工艺而生产露酒。


露酒是以发酵酒、蒸馏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辅料、食品添加剂,进行调配、混合或再加工制成的。市场上销售的果酒类型较多,有枸杞果酒、桑椹酒、石榴酒、猕猴桃酒、五味子酒等众多品种。


图片


理论上来看,优质露酒应有谐调的色泽,澄清透明无沉淀杂质。如出现浑浊沉淀或者杂质则为不合格产品(12个月以上的瓶装产品酒允许出现少量的沉淀)。不同的露酒具有不同的香气及口味特征,原则上要求无异香、无异味,醇厚爽口。出现异香或异味的原因一般是由于酒基质量低劣,香料或中药材变质,配制不合理等原因。


企业纷纷布局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大健康”热潮,露酒凭借自身独特的属性迅速乘上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高速列车。露酒不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且正以较好的势头蓬勃发展。


图片


2023年年底,中国露酒产业发展大会暨露酒价值论坛在“中国酒都”宜宾召开,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在论坛上表示,在酒业整体增长率仅为5%的情况下,露酒保持着年均30%的高速增长,发展空间巨大,预计到2030年,其市场规模可达2000亿元。


图片


近年来,多家知名酒企布局露酒板块。比如,五粮液旗下的仙林生态公司已成为五粮液酒业的三大板块之一,已研发并取得标准资质的酒体独特配方30余个,成功推出“五粮本草酒”“龙虎天麻酒”等中高端产品;泸州老窖立足自身露酒酿造历史,创新推出了“茗酿”“茗酿·萃绿”等养生产品,赋予了露酒新的时代调性;汾酒目前也已经推出40°的白玉汾、玫瑰汾以及38°的竹叶青露酒。


图片


6月28日,四川露酒原酒产业示范园项目签约仪式在资中县举行。资中县人民政府与四川甜城露酒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船城重龙(四川)酒业有限公司签订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占地约80亩,建成达产后,将助推资中县白酒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在业内人士看来,露酒历史悠久、风格多样、感官品质独特、功效作用丰富,在酒类消费市场具有极强发展潜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