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名庄荟携手冰青青梅果酒入局低醇轻饮赛道的消息持续发酵。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名庄荟,加码低度果酒赛道,这点无可厚非,这是市场趋势与消费更迭所导致的必然举措。
但令人诧异的则是,作为首个低醇战略合作项目,在众多果酒品牌中却选择冰青作为首个战略合作品牌,冰青再度被推向聚光灯下。
这个成立于2014年的果酒品牌,先前曾以“梅鹤山庄”之名闹腾了一阵,被陈涛接手之后却长时间保持沉默。在茅台、五粮液、梅争相入局的果酒赛道里,几番唱罢我登场,冰青却意外高光于这个冬季成都糖酒会。
早在战略合作发布会前夕,知酒传媒创始人向宁就与冰青青梅果酒董事长兼CEO陈涛、冰青联合创始人王墙应约并提前分享了“好消息”。在两个小时的交流中,知酒君见证了陈涛从央企高管到自主创业者的角色转变,也清晰的了解到冰青七年里的困阻与成就。一句“锚定果酒中的“茅台”,到现在记忆犹新。
央企一把手,All in 冰青
区别于其他西装笔挺的采访对象,头戴棒球帽、肩挂旅行包、身着颜色较为朴素的运动装,是知酒君对于陈涛的第一印象。此时,恰恰是冰青完成了与中粮集团旗下的名酒新零售赋能平台—名庄荟的战略合作,静待一个发布会的开始。
冰青青梅果酒董事长兼CEO陈涛
对着知酒君,陈涛表现得极为热情与激动,似乎是基于对于冰青成绩的满意。据悉一直以来专注于青梅果酒领域的冰青,在近年来发展速度迅猛。不仅搭建起从原料种植、研发、生产到运营的全产业链,在市场上,冰青品牌更多俘获众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知酒传媒创始人向宁(左)冰青青梅果酒董事长兼CEO陈涛(中)冰青联合创始人王墙(右)
据了解,陈涛曾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粮集团任职21年,其中有11年的时间担任央企二级公司的一把手,后转岗至中国最大的时尚机构新丝路时尚集团做CEO,一干就是6年。2014年在由王墙组织的沱牌舍得意大利米兰国际时装周上,陈涛被王墙递上一杯青梅酒所诚服,由此正式创立冰青品牌。
左:冰青青梅果酒董事长兼CEO陈涛右:中粮名庄荟事业部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韩朝武
从央企高管到国际时尚名模林立的大舞台,陈涛把自己的三段职业总结为“传播美好,贩卖快乐”,这其中的角色转换都是他对“美好生活的高度向往”。被问到为何选择离职创业,陈涛谈及与王墙的机缘巧合,以及这七年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似乎暗合了作为两位创业者的内心世界——七年之氧,营养一生。
提及为何选择青梅酒,陈涛坦言,一是因为青梅历史文化渊源,有着极为深厚的消费底蕴,放眼市场很多爆品都与青梅作为原料密切相关。其二则是认为青梅酒有着极强的应口性与口感依赖,契合年轻消费群体的喜好。
“冰青”联合创始人,成都酒业协会会长王墙(左)
“不管是当年,还是现在,我都对果酒赛道的潜力保持看好!”陈涛的话语掷地有声。但显然,保持同样笃定的还有“冰青”联合创始人之一,成都酒业协会会长王墙,两人谈及酒类行业,均认为白酒行业不缺一瓶好酒,有茅台五粮液……,保健酒同样如此,唯独果酒行业缺一瓶好酒,更缺一个普世价值的品牌,二人亦如当初议事的兴奋,犹如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般。
2017年,陈涛从新丝路辞职,全身心All in青梅酒。据陈涛所言,这四年里,他跑遍全世界引进全封闭、中国唯一的果酒酿造设备,遍访顶级专家打造果酒的“芯片”,对于整个果酒领域有个更为深入与系统的了解,正是建立在科技一流、极致品质的基础上,陈涛越发信心满满。
极致品质+差异化,
打造果酒赛道“茅台”
在all in青梅酒赛道之后,陈涛开始了属于他的“冰青之路”。或许是之前的工作经历,冰青并未先打响品牌声量,而是选择了“退而结网”。如陈涛所言,冰青选择的是先做基础,后做品牌。摒弃成为昙花一现的网红产品,而是以品质和差异化,打造成为青梅酒赛道上的“茅台”。
粮为酒之肉,曲为酒之骨,要酿好酒,首先要有好原料。持续酿造好酒的前提,一定是品质稳定的原料供应。陈涛与王墙多次住进成都西郊西岭雪山下的茫茫梅园,发现千年梅树林,论证高海拔、高落差产区的地标品质,最终得出结论,这片曾经是道教圣山的青梅产地,其典型的高海拔气候驯养的青梅独一无二,世间唯一,北纬30°的黄金气候带,更是青梅生长的天堂。
随后冰青在大邑自建了万亩原料基地——“西岭梅谷”,其青梅果大、肉厚、核小、酸度高、肉质柔软、果香浓郁,赋予青梅酒独特的自然芬芳,为冰青青梅果酒的成功奠定基础。
在酿造上,冰青采用新鲜全果全发酵技术,历经繁复工序,陶坛半埋地下窖藏数年。酿造过程不再采用常规的白酒或食用酒精浸泡,不添加任何色素、香精、防腐剂。这无疑对酿造工艺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为此冰青在传统工艺上进行创造革新,不断加大研发力度,与配制果酒完全区隔开来。
并持续与相关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开展青梅酒课题研究,最大程度保留青梅的原汁原味。同时,对青梅酒消费者喜好与消费习惯进行科学调研,为冰青产品提供技术指导,满足年轻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纵观我国整个果赛道,受工艺本身的约束,大部分品牌很难攻克果酒加热后酸度剧增,以及酒气上浮所产生刺激性气味。冰青通过多次尝试,不断改良配方,终于研制出一款适合加热饮用的青梅酒。以独创的“三次发酵、三次复配”工艺,使得加热后的酒体仍维持本身的天然感、品质感和丰富的香气。
在消费场景上,冰青推出“吃火锅,喝冰青”的营销理念,迅速融入火锅餐饮场景。2018年,由冰青发起,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果露酒发展论坛”,更是扩大消费者对果酒的认知与接受度,关注到冰青青梅果酒的产品。
近年来,果酒赛道高速发展,在各大线下与线上平台上,果酒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曝光率;在社交平台上,与果酒相关的话题也始终居高不下。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仅淘宝、天猫、天猫国际和酒仙网平台4个电商平台,销售额便突破3.2亿,同比增长1626%。更有行业机构预测,在2021年,果酒市场的规模就已达到500亿。
繁荣空前的水面下,是异常激烈的市场“厮杀”。据媒体报道,截至2021年,我国果酒企业便已超过5000家。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巨头的身影,包括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白酒“巨鳄”纷纷入局,借助庞大的渠道优势与品牌认知,在全国果酒市场上攻城略地。
或许是“年轻人不喝白酒”的 观念,导致很大部分年轻人似乎对“老牌”白酒企业旗下的果酒品牌认同感不强,反而更中意纯果酒血统的新锐品牌。这其中莫过于江记酒庄推出的梅见,其2021年品牌价值已高达41亿,在整个果酒品牌中位列第一。
其背后的操盘手江小白更是整个酒水行业内的“另类”,将目标用户定位在新生代消费者身上,凭借极为走心的影响文案和强烈的用户思维,江小白在年轻消费群体中一度走红。同时梅见也获得强大的品牌加持,站稳了垂直市场的“龙头”地位。
环顾当下的市场环境下,既要面对老牌名酒的“降维打击”,又要与梅见等新锐品牌同台对弈,显然冰青的压力巨大。被问到如何与其他品牌竞争之时,陈涛坚定的表示,“冰青一开始就学习茅台的匠心精神,不急不躁,走全发酵路线。当前青梅酒、蓝梅酒都有,原料相同,工艺不同,我们的目标是只做全发酵酒第一品牌!”
陈涛认为,当下的果酒赛道主要是梅子酒,放眼全球都这样,青梅不需要教育,人们认同度与生俱来。再之,果酒相对于白酒仍然是小品类,中国市场这么大,足以容得下几十个品牌,冰青牵手中粮名庄荟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同时,这也是冰青从内向外的战略转折点,随之与中国酒业协会果酒专业委员会的更深度合作,冰青在原料基地、科研体系、行业标准等已经奠定了孤独的领跑者地位,但市场才刚刚开始,期待更多的同行加入共同培育做大品类。
忍过了黑夜,耐得住寂寞,就像陈涛与王墙遁入深山之中的源头修炼一样,他们也是衷情的消费者之一,只为千千万万次的率先试验,为消费者生产一瓶果酒中的“茅台”愿望,就是这个朴素的初心支撑着他们走到了今天。
何来人间一惊鸿,只是世上一俗人。行者陈涛,又开始了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