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笔 | 骆 言
编辑 | 扬 灵
7月18日,茅台1935举行酒体升级品鉴会,这是该产品上市三年半以来的再次酒体升级,此举将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巩固其百亿大单品的市场地位,同时也为行业树立了品质标杆。
当前,白酒行业进入“超级质价比”时代,在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产品力的持续进化成为企业破局的关键。茅台1935通过不断优化酒体品质,在千元价格带构建了坚实的竞争壁垒,其发展路径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启示。
01
酒体两次升级:
茅台1935的品质攀登之路
作为茅台集团第二大单品,茅台1935坚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动态升级策略。在行业调整期,其连续两次酒体升级有力印证了“品质为王”的竞争逻辑。

业绩数据更具说服力:上市首年销售额便达到50亿元,2023年达110亿元,2024年达120亿元,茅台1935创下行业最快破百亿纪录。这一成绩背后,是对消费者反馈的快速响应和持续改进的决心,也印证了茅台1935通过“高质价比”路线赢得市场认可。
从行业视角看,茅台1935的升级实践标志着中国白酒正从生产导向转向消费导向。在存量竞争时代,这种以品质为核心、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长期主义,或将成为破局的关键所在。
02
三维驱动模型:
解码茅台1935的增长方程式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回顾茅台1935的每一次升级,既有传播上的升维,又有品质上的落脚点。
例如本次在武汉主会场及郑州、济南、广州分会场同步举办酒体升级鉴评会,邀请众多专家参与,形成行业共鉴效应,前期更是在河南、山东、广东等多个重点省市邀请上万人参与盲测,全媒体报道推高事件热潮。

一次酒体升级可以在线上线下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力,得益于茅台1935长期以来打造的系统工程。深入剖析茅台1935的成功密码,不难发现其构建了品牌文化、市场策略与产品品质“三位一体”、协同驱动的成长模式,通过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不断表达“长期主义”价值观。
产品的生命力,一方面在于品质根基,另一方面则是与消费者达成深度的情感共鸣。茅台1935的裂变,也源于其身深厚的文化内核。

近年来,茅台1935以喜相逢、寻道中国等IP,构建文化赋能的“双引擎”,将产品融入消费者人生的重要时刻。
2025年,“寻道中国”再启新程,聚焦神奇的北纬30°线,从上海到林芝展开科学探索,目前已成功举办两站活动。

跨越天地,深植文脉,茅台1935在不断探索中刷新文化高度,同时,茅台1935也通过“i茅台”、场景营销以及跨界合作开展全渠道营销布局。
2024年,茅台酱香酒累计投入运营主题终端6000多家、体验中心270多家,实现了对消费者的更精准触达。尤其在2025年通过成功招募美团、饿了么、抖音三大平台的核心运营商,完成了在即时零售和兴趣电商领域的有效布局,成功切入高频次、即时性的消费场景。
通过“品质+文化+场景”的三维驱动,茅台1935不仅巩固了百亿单品地位,更成为中国白酒品牌升级的标杆。
03
百亿征程:
茅台酱香酒的十年战略坚守
茅台1935的崛起堪称白酒行业的典范。从初出茅庐到如今的百亿标杆,仅用三年半就完成了从零到行业领先的跨越,创造了白酒行业的发展奇迹。
作为茅台酱香酒公司的核心产品,茅台1935已快速成长为旗舰担当,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力。

茅台1935的成功密码,在于继承了茅台酱香酒公司的务实基因。
回溯2014年12月,茅台酱香酒公司成立之初,将汉酱、仁酒、王子酒、迎宾酒等系列酒独立运营。十年来,茅台酱香酒公司专注大众市场并实现了惊人增长:营收增长20倍,经销商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市,签约经销商超1100家。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茅台酱香酒营收达246.84亿元,占贵州茅台总营收14.47%;2025年一季度茅台酱香酒营收70.22亿元,同比增长18.3%。

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消费模式重构的背景下,诚如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所强调,茅台酱香酒已成为茅台重要的增长极和护城河,茅台酱香酒将主动对标国内外一线品牌,目标成为茅台酒的“护卫舰”,助力茅台穿越行业周期。
基于此,张德芹对茅台酱香酒未来十年提出更高期待:短期成为集团新增长极,长期目标则是成为大众消费市场的头部企业。
在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凭借对产品品质的坚守和务实的发展战略,茅台1935正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韧性。正如行业规律所示:没有永远的王者,只有持续的突破。
排版:程 节 美编:付佳雪
编校:龚秦川 签审:刘 彬
✦ 好文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