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0日,“茅台1935·寻道中国”第二季第三站活动在中国运河第一城——扬州隆重举行。作为一座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名的城市,扬州的历史、人文以及其独特的慢生活文化,与茅台1935“循历史而来、取匠心而作、向美好而生”的文化基因有着深刻的共鸣。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探寻大运河与茅台1935的背后故事,品味其中的“道”和“美”,并以酒为媒,广交四方宾朋。
大运河的开凿,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延续了两千余年。它不仅是古代中国的交通动脉,更是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的重要纽带。大运河贯通南北,连接了海陆内外,促进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互鉴与融合,塑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开放包容的精神特质。大运河沿岸的城市和人民,因这条水道而兴旺发达,逐水而居的生活方式代代相传,展现出独特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扬州,作为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历来是南北交通的枢纽和商贸重镇。运河的开通,不仅推动了扬州经济的腾飞,也促进了文化的繁盛。扬州的运河遗产点和河道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城市的历史长河中,见证了扬州的兴衰变迁。今日的扬州,依然保有大运河的青春活力,依旧是江苏省的水运黄金线。这条古老的运河,如同历史的见证者,诉说着扬州的光辉岁月和文化传承。
茅台1935,作为茅台集团重磅推出的品饮雅鉴级产品,其命名源自茅台的一个辉煌故事——1935年,茅台前身烧房展品在“西南各省物资展览会”上荣获特等奖。茅台1935的推出,不仅是对这段历史的致敬,更是对茅台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发扬。其酒体微黄晶莹,口感醇厚细致,色香味格有机统一,尽显茅台品质。同时,其独特的包装设计,以中国红为主色调,金色浮雕凸起,象征着对历史的铭记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每一瓶茅台1935,都凝聚了茅台人对品质的坚守和对匠心的执着。
此次活动以京杭大运河为主线,串联起包括扬州在内的多个城市,通过寻找不同城市的文化符号,与中国的美好生活场景相交融。扬州作为第三站,不仅展示了大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展现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活动期间,茅台1935以酒为媒,通过“科学探索-瘦西湖”、“科学探索-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楹联活动、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嘉宾们感受到了扬州独特的历史文化与茅台1935的契合。茅台1935的“寻道”活动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探索,更是以酒为媒,以酒会友,带给人们喜悦和美好的体验。
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高山在致辞中表示,“茅台1935·寻道中国”第二级活动继开封、宁波后,继续以“喜”为主题,沿大运河脉络探寻,品味扬州独特之喜,每一次的“寻道”,都是对各地历史名城独特韵味与茅台1935品牌精髓共鸣的探索。他还强调,寻道就是寻“山河”之道,探美酒与自然和谐共生之喜,作为“中国运河第一城”的扬州,对大运河的精心呵护与智慧利用,与茅台长期坚持对赤水河保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寻“历史”之道,探美酒与文化名城相融之喜,扬州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繁华城市,茅台1935·寻道中国与扬州诗词文化的美妙融合;寻“融汇”之道,探美酒与商贸珠联璧合之喜,扬州既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的连接点,茅台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也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两者都通过古老的黄金水道,不仅催生了古今中国经济的繁荣,更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茅台1935“寻道”扬州,沿历史之迹,悟文化之道,茅台1935“觅喜”杨州,以酒为媒,以酒会友,相逢即缘,喜不自胜。
活动期间,还特别安排了古琴演奏《梅花三弄》和舞蹈《烟雨扬州》,这些艺术表演生动展现了扬州的文化底蕴与诗情画意,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同时,茅台1935·国之大医公益基金向扬州市中医院捐赠50万元,助力寻道沿途城市当地中医药事业发展事业,这一公益举措不仅展现了茅台品牌的社会担当,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医药这一中华文明瑰宝的传承与创新。
接下来,“茅台1935·寻道中国”第二季还将继续以京杭大运河为线索,串联起以开封为首,包括宁波、扬州、淮安、济宁、天津、北京在内的多个城市。通过寻找不同城市“喜”的场景,与大美中国的美好“喜”相逢,为消费者带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