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水河为媒,
茅台织就全球酒业命运共同体新图景。

提到茅台,有人想到一瓶穿越时光的佳酿,有人看到一家现代化管理的标杆企业,有人铭记一个从大山深处走向世界的民族品牌,这是不同人眼中茅台的不同角色。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不同的人群眼中,茅台扮演的角色也各有不同。
在10月28-29日举行的首届赤水河论坛和乙巳年(2025)茅台酒节上,我们看到了茅台的更多种角色。
在赤水河论坛上,茅台方面表示,以赤水河为名举办此次论坛,旨在为全球酒业搭建深度对话和交流平台,深化产区互鉴,赋能文化传播,为全球酒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赤水河是“传承赓续”的文化之河、是“和谐共生”的生态之河、是“互通往来”的开放之河、是“惠泽一方”的发展之河。
而贵州茅台作为赤水河流域的一颗明珠,他扮演的更多重角色也就呼之欲出——是美好生活方式的传递者,是世界酒文化交流平台的建设者与守护者,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更是品牌强国之路上的探索者。
世界大同的文化交流聚合者
一场论坛,汇聚了全球酒业智慧;一条河流,连接着不同的文明对话。
首届赤水河论坛以“天地位育”为主题,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中国茅台联合发起。本次活动吸引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驻华大使馆、法国国家品评鉴定酒类专家协会、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中国酒业协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新华社,贵州省、遵义市、渭南市、烟台市、潍坊市、仁怀市、安溪县、文水县等相关领导嘉宾参与。
企业方面,保乐力加、人头马君度、酩悦轩尼诗、卡慕世家、爱丁顿、宝酒造、肖邦伏特加、茅台、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洋河、郎酒、习酒、燕京啤酒、今世缘、西凤、张裕、董酒、会稽山绍兴酒、阿里、蒙牛、格力、元气森林等中外名酒企业代表、文化和经济领域名人、中外媒体代表等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的阵容之强、规格之高,为行业罕见。
“天地位育”的概念源自《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恰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理念的生动诠释。

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表示:“天地位焉体现美酒的风土密码,万物育焉展现生命的协同交响,酿酒的至高哲学在于追求‘致中和’的境界。” 这一主题不仅契合酒业发展的本质规律,更呼应了全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诉求。
作为赤水河流域的核心企业,茅台对 “天地位” 的敬畏,体现在对生态的极致守护中。累计投入超 4 亿元联动上下游企业共护流域生态,全力呵护长江上游超 40% 珍稀特有鱼类的生存家园,让“天地共酿”的酿造理念有了坚实的生态根基。而“万物育”的共生智慧,则让茅台跳出单一企业发展的局限,以赤水河论坛为纽带,搭建全球酒业交流平台,推动不同文明、不同产区的酒企共生共长,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东方智慧。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驻华大使西尼沙・贝尔扬在致辞中表示,论坛的意义超越行业策略探讨,更在于搭建文明对话桥梁;蒙古国驻华大使恩赫包勒德通过视频致辞,期待活动成为增进相互理解、推动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契机。

作为首届赤水河论坛的重要成果,茅台牵头发起“世界酒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联合 20 余家国际知名酒企发布《国际名酒赤水河宣言》,从生态保护、品质坚守、文化互鉴等八个维度勾勒全球酒业发展框架,让赤水河成为世界酒业命运共同体的起点。
传统酒文化的守护者
如果说赤水河论坛彰显了茅台的开放格局,茅台酒节则深植着茅台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
作为茅台连续举办22年的品牌活动,茅台酒节承载着对自然时令的顺应,对技艺传承的礼敬,“顺天敬人、明理厚德”由此而来。而今年茅台酒节在仪式感上也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更多惊喜。

除了与历届茅台酒节相传承的“礼敬周恩来总理”“礼敬茅台先辈”“三献礼”等流程之外,今年《茅台酒酿制技艺传承人口述史》的发布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注脚。这部口述史真实记录了茅台技艺的传承脉络,经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等专家肯定,其学术价值与时代意义不言而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朱迅携国家话剧院演员演绎情景剧《孝酿》,展现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厚德”之风;而在《茅台厚德赋》的朗诵声中也传递出茅台人对“顺天敬人 明理厚德”企业价值观的坚守。
从端午制曲、重阳下沙的古法坚守,到口述史留存技艺的创新实践,茅台用行动诠释着“文化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影响力”。这种坚守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让酿酒技艺与文化内涵代代相传,成为历史经典产业的鲜活样本。

作为酒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茅台肩担着“守护根脉”与“香飘世界”的双重责任,对于两者的平衡之道,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表示,茅台以“时、空、坊”为工艺内核,通过飘带、小酒杯等文化符号,以祭酒节、体验馆等载体传递品质与文化;同时借助 ESG 落地、国际交流等方式,让传统工艺与现代趋势同频共振。
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
在赤水河论坛的活动现场,有嘉宾向知酒君表示:“茅台邀请这么多中外名酒来参加赤水河论坛,让自己的企业在茅台承办的活动现场有一个发声的机会,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龙头企业海纳百川的胸怀,也看到了茅台大力推动中外酒业发展的温暖情怀。”
从赤水河论坛主论坛的三场跨界对话和三场分论坛的主题安排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茅台对于当下酒业发展的深度思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赤水河论坛上,“名酒+文化”“名酒+时尚”“名酒+美食”三场跨界对话,汇聚著名演员、导演、编剧、流金傲威ORVIE创始人苏菲·玛索,观复博物馆创办人、著名文化学者马未都,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秦书尧,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汾酒股份公司总工程师韩英等中外酒业知名从业者与学者,从产业实践、文化传播、消费场景等维度建言献策,为“酒+”生态构建提供多元思路。
作为一种既有物质属性又有精神属性的饮品,酒兼具品饮、文化、时尚等多重价值,这三场对话恰恰切中了大众对于美酒的诉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而面对行业转型期年轻化、国际化、数字化的三大核心命题,论坛针对性设置“拥抱‘Z 世代’”“中西酒香跨文明对话”“酒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 三大专题论坛,并邀请到行业内外的优秀从业者进行观点分享,以“他山之石”为当前酒业面临的挑战带来跨界经验。
正如参会嘉宾所言,美酒既是物质享受,更是传递友谊、丰富生活的精神载体。茅台以行业龙头之姿,牵头整合资源、汇聚智慧,既为自身发展谋篇布局,也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彰显了领军者的责任与担当。
与国同频的企业价值担当者
走过70余年,茅台的角色始终在随着企业的发展、行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曾经的出口创汇硬通货,现在已经成为消费者美好生活的见证者与传播者。
时代浪潮滚滚向前,茅台的角色始终与国家发展、行业变革同频共振。近期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推动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将酿酒产业与丝绸、陶瓷、中药等并列,正式列入 “历史经典产业” 序列,标志着酒业从经济产业升维至传承中华文明的战略高度。“十五五”规划的审议通过,更赋予茅台新的历史使命。
作为历史经典产业的领军者,茅台以实际行动践行战略担当。赤水河三场分论坛现场先后发布了《中外名酒发展指数报告(2025)》《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贵州・仁怀)可持续发展 ESG 报告》中英文版等重磅成果,为行业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也展现了茅台作为世界头部酒类品牌在标准制定、产区保护、ESG 实践等方面的领先探索。
从赤水河生态保护到全球酒业标准引领,从传统技艺传承到数字化转型,茅台正走出一条 “文化赋能、创新驱动、开放合作” 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为新时代的企业公民,茅台完成了从“商品供应者”到“意义提供者”的跨越。通过赤水河生态保护、打造国之栋梁公益IP等举措,让“顺天敬人、明理厚德”的价值观得到具象化的传递,与当下消费者重视社会责任、追求精神满足的需求同频共振,更通过文化体验馆、沉浸式活动等载体,构建了 “功能价值 + 体验价值 + 情绪价值” 的三维矩阵,让品牌穿越行业周期,获得持续增长的动力。
两场行业盛事落幕,赤水河的酒香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仍在延续。赤水河的酒香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仍在延续,茅台的角色也在持续升级 —— 从文化交流的桥梁搭建者,到传统技艺的坚守传承者,从行业协同发展的赋能者,再到全球酒业生态的引领者,茅台正以 “致中和” 的经营哲学,走出一条 “文化赋能、创新驱动、开放合作” 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赤水河谷到世界舞台,茅台的每一个角色都承载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民族与世界的对话。在 “顺天敬人、明理厚德” 的价值观引领下,这家民族品牌正以更开放的格局、更务实的行动,书写着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让中国酒香真正飘向世界,让中国文化获得全球认同。
欢迎文末讨论、点赞、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