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报价平台,

定义不了茅台的长期价值。



图片

打开“今日酒价”“酒价内参”等平台,飞天茅台的当日批价总会占据醒目位置,哪怕是10块钱的涨跌变化,都足以成为当日内容的标题。


这些报价平台已成为白酒流通端的“日常闹钟”,他们反映了大流通产品在当地的价格表现,对终端商来说,报价平台的信息剥离了内部信息差,的确有参考价值。


但过分紧盯数字涨跌,也就陷入了将茅台报价等同于茅台价值的误区,认识茅台,不能从报价平台开始。


图片


平台报的是什么价?


通常情况下,报价平台每日公示的产品价格并非商品零售价,而是“内部调货价”,即该平台所在市场范围内商家之间的产品交易价格,以茅台为例,各地调货价通常比零售价便宜100-150之间。


所以,平台报价往往只能代表所在地区当天的市场表现,未必适合国内其他地区参考,更不适合消费者作为价格参考。


为什么会有报价平台?


通常,白酒价格采用双轨制价格模式,官方指导价与实际零售价并不相同,白酒的实际零售价受厂家政策、供需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这造成了终端商长期处于价格不透明的阶段。正是这种不透明催生了报价平台的出现。


报价平台为什么被需要?


在整个白酒市场的流通链条中,报价平台弥合了经销商和终端信息不对称的天然壁垒。白酒批发价(即“调货价”)长期受短期因素干扰,某大商为资金回笼抛货的应急价格、区域货源短缺导致的临时溢价,都曾让渠道商陷入决策困境。


平台通过汇总数据,剥离了渠道间的信息差。对烟酒店老板、二级经销商而言,这些数据是进货量决策的安全气垫,避免了因信息差带来的亏损。


但对企业来说,报价平台在剥离了信息差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剥离了市场消化能力的弹性。例如今年夏天,某浓香白酒品牌的渠道商恶意甩货,导致区域市场供需瞬间失衡,让该品牌核心单品价格一夜之间下滑近百元。但报价平台的价格公示,让这款产品从区域范围的雪崩瞬间升级为全国范围的崩盘,直到现在依然未能止损。


图片


尽管存在地域局限,报价平台的价格曲线仍能实时捕捉供求变化。以茅台为例,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其价格实现一日四连涨,这一现象直观体现了茅台在消费端的强大需求力。


但深究起来,单日报价不过是当天的供求快照,它只能呈现茅台酒供求关系的波动,却无法照见消费者心中对茅台的“首位度”,而后者才是茅台市场地位的核心支撑。


真正能体现茅台消费者首位度的,是购买行为背后的数据反馈。


今年双十一期间,多平台数据形成了清晰佐证:京东商城酒水板块销售额第一,公斤装飞天茅台与2019年飞天茅台跻身爆卖认证;抖音酒水榜单中茅台销售额排行第一;美团闪送平台上,茅台酒销量同比增长612%,同样稳居榜单首位。不止一家电商平台用实打实的数据证明,消费者将更多“选票”投给了茅台。


支撑这种消费选择首位度的,是茅台近年供求关系向平衡、健康方向的持续演化,具体体现在三个关键维度:


一是供应结构更趋优化。围绕“三个转型”战略,茅台新增公斤装、375ml小瓶等细分规格产品,投放时严格遵循“匹配真实需求”原则,有效缓解了主品的市场压力;


二是产品回归喝的本源属性。今年九月,茅台酒市场端动销数据环比增长约一倍,同比增长超20%,经销商存销比持续降低,消费场景的落地让产品真正流向饮用端;


三是实现“不炒”的价值回归。随着消费属性增强,茅台酒的投机需求逐步退潮。与其说茅台酒价格出现下跌,不如说其价格从炒作区间回归到理性消费范畴。


由此再看报价平台呈现的茅台价格,它反映的不再是单一的供求波动,而是一个供求关系更合理、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市场形态。如今的茅台,早已无需通过代购溢价来证明自身价值,其消费者首位度与健康的供求结构,便是最有力的佐证。


图片


11月17日,财经作家刘润在来遵义研习的途中发布文章和视频号,表达了对当前茅台市场变化的看法,其视频号内容标题为“茅台跌价:从‘酒桌文化’回到‘酒文化’”。


在刘润看来,茅台酒价格波动的核心逻辑,是酒桌文化向酒文化的艰难转身。过去的茅台是社交货币,摆上桌就是态度;如今真实消费需求下降,囤积的酒越积越多,必然带来价格的波动。


什么是酒文化?


“当年轻人不再为面子买单,茅台正从金融神坛回到餐桌,这才是酒该有的样子:不为攀比,只为品一口好滋味。”这是刘润作为一个商业观察者,也作为一个消费者对茅台做出的评价。


不要做服从性测试的工具,只为品尝一口好滋味,只为微醺的一晌贪欢,这是这一代人对酒文化的理解。而作为行业头部,茅台也必然经历最为直观的风向变化。


在这样的环境变化中,茅台的表现如何呢?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商务宴请及公司团建活动同比减少24.2%,而高端商务宴席场景被认为是茅台酒最核心的消费场景。按道理说在这样的环境下,茅台酒的销量下滑应该是不可避免且显而易见的。


但事实是今年前三季度,茅台酒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28%,这是茅台酒在外部环境剧烈变化的条件下取得的成绩。


茅台的增长让更多人相信,在剥离了政商务的功能属性之后,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依然可以仅凭功能属性,被广大消费者选择,这不仅是茅台穿越周期的底气所在,更是整个白酒行业越过生死线的信心所在。


上一个周期,茅台凭借难得的显性共识,在“功能至上”的消费语境下登顶,而在当下周期,即便消费逻辑已然转变,茅台依旧是消费者心中无可替代的美酒,从“社交属性”到“品饮属性”的转变,茅台酒回归得很扎实。


每当行业把目光纠结于产品的价格波动时,茅台却在用不同消费语境下的稳定增长,验证着高端白酒的核心价值逻辑。真正的市场竞争力,从来都与消费者需求同频,从“酒桌社交的工具”到“品饮本身的享受”,茅台的增量,或许正是让酒回到“杯中”的关键信号。图片


关于茅台报价,您有什么看法?

欢迎文末讨论、点赞、分享!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