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茅台以赤水河为名举办论坛,旨在为全球酒业搭建深度对话和交流平台,深化产区互鉴,赋能文化传播,为全球酒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茅台发起赤水河论坛,不仅是一场行业集会,更是一次战略“登高”。它标志着中国酒业正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共生”,从“产品竞争”转向“生态竞争”,从“文化自赏”迈向“文明互鉴”。

文|陈俊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重阳宜登高,千古习俗背后,体现了国人登临高境、俯瞰人生的意趣和哲思。在登高中,我们或许更能看清自己,以及脚下这片朝夕相处的大地。


在重阳下沙之际,一场“登高会”在赤水河畔徐徐展开。10月28日,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中国茅台联合发起的2025赤水河论坛在茅台镇隆重拉开帷幕。


这场以“天地位育”为主题的首届全球酒业盛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400余位名酒企业代表、行业专家。而茅台正通过一次战略“登高”,从赤水河看向河谷文明,从一瓶茅台酒看向万千风土。


图片
陈华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华表示,茅台以赤水河为名举办论坛,旨在为全球酒业搭建深度对话和交流平台,深化产区互鉴,赋能文化传播,为全球酒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赤水河论坛

一次跨越国界的约定


“这场论坛注定会载入酒业史册。”


在参加完赤水河论坛后,一位嘉宾如此说到。云酒头条亦有同感,无论是从会议的立意、主题,还是规格、规模,都堪称“一流”。


首先,活动立足赤水河独特生态与酿造文明,致力于搭建中外酒文化沟通桥梁,为全球蒸馏酒产业绿色发展注入中国“赤水河智慧”,探寻中国酒业未来方向与全球酒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活动设置上,首届论坛依托“主论坛+三场专题论坛”的结构,通过高层次对话平台、主旨演讲、公开课、名酒产区探访等系列活动,搭建了一个中外酒文化共融互鉴的国际化平台。


·
图片
图片
图片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例如三大专题论坛,分别锚定未来、文化与科技。“拥抱‘Z世代’分论坛”直面消费代际更迭;“中西酒香跨文明对话分论坛”探寻文化共融与产业共赢的路径;“酒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分论坛”探讨酿造数字化、营销智能化。


活动更是吸引了全球目光,汇聚了400余位来自全球酒业的精英。


其中包括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驻华大使馆、法国国家品评鉴定酒类专家协会等国际代表,中国酒业协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等国内行业机构;贵州省、遵义市、渭南市、烟台市、潍坊市、仁怀市、安溪县、文水县等政府领导。


以及来自保乐力加、人头马君度、酩悦轩尼诗、卡慕世家、爱丁顿、宝酒造、肖邦伏特加、茅台、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洋河、郎酒、习酒、燕京啤酒、今世缘、西凤、张裕、董酒、会稽山绍兴酒、阿里、蒙牛、格力、元气森林等中外名酒企业代表、文化和经济领域名人、中外媒体代表。


阵容之强、规格之高,可见一斑。活动期间,与会嘉宾围绕河谷文明与酒业发展、生态文明与产业责任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


图片


作为论坛的重要成果,“世界酒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在论坛上正式启动,20余家世界知名酒企共同发布《国际名酒赤水河宣言》。


图片


论坛还开创性地发布了《中外名酒发展指数报告(2025)》(中英文版)和《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贵州·仁怀)可持续发展ESG报告》(中英文版),探索为全球酒业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数字化发展的价值标尺。


这些成果立足产业实际,梳理了中外酒业发展的共性规律与差异化优势,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思想动能。


为什么举办赤水河论坛?


在云酒头条看来,在全球酒业面临结构性调整的今天,茅台发起赤水河论坛,背后是对行业未来的深刻洞察。


从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发展数据来看,中国白酒行业仍处在深度调整中,上半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已减少至887家,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产量方面,2025年上半年白酒产量为191.59万千升,同比下降5.8%,行业销售收入达3304.2亿元,同比微增0.19%,利润总额为876.87亿元,同比下降10.93%。


从上市公司表现来看,2025年上半年,白酒板块实现营收2414.2亿元,同比下降0.8%,归母净利润946.3亿元,同比下降1.2%。


图片
李迅雷


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当前白酒行业面临需求萎缩下的供给矛盾。从供给侧来看,全行业产能利用率已降至62%的历史低点,而新建产能仍在持续释放。据统计2020-2024年间,主要白酒产区新增产能超过200万千升,相当于行业当前年产量的48%。


事实上,面对全球经济压力和消费习惯的变化,海外酒企同样面临行业下行压力。


云酒头条梳理发现,近年来全球酒业头部企业均承受着业绩压力,烈酒行业的发展困境日益凸显。数据显示,帝亚吉欧、保乐力加、LVMH、人头马君度等巨头均出现业绩、销量下滑。


·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帝亚吉欧2025财年(2024年7月1日-2025年6月30日)业绩报告,显示:其2025财年全球净销售额为202.45亿美元,同比上一财年下滑0.1%,消除汇率等因素后则录得有机增长1.7%。


最新财报显示,保乐力加集团2025财年净销售额为109.59亿欧元,同比下滑5.5%,剔除汇率变动、收购等因素后的有机下滑则为3%。


因此,全球酒类市场正经历显著的结构性调整,站在历史性的转折点上——由消费习惯重构、技术革新与文化觉醒共同驱动的深刻变革,正在重塑整个酒业产业链。


如何应对挑战?单靠一家企业、一个地区已不可行,而只有大家凝聚共识,携手共进,方可开创一个崭新的未来。而这,正是赤水河论坛举办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在这场全球酒业重塑中,茅台作为领军企业,自然扛起了重任。


图片
秦书尧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秦书尧表示中国白酒的国际化是中国名酒面向新时代的重要课题,也是历史机遇。2023年全球烈酒销售收入约为3.82万亿元,呈现增长态势。据预测,2024年至2027年间,全球烈酒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5%左右。他特别提到,刚刚结束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这为中国名酒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契机。


云酒头条认为,参与全球酒业治理,甚至主导全球酒业标准性建设,不仅茅台的一份担,更体现出茅台在国际化路径上的崭新思考。以赤水河论坛为节点,茅台的国际化征程也将迈入新的台阶。


为何是“赤水河”?


一条河塑造一种文明,一种文明孕育一瓶好酒。


从河谷文明的宏大视角审视,这场论坛不仅是一次行业聚会,更是对茅台战略远途的清晰注解。


纵观世界文明进程,大河是孕育文明的摇篮。尼罗河催生了古埃及,两河流域见证了巴比伦的辉煌,而长江与黄河,则共同滋养了华夏文明的绵延不绝。同样,在全球酒业的地理版图上,河谷也始终是传世佳酿的天然原点。法国波尔多的加龙河塑造了葡萄酒的典雅,苏格兰斯佩河奠定了威士忌的醇厚底蕴——每一处名酒产区,都离不开一条河流的馈赠。


赤水河,正是这一规律的东方注脚。


图片


作为“中国美酒河”,赤水河流域汇聚了茅台、郎酒、习酒等世界级名酒品牌,其独特的自然生态、微生物群落与传统酿造技艺,共同构成了全球蒸馏酒领域中不可复制的产区禀赋。赤水河贯穿黔川两岸,串联仁怀、古蔺、习水、金沙、赤水等多城,共同形成了世界级的酱香白酒名酒带,印证了河谷与酒文明之间生生不息的共生关系。


而茅台选择以“赤水河”为名发起论坛,不仅是对地理标识的致敬,更是对一种酿造哲学与产业伦理的彰显。


“天地位育”——这取自《中庸》“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论坛主题,正是赤水河产区精神的凝练表达。赤水河千年奔流,气候相宜、山川相契,恰是“天地各安其位”的自然写照。茅台恪守“重阳下沙”的传统工法,顺应自然节律,尊重微生态周期,也正是“万物各得其所”的酿造实践。


图片
何勇


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表示,赤水河论坛以“天地位育”为主题,正是产区协同共生的要义。因为世界上任何一款传世佳酿的诞生从来都不只是技艺的堆砌,而是一场天地人共鸣的修行,是“天地位育”宇宙法则在杯盏之间的微观呈现。


图片
王莉


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表示,茅台既是一瓶有着地域与工艺标识的物质产品,更是一段被时间、仪式与故事不断丰富的精神文化。她强调,正是在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积淀之下,茅台才能在中西酒文化对话中既守住本土根脉,又拓展国际话语与理解的空间。


而赤水河所提供的“天人共酿”的东方智慧,以及贵州所实践的“产业共生”的发展模式,正为全球酒业提供着一份独特的价值范本。


图片


因此,茅台发起赤水河论坛,不仅是一场行业集会,更是一次战略“登高”。它标志着中国酒业正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共生”,从“产品竞争”转向“生态竞争”,从“文化自赏”迈向“文明互鉴”。


作为领军企业,茅台以“天地位育”的哲学,诠释了对自然的敬畏、对传统的坚守,以及对全球酒业未来的责任与远见。这条河,不仅酿出了茅台的醇厚,也正牵引着中国酒业走向更开阔的共荣之路。


当更多产区与企业循河而行、携手共进,中国酒业有望在世界舞台上,书写下一个河谷文明的新篇章。


· END ·
你怎么赤水河论坛

欢迎文末评论、点赞、分享!

*文中配图来自活动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文于#云酒头条 首发,欢迎授权转载

转载/合作/投稿/咨询可回复关键词

欢迎提供线索,采用1000元起

13296381611(手机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