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两山”基地揭牌,生态环境建设成酒业发展“必答题”2023年12月6日文|知酒团队日前,《生态环境部关于命名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公告》发布,茅台集团获评国家级“两山”基地。11月29日,茅台集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工作推进大会召开。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傅涛,贵州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黄幸,遵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工商联主席曹鸣凤共同为茅台集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揭牌。当下,作为对环境生态有着高度依赖性的酿酒产业,在茅台等酒企的引领下,正积极围绕“两山”工作展开诗意理想,主动践行着酒业的责任与担当。茅台为“美生态”作答“生态环保到底是成本还是利润?我们把生态问题、环保问题处理好了,就可以转化为利润。我们今天大会要研究的就是‘转化路径’。”丁雄军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实践什么,创新什么,核心是转化。“我们的能力和水平就在于是否能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作为中国白酒行业公认的龙头企业,茅台一直将生态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抓手之一。2015年在丹寨成立了茅台生态农业公司,而2023年丁雄军所著《茅台美学十题》的第一题,便是茅台酿造环境之生态美学。此外,全书的各个板块对生态都有着墨,可见,酿好酒与做好生态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正相关关系。10月10日,贵州省赤水河流域茅台酒地理标志保护生态示范区进入《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拟命名名单》。而在2022年底,茅台就已获评省级“两山”基地。茅台对“两山”优秀的转化力,得到了“官方认证”。获得两大称号后,茅台集团召开生态环保主题会,公布一系列新举措,以生态“活水”浇灌实践创新,聚焦“绿线”升级茅台绿色生态和绿色产业,构建“两山生态圈”。《茅台集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工作情况报告》显示,茅台先后系统建设并升级改造了厂区管网和污水处理等设施,赤水河干流茅台段水质长期稳定在地表水Ⅱ类,区域空气质量优良率达 98.7%,同步规划建设中华生态湿地,对达标“尾水”净化回用,降低对赤水河的生态影响,全力保障污染防治实效,不断聚焦绿色发展动能。据了解,茅台围绕“一基地一标杆”总体目标,着力推进“增水、提气、固土、护微、生态系统平衡”五大专项工程,持续开展“节能降碳增效、绿色产品设计、产业链绿色转型、绿色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生活”五大专项行动,努力构建“山水林土河微”生命共同体,让茅台的天更蓝、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发展生态成行业共识酒是典型的“地域生态资源特色产业”,同时横跨一、二、三产业,具有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独特优势。生态这一庞大课题,并非某一家酒企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需要达成共识,各自发力。五粮液集团董事长曾从钦此前曾公开表示,五粮液将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大力优化能源结构,想方设法保护好长江上游水质,打造生态化园区、提供生态化产品、实现生态化生产,全力创建“零碳酒企”,打造中国白酒生态标杆,引领行业绿色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而在近期刚刚举行的首届链博会绿色农业专题论坛上,五粮液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李健介绍说,作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国家级绿色工厂和行业首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五粮液全面推进“零碳酒企”建设,以绿色产品设计供给理念,打造绿色白酒品牌。同时全面实现生态化生产,探索绿色制造集成新模式,带动产业链绿色转型。山西汾酒也一直坚持绿色发展,深入贯彻汾酒复兴品质纲领,走好“酿好酒、储老酒、售美酒”的长期主义品质路线,在绿色生产、原料种植、全产业链发展、生产酿造工艺等多方面开展绿色实践、绿色探索,起到助推行业发展的作用。成功跻身2023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就是对汾酒多年来坚持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肯定。郎酒在环境保护上也是不遗余力,不计成本。董事长汪俊林曾多次强调要守住二郎的这片好山水,珍惜天赐赤水的好生态,谋求绿色发展才是郎酒最长远的发展。据不完全梳理,从2012年以来,郎酒已经先后投入超5亿元,建成二郎污水处理站、吴家沟污水处理站,新建中水管网33.8公里,同时,委托业内领先的环保公司专业化运营污水处理站,巩固提升水生态环境管理效能。也正是因为不遗余力地投入生态环境保护,郎酒曾连续五年被评为“四川省环保诚信企业”。以上企业只是酒业投身生态的部分缩影。在今年21家酒企发布的2022年ESG报告里,与环境保护与生态的运行数据作为衡量企业发展的关键指标,被详细呈现在公众面前。以酒鬼酒为例,其在2022年ESG报告中,披露了近三年的环保投入,从2020年到2022年三年间分别为:977.14万元、2498.6万元、2500万元,酒鬼酒每万元产值碳排放量也下降至0.0685吨。生态投入带来发展效益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被再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再次凸显。在生态保护已成为行业共识的前提下,生态战略的实施也深刻体现着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诉求。从头部企业以及各大产区在生态保护以及绿色发展上采取的动作来看,减排、污染治理、产业链升级、环境立法保护等是重点攻坚方向。就生态而言,酒企多围绕在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碳排放、能源节约、水资源管理等生产层面。绿色生产对产品品质的提高有着直接影响,绿色生态为酒企发展注入新动力的同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亦十分明显。产区层面,从云贵川三省区域协同立法共同保护赤水河,到仁怀大力整合小散弱酒企,到各大产区将环境保护作为十四五重要战略目标,生态作为产业运行底线,也正在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经济价值。在酒业,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产业发展的健康与否。《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在生态保护上构建酒类产业生态酿造体系,促进酒类产业向绿色生态发展全面转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无论是在单个企业层面,还是行业产区层面,生态不仅支撑着产品品质,也是产业长期发展的基石,决定着产业的发展潜力与后劲。诸多酒类企业也以行动回应了生态的利润与成本之题。部分图片或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新闻爆料,独家线索,核实采用即支付1000元。电联知酒君:19302852428(同微信)更多视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