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执笔 | 洪大大

编辑 | 扬   灵


任何行业都存在周期性,白酒也不例外。过去一年时间里,在产业周期影响下,高库存、低动销、消费疲软成为年度高频词,行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市场低迷的环境,以茅台、五粮液为首的龙头酒企率先出手,通过控货、控量等护盘措施维护渠道健康生态。在业内人士来看,这是产业周期下企业作出的战略考量,如果龙头企业的这些措施在市场能起到积极作用,将会成为调整周期下的节点所在。


01

茅台、五粮液......

龙头酒企连续释放信号


就以往来看,旺季抢筹码、压货、动销,淡季控货、挺价、维持势能,本是强势品牌惯例,但就2024年开始,市场库存增加,消费预期持续转弱,传统的旺季压货,淡季控货等手段开始失效,各大酒企开始从战略层面重新打造市场运行规则,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当下的普遍问题。


图片


首先是茅台,在去年年底举办的经销商联谊大会上,茅台明确表示调整飞天53度500ml茅台酒、珍品茅台酒、飞天53度1000ml茅台酒等产品投放量,进一步强化普茅大单品作为橄榄型产品矩阵的腰部地位,激活终端消费动能,提升消费触达率。


今年开年,茅台便积极落实这一政策,在蛇年生肖酒上进行放量,这一动作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合理稳定价格区间,使得茅台产品回归消费价值。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五粮液在春节期间发布了减量通知,其中提道,第八代五粮液合同计划量实行超额累进调减——专卖店签约量超过1000件至2000件的部分,调减30%;超过2000件至3000件部分,调减40%;超过3000件部分调减50%。渠道运营商减量规则中,超过1000件部分调减50%。


在这一政策影响下,五粮液春节销售整体量价均有增长,终端零售价格也上涨至1020元/瓶,牢牢锁定千元高端价格带。


图片


长江酒道还注意到,今世缘也发布《关于暂停接收国缘四开、对开销售订单的通知》,内容显示:经研究决定,即日起暂停接收42度500ml国缘四开、对开销售订单。


无论是茅台市场投放量的调整,还是其他酒企的控货举措,其目的还是稳定渠道健康,提振经销商的信心,从而刺激消费市场。


02

密集信号之下

2025年是调整期节点?


控货稳价本就是企业的常规操作,利于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保持动力,但仔细来看,会发现有些许不同之处。


图片


一方面是控货的时间提前,根据以往的惯例,酒企大部分选择控货的时间为3、4月份,但今年选择在春节前后便开始,虽然理由各有不同,但核心是一致的,即通过暂停供货核心产品来调节市场供给,稳定价格体系。


此外,在今年发布的10家上市企业业绩预告中,仅4家预计实现稳定增长,其余6家业绩均出现下滑,个别企业甚至预亏。在说明业绩变动原因时,酒企高频次提到“动销、库存去化、经销商回款意愿”。


在去年各大酒企举行的经销商大会上,众多酒企已经明确喊出“保障渠道利润”“让经销商赚钱”的口号,并开始付诸行动。


图片


另一方面,从茅台和五粮液的动作可以看出目前行业的紧迫感。长江风酝商学院副院长、酒类品牌营销专家李春霖表示,当下白酒产业调整已经进入一个节点,这个节点指的便是各大酒企,尤以茅台、五粮液为首的头部酒企针对当下市场环境进行深度调整。


“有了动作便会有反馈,这个反馈会变成力量推动它前进。”李春霖表示,在上一个产业周期也分为几个节点,一是调整期间大家没有反应的时期,二是开始有所动作,但有些动作是错误的,进而拨乱反正的阶段,三便是平稳度过周期的阶段。就目前而言,企业已经到了用措施救自己的阶段,但这些措施是否是正确的,还需要市场去验证。


李春霖还认为,上一轮的教训很深刻,这一轮企业应该会吸取经验,保持默契,不去刻意的压迫与压榨,保持这样一个克制的心态,在目标上不去冒险,这一轮应该会安然的度过。


图片


各个行业都有周期性,面对产业调整周期,龙头企业主动调整策略,强调厂商一体、风险共担,不仅对稳定市场起到引导作用,更是在存量竞争时代实现稳健发展的必然选择,正如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曾表达的:“产业没有永远的上行,主动调低预期,分化产品线,主动选择可为、可不为,方是明智之举。盈利是所有企业的追求,特殊时期,主动盈亏赢得未来更为智慧。”


白酒行业的周期性调整不可避免,但龙头企业的主动作为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2025年是否成为调整期的关键节点,取决于企业的战略执行与市场反馈。在这一过程中,优化库存、维护渠道健康将成为企业应对挑战的核心策略,未来依旧是挑战和机遇并存。图片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