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罗玉婷
4月29日晚,贵州茅台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交出一份超越市场预期的成绩单:营业总收入达514.43亿元,同比增长10.67%;归母净利润268.47亿元,同比增长11.56%。这是茅台历史上首次在一季度突破500亿元营收大关,且增速超过年初制定的9%增长目标。

茅台的9%增长目标,是在充分考虑高基数、行业周期与消费趋势的情况下做出的理智判断,而第一季度的实际增速的超预期,体现了茅台战略执行的高效性。在白酒行业白酒行业整体增速放缓、消费分化加剧的背景下,茅台持续以稳健增长为市场注入信心,成为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的关键引领者。
酱香系列酒强化第二曲线效能
加固千元价格带护城河
2025年一季度,贵州茅台的酱香系列酒表现尤为亮眼:营收70.22亿元,同比增长18.30%,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13.88%。这一增速不仅高于茅台整体营收增长,更标志着系列酒正从“补充力量”蜕变为“战略支柱”,成为茅台增长图谱中的“第二曲线”。
茅台系列酒的爆发性增长,得益于其对次高端和大众消费市场的深度渗透。目前,茅台1935、茅台王子酒·酱香经典、汉酱等核心产品,已全面覆盖多个价格带。其中,茅台1935通过新增375ml小规格产品切入小聚、自饮场景,1.935L大规格产品则瞄准高端礼赠市场。这种“差异化规格+场景适配”策略,既避免了与飞天茅台的价格冲突,又拓宽了消费群体。
在渠道端,茅台酱香酒通过“线上+线下”双线发力:2024年累计投入运营6000多家主题终端和270多家体验中心,强化消费者触点;同时,在美团、饿了么、抖音等平台招募运营商,加速布局即时零售。在消费场景上,系列酒频繁亮相宴席、年会等场景,以“价格亲民、用途多样”的特性抢占大众市场。业内人士指出,系列酒通过适配多样化场景,显著提升了茅台品牌在非高端市场的渗透率。
系列酒的高速增长不仅是营收贡献,更实现了茅台主品牌的战略延伸。一方面,系列酒通过覆盖更广泛价格带,为飞天茅台构筑缓冲带,抵御竞品对千元以下市场的冲击;另一方面,其高增长验证了茅台“大众化+次高端”战略的前瞻性。正如茅台集团总经理王莉在调研中所强调的,“系列酒是茅台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可以预见,随着消费理性化趋势加深,系列酒有望持续释放增长潜力,成为茅台抵御行业周期波动的核心筹码。
海外市场增速37.53%
茅台开辟白酒增长新蓝海
茅台一季报中最为显著的当属海外市场的11.19亿元。尽管这个数据放在茅台整体营收中并不显眼,但同比37.53%的增长幅度,无疑给白酒市场“出海”树立了信心。这一增速不仅远超国内市场,更意味着茅台将国际化战略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在白酒行业深陷存量竞争之际,茅台以海外市场为突破口,为行业开辟了一条从“内卷”转向“外拓”的突围路径。
结合茅台2024年以来的种种国际化营销举措,可以看出茅台的国际化并非简单的产品出口,而是以文化认同为支点的系统性工程。通过发布企业文化手册《茅台玖章》,明确了“让世界爱上茅台,让茅台香飘世界”的国际化愿景,向世界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在大阪世博会、达沃斯论坛等国际舞台,茅台以沉浸式展厅、中西融合品鉴会等形式,将白酒嵌入海外消费者的生活场景。
正如舶来品进入中国要适应中国的文化,中国白酒走出去也要适应其他国家的生活习惯与人文风情。茅台国际化战略初见成效,也是建立在对海外市场与文化的充分尊重与融入上,构建融合东西文化的消费场景。在法国Wine Paris展会上,茅台以“中国风味+法式餐饮”搭配探索味觉融合;在新加坡“中国风情展”中,通过美食与美酒联动传递东方美学。用创新打破了海外市场对白酒“烈性难饮”的刻板印象,更将其升级为高端社交的“文化符号”。此外,茅台通过入驻海外电商、免税渠道,以及针对年轻群体推出小规格产品,进一步降低尝鲜门槛。
茅台的国际化布局亦注重长期价值。在达沃斯论坛上,茅台分享了其在环保酿造、乡村振兴等ESG领域的实践,向全球展现中国企业的责任担当。这种以可持续发展理念驱动的国际化策略,不仅赢得海外消费者认同,更为中国白酒融入全球商业文明提供了范本。
总体来看,贵州茅台2025年一季报的亮眼表现,印证了其“主品牌稳基盘、系列酒拓增量、国际化开新局”战略的前瞻性。在酱香系列酒与海外市场的双轮驱动下,茅台实现了自身增长动能的切换,也有望带领中国白酒行业迈入更具韧性的新周期。
来源 | 糖酒快讯(ID:tjkx99)
本文为【糖酒快讯】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改编,如需转载请后台申请。